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共30题,共60分)
1.下列哪些性质不能区别晶体与玻璃体( )
A. 各向异性 B. X-射线衍射
C. 导电性 D. 有无固定的熔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可知,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衍射时能看到谱线;而晶体除金属晶体外,一般不容易导电,而玻璃体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所以从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有无固定的熔点来区分晶体和玻璃体,而除金属晶体外,两者都不导电。
故选C。
2.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 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 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 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的几何外形比较规则属于晶体的一般特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故A项错误。
B.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故B项正确。
C.晶体碾碎后还是晶体,故C项错误。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不会改变其各项同性的特征,所以不会变成晶体,故D项错误。答案:B。
【点睛】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3.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B. 晶体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 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 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在固态时不具有自发性,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外形,故A正确;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即为各向异性,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两者没有矛盾,故B错误;
C.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则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故C正确;
D.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即为各向异性,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晶体有三大特征: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4. 下列物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
C. 含氧酸 D. 非金属单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酸性氧化物在固态时可以是原子晶体,例如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碱性氧化物在固态时一般是离子晶体,例如氧化钙、氧化钡,故B错误;含氧酸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故C正确;非金属单质在固态不一定为分子晶体,例如石墨为混合型晶体,B为原子晶体,故D错误。
考点:分子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晶体,属于对化学基本知识的考查,本题要掌握的是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是其为原子晶体,本题难度中等。
5.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C B. O C. N D. 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可解答该题。
【详解】A.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为2;
B.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为2;
C.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为3;
D.C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未成对电子数为1,
比较可知N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最多,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溶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D.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答案】B
【解析】
冰溶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中H-O键没有断裂。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中,化学键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答案是B。
7.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所列的三种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结构相似,晶体内的结合力是呈空间网状的共价键,其熔点决定于它的键长和键能,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熔点越高,则原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它们所含共价键的键长是C—C键<Si—C键<Si-Si键,则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①③②。
故选A。
8.符号为K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
A. 2 B. 32
C. 50 D. 72
【答案】A
【解析】
【详解】符号为K的能层为第一能层,由每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可知,K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12=2。
故选A。
9. 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 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答案】B
【解析】
金属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强烈随相互作用。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10. 关于体心立方堆积晶体(如图)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 B. 晶胞是六棱柱
C. 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 D. 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
【答案】C
【解析】
体心立方堆积晶体的晶胞为立方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其中有8个顶点和1个体心,晶胞内含有原子个数为8×+1=2。
11.下列3d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外电子排布满足: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中,然后再向能量高的能级中排布;②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③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详解】A.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故A错误;
B.3d能级中电子排布符合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故B正确;
C.3d能层有6个电子,应在5个不同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C错误;
D.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12.下列物质分子中无π键的是( )
A. N2 B. O2 C. Cl2 D. C2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中含有氮氮三键,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A错误;
B.O2中含有O=O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B错误;
C.Cl2中含有Cl-Cl单键,为σ键,不含π键,故C正确;
D.C2H4中含有C-H单键、C=C双键,C=C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一般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共价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σ键
B. p轨道之间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π键
C. s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σ键
D.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的
【答案】C
【解析】s轨道为球形的,而.p轨道为纺锤形的,所以s轨道与s轨道或p轨道只能“头对头”形成σ键,而p轨道与p轨道可以是“头对头”σ键、也可以是“肩并肓”形成π键;而σ键与π键均为共价键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 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A错误;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B正确;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断裂化学键消耗的能量越高,则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C正确;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共价键判断
15.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因此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A正确;
B、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因此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B正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均很高,例如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错误;
D、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因此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含义、构成微粒以及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金属晶体的熔沸点相差很大,答题时要学会举例排除法。
16. 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 SiO2CsCl CBr4CF4 B. SiO2CsCl CF4CBr4
C. CsCl SiO2CBr4CF4 D. CF4CBr4CsCl SiO2
【答案】A
【解析】
比较固体物质的熔点时,首先是区分各晶体的类型:SiO2为原子晶体,CsCl为离 子晶体,CBr4、CF4分别为分子晶体。这几类晶体的熔点高低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在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CBr4> CF4。
17.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B. 原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C. 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发生断裂
D. 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未发生断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故A错误;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故B错误;氯化钠晶体含有离子键,熔化时离子键发生断裂,故C错误;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发生断裂,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晶体结构与性质。
18.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金属离子,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金属导电的原因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结构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答案】B
【解析】
【详解】A. Li、Na、K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Li、Na、K的熔点逐渐降低,故A错误;
B. Na、Mg、Al的价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金属键依次增强,所以Li、Na、K的熔点逐渐升高,故B正确;
C. Be、Mg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Be的熔点大于Mg,故C错误;
D. Li、Na的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Li的熔点大于Na,故D错误。
故选B。
20.根据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AB2 B. C2D
C. EF D. XY3Z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A原子个数为1,B原子个数为8×1/8=1,所以A和B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C原子个数为1,D原子个数4×1/8=1/2,所以C和D原子个数比为2:1,故B正确;
C.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E原子个数为4×1/8=1/2,F原子个数为4×1/8=1/2,所以E和F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X原子个数为1,Y原子个数为6×1/2=3,Z原子个数为8×1/8=1,所以X、Y、Z的原子个数比为1:3:1,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在立方晶胞中,只有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才完全属于该晶胞,处于面上的粒子有1/2属于该晶胞,处于棱上的粒子有1/4属于该晶胞,处于各顶点上的粒子只有1/8属于该晶胞。
2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 H2O B. BF3 C. CH4 D. NH3
【答案】B
【解析】
在分子中,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则含有孤电子对越多,分子中的键角越小,H2O中O原子含有2个孤电子对,BF3中B原子不含孤电子对,NH3分子中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CH4分子中C原子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键角最大的是BF3,故选B.
22. 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A. CH4 B. NH3 C. CO2 D. F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三键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则A甲烷中全部是σ键,A错误;B、氨气中全部是σ键,B错误;C、CO2中含有碳氧双键,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C正确;D单质氟中全部是σ键,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共价键判断
【名师点晴】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的称为σ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的称为π键。σ键与π键比较:σ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大,所以σ键比π键牢固,在化学反应中π键易发生断裂。另外σ键只能形成单键,而双键或三键中均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
23.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错误的是( )
A. K[Ag(CN)2]: 2 B. [Ni(NH3)4]Cl2: 4
C. [Ag(NH3)2]Cl: 3 D. [Ag(NH3)2]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K[Ag(CN)2]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CN-,故A正确;
B. [Ni(NH3)4]Cl2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配体为NH3,故B正确;
C. [Ag(NH3)2]Cl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NH3,故C错误;
D. [Ag(NH3)2]Cl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NH3,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配合物的化学式确定配离子和外界离子,根据配离子确定配体的数目,即配位数。
24.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B. CO2是直线形结构
C. C-O键为非极性键 D. CO2为极性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A错误;
B.CO2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O2是直线形结构,故B正确;
C.C-O键为极性键,故C错误;
D.CO2有两个极性键,但是两极性键键角为180o,CO2分子具有对称性,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25.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 H2S B. HCl C. PH3 D. SiH4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b曲线存在100℃的沸点,该物质应是水,即该曲线属于ⅥA元素,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6.以下事实中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说明的是( )
A. HCl易溶于水 B. I2易溶于CCl4中
C. Cl2可溶于水 D. NH3难溶于苯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水,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B不选;
C.Cl2可溶于水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故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C选;
D.NH3是极性分子,而苯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NH3难溶于苯中,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27.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CH2Cl2 B.
C. D. CH3CH2COOCH2CH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2Cl2中碳连接有两个相同的氢原子和氯原子,不属于手性碳原子,故A不选;
B.中,二号碳上分别连接羟基、羧基、甲基、氢原子四种不同的取代基,属于手性碳原子,故B选;
C.中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没有手性碳原子,故C不选;
D.CH3CH2COOCH2CH3中中间一个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其它四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2个或3个是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判断手性碳原子时要注意: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是不同的。
2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H2S B. C2H4、CH4 C. Cl2、C2H2 D. NH3、H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氯化氢为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A错误;B.C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CH4中含有极性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Cl2中只含有非极性键,为非极性分子;乙炔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氨气和氯化氢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二者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判断
【名师点晴】准确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非极性键为: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极性键为:不同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极性分子为: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为: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29.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HClO4>HBrO4>HIO4 B. HClO4>H2SO4>H3PO4
C. HClO4>HClO3>HClO D. H2SO3>H2SO4>H2S2O3
【答案】D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I,则酸性HClO4>HBrO4>HIO4,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所以非金属性Cl>S>P,则酸性HClO4>H2SO4>H3PO4,B正确;同一元素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随着氧化数的递增而递增,所以酸性HClO4>HClO3>HClO,H2SO4> H2SO3>H2S2O3,C正确、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同一种元素若能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随着氧原子数的递增而递增。
30.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3s能级能量低3p,3s排满后再排3p,故A错误;B、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C、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故C正确;D、是激发态原子电子排布,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31.如下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可推知: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丙晶胞中有________个C离子,有________个D离子。
【答案】4:3 1:1 4 4
【解析】
根据均摊规律:甲中体心X为1,顶点Y为×6。所以X∶Y=1∶=4∶3。
同理可计算出乙、丙中微粒个数及其比值。
32.(1)如图为CO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观察图形。试说明每个 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 CO2分子;该结构单元平均占有________个CO2分子。
(2)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原子晶体干冰易升华,可用作制冷剂
B.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C.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小,不能用作耐磨材料
D.原子晶体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E.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4 mol C—O键
【答案】 (1). 12 (2). 4 (3). BDE
【解析】
(1)取任意一顶角的CO2分子,则与之紧邻且等距离的是共用该顶角的各面面心上的CO2分子,共有3个,而该顶角被8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分子被2个晶胞共用,这样符合题意的CO2分子数为3×8÷2=12;在此结构中8个CO2分子处于顶角,6个CO2分子处于面心,所以该结构单元平均占有的CO2分子数为8×1/8+6×1/2=4;正确答案:12;4。
(2)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为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可做耐磨材料,熔沸点高,很难升华;SiO2为原子晶体,1 mol SiO2晶体中含4mol Si—O键,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强碱反应;现制得原子晶体干冰,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B.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D.原子晶体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E.1mol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4 mol C—O键;正确答案:BDE。
33.(1)某元素原子序数为13,则:
①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②有________个能层,________个能级;
(2)写出C、Cl-的电子排布式:
①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3 (2). 3 (3). 5 (4). 1s22s22p63s23p6 (5). 1s22s22p2
【解析】
【详解】(1)①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原子序数,此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的电子总数是13,故答案为:13。
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有3个能层,有5个能级,故答案为:3;5。
(2)①Cl元素为1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Cl-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
②C元素为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答案为:1s22s22p2。
34.(1)NH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H2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
(2)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价电子均参与成键,但杂化方式不一定相同。在乙烷、乙烯、乙炔三种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________.
【答案】 (1). 三角锥形 (2). V型 (3). CH2=CH2
【解析】
【详解】(1)NH3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存在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H2O分子中的O原子采取sp3杂化,有两个杂化轨道被两对孤电子对占据,所以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型,故答案为:三角锥形;V型。
(2)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答案为:CH2=CH2。
35.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N在第二周期,P在第三周期。NH3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107°。
(1)PH3分子与NH3分子的立体构型_______ (填 “相似”或“不相似”),P—H键_______ (填“有”或“无”)极性,PH3分子_______ (填“有”或“无”)极性。
(2)NH3与PH3相比,热稳定性更强的是 _______(填化学式)。
(3)NH3、PH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键的极性:N—H比P—H强
B.分子的极性:NH3比PH3强
C.相对分子质量:PH3比NH3大
D.NH3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 (1). 相似 (2). 有 (3). 有 (4). NH3 (5). D
【解析】
【详解】(1)根据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形成氢化物的结构相似,所以N原子与P原子结构相似,NH3分子与PH3分子结构也相似;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P—H键为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PH3分子与NH3相似,分子呈三角锥形,P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电荷分布不能呈中心对称,所以PH3分子是极性分子,故答案为:相似;有;有。
(2)由N、P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知,非金属性N比P强,由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氢化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关系知,NH3比PH3热稳定性强,故答案为:NH3。
(3)“易液化”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NH3与PH3都是分子晶体,其物理性质与化学键无关。按照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和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关系分析,应该有PH3比NH3的沸点高,PH3比NH3易液化。而实际是NH3比PH3易液化,这种反常现象的客观存在必有特殊的原因,在NH3分子间存在着比范德华力较强的氢键,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一、单项选择(共30题,共60分)
1.下列哪些性质不能区别晶体与玻璃体( )
A. 各向异性 B. X-射线衍射
C. 导电性 D. 有无固定的熔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可知,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衍射时能看到谱线;而晶体除金属晶体外,一般不容易导电,而玻璃体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其原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所以从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有无固定的熔点来区分晶体和玻璃体,而除金属晶体外,两者都不导电。
故选C。
2.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 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 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
D. 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的几何外形比较规则属于晶体的一般特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几何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故A项错误。
B.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故B项正确。
C.晶体碾碎后还是晶体,故C项错误。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不会改变其各项同性的特征,所以不会变成晶体,故D项错误。答案:B。
【点睛】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和凸面体外形的性质,晶体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排列成整齐的行列,而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3.下列关于晶体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自范性指的是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几何外形
B. 晶体各向异性和对称性是矛盾的
C. 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
D. 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在固态时不具有自发性,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外形,故A正确;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即为各向异性,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两者没有矛盾,故B错误;
C.构成晶体的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则晶体的对称性是微观粒子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必然结果,故C正确;
D.由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即为各向异性,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晶体有三大特征: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的熔点、各向异性。
4. 下列物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A. 酸性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
C. 含氧酸 D. 非金属单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酸性氧化物在固态时可以是原子晶体,例如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故A错误;碱性氧化物在固态时一般是离子晶体,例如氧化钙、氧化钡,故B错误;含氧酸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故C正确;非金属单质在固态不一定为分子晶体,例如石墨为混合型晶体,B为原子晶体,故D错误。
考点:分子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晶体,属于对化学基本知识的考查,本题要掌握的是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但是其为原子晶体,本题难度中等。
5.下列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C B. O C. N D. 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可解答该题。
【详解】A.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为2;
B.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为2;
C.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未成对电子数为3;
D.Cl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未成对电子数为1,
比较可知N的未成对电子数为3,最多,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未成对电子数。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溶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D.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答案】B
【解析】
冰溶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中H-O键没有断裂。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分子晶体中,化学键键能越大该物质越稳定。答案是B。
7.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所列的三种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结构相似,晶体内的结合力是呈空间网状的共价键,其熔点决定于它的键长和键能,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其熔点越高,则原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它们所含共价键的键长是C—C键<Si—C键<Si-Si键,则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①③②。
故选A。
8.符号为K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
A. 2 B. 32
C. 50 D. 72
【答案】A
【解析】
【详解】符号为K的能层为第一能层,由每一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可知,K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12=2。
故选A。
9. 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 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 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答案】B
【解析】
金属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强烈随相互作用。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10. 关于体心立方堆积晶体(如图)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 B. 晶胞是六棱柱
C. 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 D. 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
【答案】C
【解析】
体心立方堆积晶体的晶胞为立方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其中有8个顶点和1个体心,晶胞内含有原子个数为8×+1=2。
11.下列3d能级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外电子排布满足: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中,然后再向能量高的能级中排布;②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③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详解】A.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故A错误;
B.3d能级中电子排布符合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故B正确;
C.3d能层有6个电子,应在5个不同轨道,不符合洪特规则,故C错误;
D.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同,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12.下列物质分子中无π键的是( )
A. N2 B. O2 C. Cl2 D. C2H4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中含有氮氮三键,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A错误;
B.O2中含有O=O双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B错误;
C.Cl2中含有Cl-Cl单键,为σ键,不含π键,故C正确;
D.C2H4中含有C-H单键、C=C双键,C=C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一般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共价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σ键
B. p轨道之间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π键
C. s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σ键
D.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的
【答案】C
【解析】s轨道为球形的,而.p轨道为纺锤形的,所以s轨道与s轨道或p轨道只能“头对头”形成σ键,而p轨道与p轨道可以是“头对头”σ键、也可以是“肩并肓”形成π键;而σ键与π键均为共价键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 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A错误;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B正确;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断裂化学键消耗的能量越高,则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C正确;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共价键判断
15.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 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因此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A正确;
B、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因此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B正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均很高,例如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错误;
D、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因此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含义、构成微粒以及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金属晶体的熔沸点相差很大,答题时要学会举例排除法。
16. 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 SiO2CsCl CBr4CF4 B. SiO2CsCl CF4CBr4
C. CsCl SiO2CBr4CF4 D. CF4CBr4CsCl SiO2
【答案】A
【解析】
比较固体物质的熔点时,首先是区分各晶体的类型:SiO2为原子晶体,CsCl为离 子晶体,CBr4、CF4分别为分子晶体。这几类晶体的熔点高低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在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CBr4> CF4。
17. 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B. 原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
C. 氯化钠晶体熔化时离子键发生断裂
D. 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未发生断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故A错误;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故B错误;氯化钠晶体含有离子键,熔化时离子键发生断裂,故C错误;金属晶体熔化时金属键发生断裂,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晶体结构与性质。
18. 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 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 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 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 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金属离子,失去的电子称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以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移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就会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金属导电的原因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金属晶体结构的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 )
A. Li Na K B. Na Mg Al
C. Li Be Mg D. Li Na Mg
【答案】B
【解析】
【详解】A. Li、Na、K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Li、Na、K的熔点逐渐降低,故A错误;
B. Na、Mg、Al的价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金属键依次增强,所以Li、Na、K的熔点逐渐升高,故B正确;
C. Be、Mg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Be的熔点大于Mg,故C错误;
D. Li、Na的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金属键依次减弱,所以Li的熔点大于Na,故D错误。
故选B。
20.根据晶体中晶胞的结构,判断下列晶体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AB2 B. C2D
C. EF D. XY3Z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A原子个数为1,B原子个数为8×1/8=1,所以A和B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A错误;
B.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C原子个数为1,D原子个数4×1/8=1/2,所以C和D原子个数比为2:1,故B正确;
C.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E原子个数为4×1/8=1/2,F原子个数为4×1/8=1/2,所以E和F的原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X原子个数为1,Y原子个数为6×1/2=3,Z原子个数为8×1/8=1,所以X、Y、Z的原子个数比为1:3:1,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在立方晶胞中,只有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才完全属于该晶胞,处于面上的粒子有1/2属于该晶胞,处于棱上的粒子有1/4属于该晶胞,处于各顶点上的粒子只有1/8属于该晶胞。
2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 H2O B. BF3 C. CH4 D. NH3
【答案】B
【解析】
在分子中,中心原子上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则含有孤电子对越多,分子中的键角越小,H2O中O原子含有2个孤电子对,BF3中B原子不含孤电子对,NH3分子中N原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CH4分子中C原子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键角最大的是BF3,故选B.
22. 下列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
A. CH4 B. NH3 C. CO2 D. F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三键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则A甲烷中全部是σ键,A错误;B、氨气中全部是σ键,B错误;C、CO2中含有碳氧双键,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C正确;D单质氟中全部是σ键,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共价键判断
【名师点晴】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的称为σ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的称为π键。σ键与π键比较:σ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比π键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大,所以σ键比π键牢固,在化学反应中π键易发生断裂。另外σ键只能形成单键,而双键或三键中均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
23.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数错误的是( )
A. K[Ag(CN)2]: 2 B. [Ni(NH3)4]Cl2: 4
C. [Ag(NH3)2]Cl: 3 D. [Ag(NH3)2]Cl: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K[Ag(CN)2]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CN-,故A正确;
B. [Ni(NH3)4]Cl2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配体为NH3,故B正确;
C. [Ag(NH3)2]Cl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NH3,故C错误;
D. [Ag(NH3)2]Cl中配合物的配位数为2,配体为NH3,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配合物的化学式确定配离子和外界离子,根据配离子确定配体的数目,即配位数。
24.关于CO2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B. CO2是直线形结构
C. C-O键为非极性键 D. CO2为极性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A错误;
B.CO2分子中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O2是直线形结构,故B正确;
C.C-O键为极性键,故C错误;
D.CO2有两个极性键,但是两极性键键角为180o,CO2分子具有对称性,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25.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A. H2S B. HCl C. PH3 D. SiH4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b曲线存在100℃的沸点,该物质应是水,即该曲线属于ⅥA元素,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26.以下事实中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说明的是( )
A. HCl易溶于水 B. I2易溶于CCl4中
C. Cl2可溶于水 D. NH3难溶于苯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水,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A不选;
B.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B不选;
C.Cl2可溶于水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故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C选;
D.NH3是极性分子,而苯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NH3难溶于苯中,故能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C。
27.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CH2Cl2 B.
C. D. CH3CH2COOCH2CH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H2Cl2中碳连接有两个相同的氢原子和氯原子,不属于手性碳原子,故A不选;
B.中,二号碳上分别连接羟基、羧基、甲基、氢原子四种不同的取代基,属于手性碳原子,故B选;
C.中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没有手性碳原子,故C不选;
D.CH3CH2COOCH2CH3中中间一个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其它四个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有2个或3个是一样的,没有手性碳原子,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判断手性碳原子时要注意: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是不同的。
28.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H2S B. C2H4、CH4 C. Cl2、C2H2 D. NH3、H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氯化氢为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故A错误;B.C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是平面型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CH4中含有极性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Cl2中只含有非极性键,为非极性分子;乙炔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氨气和氯化氢都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二者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判断
【名师点晴】准确理解概念是解题关键;非极性键为: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极性键为:不同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极性分子为: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为: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29.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HClO4>HBrO4>HIO4 B. HClO4>H2SO4>H3PO4
C. HClO4>HClO3>HClO D. H2SO3>H2SO4>H2S2O3
【答案】D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I,则酸性HClO4>HBrO4>HIO4,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所以非金属性Cl>S>P,则酸性HClO4>H2SO4>H3PO4,B正确;同一元素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随着氧化数的递增而递增,所以酸性HClO4>HClO3>HClO,H2SO4> H2SO3>H2S2O3,C正确、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同一种元素若能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其酸性随着氧原子数的递增而递增。
30.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3s能级能量低3p,3s排满后再排3p,故A错误;B、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C、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故C正确;D、是激发态原子电子排布,故D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31.如下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可推知: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丙晶胞中有________个C离子,有________个D离子。
【答案】4:3 1:1 4 4
【解析】
根据均摊规律:甲中体心X为1,顶点Y为×6。所以X∶Y=1∶=4∶3。
同理可计算出乙、丙中微粒个数及其比值。
32.(1)如图为CO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观察图形。试说明每个 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 CO2分子;该结构单元平均占有________个CO2分子。
(2)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原子晶体干冰易升华,可用作制冷剂
B.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C.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小,不能用作耐磨材料
D.原子晶体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E.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4 mol C—O键
【答案】 (1). 12 (2). 4 (3). BDE
【解析】
(1)取任意一顶角的CO2分子,则与之紧邻且等距离的是共用该顶角的各面面心上的CO2分子,共有3个,而该顶角被8个晶胞共用,面心上的分子被2个晶胞共用,这样符合题意的CO2分子数为3×8÷2=12;在此结构中8个CO2分子处于顶角,6个CO2分子处于面心,所以该结构单元平均占有的CO2分子数为8×1/8+6×1/2=4;正确答案:12;4。
(2)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为空间网状结构,硬度大,可做耐磨材料,熔沸点高,很难升华;SiO2为原子晶体,1 mol SiO2晶体中含4mol Si—O键,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能够与强碱反应;现制得原子晶体干冰,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B.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D.原子晶体干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氧化钠反应;E.1mol原子晶体干冰中含有4 mol C—O键;正确答案:BDE。
33.(1)某元素原子序数为13,则:
①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②有________个能层,________个能级;
(2)写出C、Cl-的电子排布式:
①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3 (2). 3 (3). 5 (4). 1s22s22p63s23p6 (5). 1s22s22p2
【解析】
【详解】(1)①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原子序数,此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的电子总数是13,故答案为:13。
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有3个能层,有5个能级,故答案为:3;5。
(2)①Cl元素为1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Cl-核外有18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
②C元素为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故答案为:1s22s22p2。
34.(1)NH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H2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
(2)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价电子均参与成键,但杂化方式不一定相同。在乙烷、乙烯、乙炔三种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________.
【答案】 (1). 三角锥形 (2). V型 (3). CH2=CH2
【解析】
【详解】(1)NH3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中存在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H2O分子中的O原子采取sp3杂化,有两个杂化轨道被两对孤电子对占据,所以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型,故答案为:三角锥形;V型。
(2)乙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答案为:CH2=CH2。
35.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N在第二周期,P在第三周期。NH3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107°。
(1)PH3分子与NH3分子的立体构型_______ (填 “相似”或“不相似”),P—H键_______ (填“有”或“无”)极性,PH3分子_______ (填“有”或“无”)极性。
(2)NH3与PH3相比,热稳定性更强的是 _______(填化学式)。
(3)NH3、PH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键的极性:N—H比P—H强
B.分子的极性:NH3比PH3强
C.相对分子质量:PH3比NH3大
D.NH3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 (1). 相似 (2). 有 (3). 有 (4). NH3 (5). D
【解析】
【详解】(1)根据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形成氢化物的结构相似,所以N原子与P原子结构相似,NH3分子与PH3分子结构也相似;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P—H键为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PH3分子与NH3相似,分子呈三角锥形,P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电荷分布不能呈中心对称,所以PH3分子是极性分子,故答案为:相似;有;有。
(2)由N、P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周期律知,非金属性N比P强,由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氢化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关系知,NH3比PH3热稳定性强,故答案为:NH3。
(3)“易液化”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NH3与PH3都是分子晶体,其物理性质与化学键无关。按照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和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关系分析,应该有PH3比NH3的沸点高,PH3比NH3易液化。而实际是NH3比PH3易液化,这种反常现象的客观存在必有特殊的原因,在NH3分子间存在着比范德华力较强的氢键,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