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B.
C. D.
- 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 )
A. 溶液的pH小于13
B. 溶液的pH小于7
C. 相同条件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氨水,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氨水的碱性较强
D.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下列各项与盐类水解有关的是( )
①为配制FeCl3溶液,要现将其溶解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②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
③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④长期使用硫酸铵,土壤酸性增强。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全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和溶液蒸干都得不到原溶质
B. pH为3的盐酸中的是pH为1的盐酸的100倍
C. 溶液与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一定相同
D. 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完全中和时,消耗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一定相同
-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ΔH=+Q1kJ·mol-1,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s)=Cu2+(aq)+SO42- (aq) ΔH=-Q2 kJ/mol,则( )
A. B.
C. D. 无法比较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B. 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 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D. 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 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NaOH溶液,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 增大氢溴酸的浓度,有利于生成
C. 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变大
D. 若起始温度提高至,有利于提高的产量
- 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所含离子种类最多的是( )
A. B.
C. D.
-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 • 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pH:
B. 水电离出的:
C.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D. 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B.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C. 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有一或二个正确答案,共20.0分)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 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 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 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 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盐的水解不属于离子反应 B. 溶液的pH一定发生改变
C.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 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 反应N2(g)+3H2(g)2NH3(g) 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 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相同时间内,断开键的同时断开键
D.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
-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 + O2(g)2SO3(g),Δ H<0。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I、III中平衡常数相同
B. 容器II、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C. 容器II、III中的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
D. 容器I中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第II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 (16分)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 (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 、 (填“左”“右”或“不移动”)。
(4)已知室温时,CH3COOH电离常数为1.75×10-5,NH3·H2O电离常数为1.75×10-5。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a、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4)2SO4,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为 。
- (12分)NaOH溶液可用于多种气体的处理.
(1)CO2是温室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CO3或NaHCO3.
①Na2CO3俗称纯碱,因CO32﹣水解而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可用于除油污,写出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
②泡沫灭火器中通常装有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请写出这两种溶液混合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lmol•L﹣1CH3COONa溶液,则两份溶液中
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 pH相等的方法是 。
A.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B.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C.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D.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3)烟气中的SO2会引起酸雨,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SO2的过裎中,溶液中H2SO3、HSO3﹣、SO32﹣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a)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pH=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SO32-)>c(HSO3-)
B.c(Na+)=c(SO32﹣) +c(HSO3﹣)+c(H2SO3)
C.c(OH﹣)=c(H+)+c(H2SO3)+c(HSO3﹣)
D.c(Na+)>c(HSO3﹣)>c(SO32﹣)> c(H+)=c(OH﹣)
②利用上图中数据,求H2SO3H++ HSO3﹣的平衡常数的数值 (保留两位小数)。
- (10分)实验室中利用含银废料(主要含有AgNO3和AgCl)制取硝酸银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NaCl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并洗涤干净。
步骤2:将沉淀放入烧杯,并放入铝片,再加入20%的Na2CO3溶液至浸没固体,加热搅拌,至沉淀变为灰白色[含有Ag、Al(OH)3和少量仍未反应的AgCl]。取出铝片,过滤并洗涤沉淀。
步骤3:……
(1)步骤1中检验所加NaCl溶液已经足量的方法是 。
(2)步骤2加热时还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冰水洗涤、干燥 ,得到硝酸银晶体(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硝酸、冰水)。
(3)已知:Ag++SCN-=AgSCN↓(白色)。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过程测定所制硝酸银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称取2.000g制备的硝酸银样品,加水溶解,定容到100mL。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滴入几滴铁铵钒[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 mol·L-1NH4SCN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 。
③重复②的操作两次,所用NH4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9.00mL。则硝酸银的质量分数为 。
- (16分)(一)下列物质:①Fe ②CO2③酒精④NaHSO4⑤ Ba(OH)2⑥熔融 NaCl ⑦AgCl ⑧NaHCO3⑨ H2S。(填代号,以下同)
(1)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二)完成下列填空:
(1)28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___________个。
(2)9.03×1023个H2O分子所含氧原子数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与________克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19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0mL气体A2跟15mL的气体B2完全化合生成气体A2B3,则该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
- (12分)尿素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1)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其理论含氮最为________%(保留1位小数),尿素中N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二氧化碳、氨在高温、高压下合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再发生分解反应可得到尿素。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可用酸性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吸收过程中存在与生成和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生成1 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4)也可用水吸收氮氧化物,已知溶于水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则用稀硝酸吸收NO的反应 ________
21. (14分)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 CH3COO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滴加少量浓盐酸 b.微热溶液 c.加水稀释 d.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
(2)用 0.1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 mL、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 pH随加入 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填“I”或“II”)。
②室温时,若 0.1 mol·L-1 的醋酸的电离度为 1%,计算这醋酸溶液的 pH 值________。
③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最大的是 。
④上述用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 0.1 mol·L-1 的盐酸,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标准 NaOH 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后,再装入标准碱溶液
B.用待测酸溶液润洗锥形瓶后,再装入待测酸溶液
C.滴定时两眼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以免滴定过量
D.读数时,视线应与滴定管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⑤上述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C 2.D 3.D 4.C 5.A 6.A 7.C 8.B 9.D 10.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有一或二个正确答案,共20.0分)
11.A 12.D 13.CD 14.AC 15.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
16. (16分)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CH3COO-+H2O⇌CH3COOH+OH-,使溶液呈碱性
(2)BD
(3)右;左;左;右
(4)④<②<③<①
17. (12分)
(1)①CO32﹣+H2O HCO3﹣+OH﹣;②3HCO3﹣+Al3+=Al(OH)3↓+3CO2↑
(2)c(NO3﹣)>c(NO2﹣)>c(CH3COO﹣);AD
(3)①A;② 0.27
18. (10分)
(1)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Cl溶液,若溶液不变浑浊,则NaCl已足量
(2)2Al+6AgCl+3CO32-+3H2O=2Al(OH)3+6Ag+6Cl-+3CO2↑
(3)①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溶液变为(血)红色
③98.60%
19. (16分)
(一)(1)④⑥⑦⑧
(2)④⑤⑥⑦⑧⑨
(3)②③
(二)
(1)1.204×1024
(2)1.5 33
(3)24g/mol
(4)10
20. (12分)
(1)46.7;-3
(2)H2NCOONH4 H2O + (NH2)2CO
(3)2HNO2+CO(NH2)2=2N2+CO2+3H2O;3NA
(4)-75.9
21. (14分)
(1)①CH3COOH⇌CH3COO-+H+
②bc
(2)①I
②3
③0.1mol•L-1醋酸溶液
④BC
⑤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