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次能源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 ===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
B.NaOH(aq)+HCl(aq) === NaCl(aq)+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
C.S(s)+O2(g) === SO2(g) ΔH=-296.8 kJ·mol-1(反应热)
D. CO+O2===CO2 ΔH=-283.0 kJ·mol-1(反应热)
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c(H+)=c(OH﹣)=10﹣6mol/L溶液
C.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4.下列属于水解反应且正确的是( )
A.H2O+H2O⇌H3O++OH﹣ B.Br﹣+H2O⇌HBr+OH﹣
C.HCO3-+ H2O CO32- + H3O+ D.CO32﹣+H2O⇌HCO3﹣+OH﹣
5.下列有关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
C.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
D.用TiCl4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TiO2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往醋酸溶液中加少量碱,有利于CH3COO-的增多
D.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7.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 )
A. 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B. 氨水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C. 0.2 mol·L-1氨水与0.2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约为5
D.1mol/L 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8. 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水的离子积
Kw=1.0×10-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
C. 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1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 mL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Cl-
B.=1×10-13mol·L−1的溶液中:NH、Ca2+、Cl-、NO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
D.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
10. 300 ℃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2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X)=2.0×10-2 mol/(L·min)
B.该反应在300 ℃时的平衡常数为1.44
C.当v逆(Y)=2v正(Z)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X和0.1 mol Y,再次平衡时Y的转化率增大
11.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A(g)+bB(g) cC(g)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混合气体中B的质量分数w(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T1>T2,p1>p2,a+b>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2.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溶液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溶液酸性比B溶液强
C. 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 若A、B都是弱酸,则2<a=5
13.某温度下,难溶物FeR的水溶液中存在平衡FeR(s)Fe2+(aq)+R2-(aq),其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升温实现由a点变到c点
B.b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C.d点可能有沉淀生成
D.该温度下,Ksp=4×10-18
14.25 ℃,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 Ka1 | Ka2 |
H2A | 1.3×10-2 | 6.3×10-6 |
H2B | 4.2×10-7 | 5.6×10-7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A的电离方程式:H2A===2H++A2-
B.常温下,在水中Na2B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a1=
C.等浓度的Na2A和Na2B溶液,溶液pH大小关系:前者大于后者
D.向Na2B溶液中加入H2A溶液,可发生反应:B2-+H2A===A2-+H2B
1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相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A | 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CuCl2溶液 | 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变蓝色 | Ksp[Cu(OH)2]>Ksp[Mg(OH)2] |
B | 向PbI2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0.1 mol·L-1的KI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说明PbI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Pb2+ |
C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红棕色变深 | 反应:2NO2(g) N2O4(g) ΔH<0 |
D | 用1 mol·L-1的醋酸溶液和1 mol·L-1的盐酸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 醋酸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 醋酸是弱电解质 |
16.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00 mL
C.V(NaOH) =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 =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8分) 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 mol·L-1NH4Cl ②0.1 mol·L-1CH3COONH4 ③0.1 mol·L-1NH4HSO4
④0.1 mol·L-1NH3·H2O和 0.1 mol·L-1NH4Cl混合液 ⑤pH= a的CH3COOH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________③(填“>”“<”或“=”)。
(3)在溶液④中,NH3·H2O和________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2 mol·L-1(填微粒符号)。
(4)室温,溶液②的pH=7,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________c(NH4+)(填“>”“<”或“=”)。
(5) 溶液⑤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a +2(填“>”或“<” 或“=”)
18.(14分)CO是现代化工生产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问题都和CO的使用有关。
(1) 工业上可利用CO生产乙醇:
2CO(g)+4H2(g)CH3CH2OH(g)+H2O(g) ΔH1
又已知:H2O(l)=== H2O(g) ΔH2
CO(g)+H2O(g)CO2(g)+H2(g) ΔH3
工业上也可利用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
2CO2(g)+6H2(g)CH3CH2OH(g)+3H2O(l) ΔH
则:ΔH与ΔH1、ΔH2、ΔH3之间的关系是: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H2、CO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4H2(g)+2CO(g) CH3OCH3(g)+H2O(g),
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有 。
A.2v(H2)= v(CO)
B.CO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CH3的生成速率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工业可采用CO与H2反应合成再生能源甲醇,反应如下:
CO(g)+ 2H2(g)CH3OH(g)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为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 。
③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为 ________L。
④图中虚线为该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关于起始氢气与CO投料比和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图。当其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CO平衡转化率的示意图.
⑤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实际生产时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
19.(12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w 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水溶液。
②量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a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
所发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
(1)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b.滴定管;c.100 mL量筒;d.100 mL容量瓶;e.烧杯;f.漏斗;g.锥形瓶;h.玻璃棒;i.药匙;j.烧瓶。
(2)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式滴定管中,
(3)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得的x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在滴定过程中若用a mol·L−1的KMnO4溶液V 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20.(10分)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O点导电能力为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中,CH3COOH的电离度最大的是________;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则下列措施中,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 B.加入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入固体KOH D.加水
E.加入固体CH3COONa F.加入锌粒
(4)在CH3COOH溶液的稀释过程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H+) B.H+的个数
C.CH3COOH的分子数 D.c(H+)/c(CH3COOH)
(5)下列有关CH3COOH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H+)=c(OH-)+c(CH3COO-)
B.向0.10 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c(H+)增大
C.CH3CO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H3COO-)>c(H+)>c(OH-)
D.常温下,c(H+)=0.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与c(OH-)=0.01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21. (8分)工业上常回收冶炼锌废渣中的锌(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并用来生产Zn(NO3)2·6H2O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 Al(OH)3 | Fe(OH)3 | Fe(OH)2 | Cu(OH)2 | Zn(OH)2 |
开始沉淀的pH | 3.3 | 1.5 | 6.5 | 4.2 | 5.4 |
沉淀完全的pH | 5.2 | 3.7 | 9.7 | 6.7 | 8.0 |
(1)在“除杂Ⅰ”步骤中,需再加入适量H2O2溶液,H2O2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为使Fe(OH)3、Al(OH)3沉淀完全,而Zn(OH)2不沉淀,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
(3)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的pH使Fe(OH)3、Al(OH)3沉淀完全,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 。
A.NaOH B.NH3·H2O C. ZnO D. Zn(OH)2
(4)当pH=5时,溶液中c(Fe3+)= (常温下Ksp[Fe(OH)3]=2.6×10-39)。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A | C | B | D | B | D | C | C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B | B | B | C | B | D | A | B |
17. (8分)(1)酸 , NH4++H2ONH3·H2O+H+ ,
(2) < (3) NH4+ (4) = (5) <
18.(14分)(1)△H1-3△H2-2△H3 (2)CE (3)①放热 ②KA=KB>KC
③2
④
⑤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19.(12分)(1)c、f、j, 铁架台(带滴定管夹)、胶头滴管
(2)酸;(3) 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无影响 (5)
20.(10分)(1)无水醋酸不能电离出离子
(2)c点 c(CH3COO-)·c(H+)/c(CH3COOH)
(3)ACEF
(4)BD (5)A
21. (8分) (1)2Fe2++H2O2+2H+2Fe3++2H2O (2)5.2~5.4 (3) C D.(4) 2.6×10-12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