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1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1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1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 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为我们提供能量,所以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A项正确;B.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在太阳光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B项正确;C.物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被利用;物质在发生原电池反应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人类利用,C项正确;D.煤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煤燃烧热能利用率比较低,而且会产生大气污染,如果使煤与水反应生成水煤气等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和氢气,不仅节能、能量利用率高,也洁净、无污染,该反应是个吸热反应。则吸热反应也有利用价值,D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对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认识问题。
2.对下列各种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向无色溶液中加氯水变橙色,溶液中可能含: SO42-、Br-、OH-、Ba2+
B. 在水电离出的c(H+)=1.0´10-11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Mg2+、Cu2+、SO42-、NO3-
C. 某溶液,加铝粉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可能含:K+、Na+、H+、NO3-
D. 在c(Fe3+)=1.0 mol/L的溶液中可能含:K+、Na+、SCN-、H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溶液中的SO42-和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可共存;B. 水电离出的c(H+)=1.0×10-11mol/Lc(HC2O4-)>c(H+)> c(C2O42-)>c(OH-)
C. AgCl易溶于氨水、难溶于水,所以AgCl在氨水中的Ksp大于水中的Ksp
D. 向浓度均为1x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x10-3mol.L-1 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酸性越弱,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能力越强;B.NaHC2O4溶液中直接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最高,阴离子会存在水解和电离,且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显示酸性;D.组成与结构相似的难溶物,溶度积越小,越容易沉淀,组成与结构不相似的难溶物,要根据其溶度积进行计算,才能确定哪种难溶物先沉淀。
【详解】A.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由图中数据可知,酸性:H2C2O4>CH3COOH;酸性越弱,对应的酸根离子水解能力越强,则水解能力:HC2O4-②>①,A错误;
B.NaHC2O4溶液中直接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最高,阴离子会有一小部分发生水解和一小部分发生电离,则c(Na+)>c(HC2O4-),阴离子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草酸氢根的电离常数大于其水解常数。水解常数等于水的离子积除以草酸的一级电离常数),溶液显示酸性,即c(H+)>c(OH-),除草酸氢根外水也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2O4-)>c(H+)>c(C2O42-)>c(OH-),B正确;
C.Ksp(AgCl)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其值不变,C错误;
D.向浓度均为1x10-3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x10-3mol.L-1的AgNO3溶液,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则AgCl饱和所需Ag+浓度c(Ag+)=Ksp(AgCl)/c(Cl-)=1.8×10-10/(1.0×10-3)=1.8×10-7mol/L;Ag2CrO4饱和所需c2(Ag+)= Ksp(Ag2CrO4)/c(CrO42-)=2.0×10-12/(1.0×10-3)=2.0×10-9 ,c(Ag+)=1.4×10-3mol/L。因为1.8×10-7” “c(HCO3-)>c(OH-)>c(H+)>c(CO32-);
【解析】
【分析】
(1) 常温下,溶液呈中性,则c(CH3COO-)=c(Cl-),c(H+)=c(OH-),Ka= c(CH3COO-)×c(Cl-)/c(CH3COOH)=b×10-7/(a-b);
(2) CH3COOH⇌ H++ CH3COO-,a.加入少量稀盐酸,增加溶液中的c(H+),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b.加热溶液,电离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c.加水稀释,平衡右移,c正确;d.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d错误;e.加入少量镁粉溶液中的c(H+)减小,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e正确;f.加入少量NaOH溶液,c(H+)减小,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f正确;
(3)常温下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c(OH-)增大,温度不变,Kw不变。A. c(H+)减小,A正确;B.c(H+)/c(CH3COOH)分式同乘以c(CH3COO-),则为K/ c(CH3COO-)比值增大,B错误;C.c(H+)·c(OH-)=Kw,不变,C错误;D.c(H+)·c(CH3COO-)/c(CH3COOH)=K,不变;
【详解】(1) 常温下,溶液呈中性,则c(CH3COO-)=c(Cl-),c(H+)=c(OH-),Ka= c(CH3COO-)×c(Cl-)/c(CH3COOH)=b×10-7/(a-b),答案为:b×10-7/(a-b);
(2) CH3COOH⇋ H++ CH3COO-,a.加入少量稀盐酸,增加溶液中的c(H+),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a错误;
b.加热溶液,电离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
c.加水稀释,平衡右移,c正确;
d.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d错误;
e.加入少量镁粉溶液中的c(H+)减小,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e正确;
f.加入少量NaOH溶液,c(H+)减小,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f正确;
答案为:bcef;
(3)常温下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c(H+)减小,c(OH-)增大,温度不变,Kw不变。
A. c(H+)减小,A正确;
B.c(H+)/c(CH3COOH)分式同乘以c(CH3COO-),则为K/ c(CH3COO-)比值增大,B错误;
C.c(H+)·c(OH-)=Kw,不变,C错误;
D.c(H+)·c(CH3COO-)/c(CH3COOH)=K,不变,D错误;
答案为A;
(4)通过观察图像,稀释100倍时,pH都小于4,则HX和醋酸都是弱酸,HX溶液中c(H+)比醋酸小,c(H+)越大,对水的电离程度抑制越大,故HX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小于醋酸,醋酸中水电离的c(H+)小于HX。答案为:小于;
(5) NaHS水解HS-+H2O⇌H2S+OH-,电离HS-⇌H++S2-,水解平衡常数= c(OH-)×c(H2S)/ c(HS-)=Kw/K1=10-14/10-7=10-7,二级电离为K2=7.0×10-15,显然硫氢根离子的水解常数大于其电离常数,故其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pH>7,答案为:>;NaHS水解HS-+H2O⇌H2S+OH-,电离HS-⇌H++S2-,水解平衡常数= c(OH-)×c(H2S)/ c(HS-)=Kw/K1=10-14/10-7=10-7,二级电离为K2=7.0×10-15,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6)因为是少量的氯气,生成的盐酸少量,只能生成酸式盐,次氯酸不和碳酸钠反应,答案为:Cl2+Na2CO3+H2O=NaCl+NaHCO3+HClO;
(7)向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刚好变为等物质的量的NaCl和NaHCO3,HCO3-既要电离,又要水解,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除碳酸氢根电离出氢离子外,水也电离出氢离子,则大小顺序为:c(Na+)>c(Cl-)>c(HCO3-)>c(OH-)>c(H+)>c(CO32-);
20.Ⅰ.实验室选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前先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
(1)配平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
____MnO4-+ __H2C2O4+_______ →_____Mn2 ++ ____CO2↑+ ____H2O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①
0.10
2.0
0.010
4.0
25
②
0.20
2.0
0.010
4.0
25
③
0.20
2.0
0.010
4.0
50
①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
②混合液褪色时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Mn 2 +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解释“ n(Mn 2 +)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Ⅱ.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杂质的Na2C2O4样品(已知杂质不与KMnO4和H2SO4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准确以1g样品Na2C2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_____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计算样品中Na2C2O4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5 (3). 6H+ (4). 2 (5). 10 (6). 8 (7). ②和③ (8). ①和② (9). ①>②>③ (10). 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11). 酸式 (12).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13). 67
【解析】
【分析】
(1)Mn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草酸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则最小公倍数为10,Mn的系数为2,草酸的系数为5,二氧化碳为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原子守恒,水的系数为8,推出缺少的物质为6H+;
(2)①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则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③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初始最大,速率应该最快,但图像显示,生成Mn2+速率由慢变快,且随着Mn2+量的增大速率逐渐变快,则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详解】1)Mn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C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4价,草酸分子中含2个碳原子,则最小公倍数为10,Mn的系数为2,草酸的系数为5,二氧化碳为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原子守恒,水的系数为8,推出缺少的物质为6H+,答案为:2;5;6H+;2;10;8;
(2)①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则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则实验编号为②③;同理可得探究反应物浓度的实验编号为①②;
②反应速率越大,褪色时间越短,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褪色时间为:①>②>③;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初始最大,速率应该最快,但图像显示,生成Mn2+速率由慢变快,且随着Mn2+量的增大速率逐渐变快,则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Ⅱ.①酸性KMnO4溶液显酸性且有强氧化性,则用酸式滴定管盛放该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显紫红色,滴定Na2C2O4溶液后变为无色,滴定终点必须依赖过量的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指示,所以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③根据离子反应式:n(Na2C2O4):n(KMnO4)=5:2,n(KMnO4)=0.016mol/L×25.00 L/1000,则20mL溶液中n(Na2C2O4)=0.001mol,故100mL的样品溶液中含草酸钠0.005mol,m(Na2C2O4)=0.67g,因为样品的质量为1g,则样品的纯度为: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