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展开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1.已知:A2(g)+B(g)===A2B(g) ΔH>0,元素A、B均为非金属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时B需先断裂化学键B.反应时A2断裂化学键放热C.反应物A2的能量高于生成物A2B的能量D.反应可能在高温下才能进行2.已知苯的燃烧热是3267.5 kJ/mol,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苯燃烧产生的热量为 3267.5 kJB.相同条件下,1 mol 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小于3267.5 kJ/molC.相同条件下,苯完全燃烧产生 0.6 mol CO2时,其燃烧热为3267.5 kJ/molD.相同条件下,苯不完全燃烧时,其燃烧热仍为3267.5 kJ/mol3.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 (g)+1/2O2(g)===H2O(l) ΔH=-285.8 kJ/mol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C8H18(l)+25/2O2(g)===8CO2(g)+9H2O(l) ΔH=-5 518 kJ/mol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 (g) B.CO(g) C.C8H18 (l) D.CH4 (g)4. 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 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② 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③ S(单斜,s)===S(正交,s) Δ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ΔH3=-0.33 kJ·mo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5.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2H2(g)+O2(g) ΔH1;Cl2(g)+H2(g)===2HCl(g) ΔH2;2Cl2(g)+2H2O(g)===4HCl(g)+O2(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 ΔH3=ΔH1-2ΔH2D. ΔH3=ΔH1-ΔH26.在一个5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s)+C(g),v(A)=1 mol/(L·h),则下列化学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A.v(C)=1 mol/(L·h) B.v(B)=1 mol/(L·h)C.v(B)≈ 0.016 7 mol/(L·min) D.v(A)=0.01 mol/(L·min)7.用锌片与0.1 mol/L的盐酸反应制取氢气,为加快制取氢气,下列替代方法可行的是( )。A.用具有强氧化性的0.1 mol/L的硝酸与锌片反应B.用等浓度的稀硫酸替代盐酸C.用等质量的锌块代替锌片D.用同样大小的铁片代替锌片8.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反应:2P(g) R(g)+S(g)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R、S三者共存 D.反应混合物的颜色不随时间而变化9.一定温度下,加入下列物质会使水电离出的H+减少的是( )。A.稀盐酸 B.氯化钠晶体 C.硝酸钾 D.乙醇10.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2mol/(L·s)B.v(B)=0.2 mol/(L·s)C.v(B)=0.3mol/(L·s)D.v(C)=0.2mol/(L·s)11.向0.1 mol/L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水合氨的浓度变为0.05 mol/LB.一水合氨电离出了更多离子C.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变为0.05 mol/LD.铵根离子的浓度变为0.05 mol/L12.用3 g块状大理石与30 mL 3 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 mL 3 mol/L盐酸;②改用30 mL 6mol/L盐酸;③改用3 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3.一定条件下将2 mol SO2和2 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下列措施可使n值减小的是( )。A.移走1 mol SO2 B.再通入4 mol SO2和1 mol O2C.再通入1 mol SO3 D.充入稀有气体Ne14.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⑦正反应速率v(H2)=0.6 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 mol/(L·min)。A.全部 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 D.只有③④⑤⑥⑦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②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③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17.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单位:mol2·L-2)为( )。A.9 B.16 C.20 D.2518.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C.对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K值将增大1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焓变大于零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焓变小于零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焓变小于零且熵增加的过程对应的反应能自发进行D.对于同一物质来讲,熵值的大小与其状态有关,固态物质的熵值最大20.可以说明乙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乙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B.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C.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乙酸溶液中存在乙酸分子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21.(18分)(1)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 (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 。②12 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 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 。(2)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1、497 kJ·mol-1。N2(g)+O2(g)2NO(g) ΔH=180.0 kJ·mol-1。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3)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2 kJ·mol-1;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5 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5)在25℃、101 kPa下,10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9分)已知25 ℃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H3COOH CH3COO- + H+试回答下述问题:(1)该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2)25 ℃下的K值 50 ℃下的K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以下现象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有 ;A.等浓度等体积的醋酸及盐酸溶液中,盐酸的pH值较小B.某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C.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D.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E.质量和形状相同的锌粒在同温下分别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开始时醋酸产生H2速率慢23.(16分)汽车尾气里含有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 ΔH>0,已知该反应在2404 ℃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填字母序号)。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2v正(N2)=v逆(NO)(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和3.0×10-3 mol/L,此时反应 (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 (写出计算过程)。24.(17分)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多个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1)图中尚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2)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 -57.3kJ/mol。向50mL0.5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的字母)。
A.△H1>△H2>△H3 B.△H1<△H3<△H2C.△H1<△H2<△H3 D.△H1>△H3>△H2(3)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的是 (填序号的字母)。ABDF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实验二:经研究得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4)①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实验三: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5)①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 的影响。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参考答案12345678910DABDAABDAA11121314151617181920BBACBACCCD21.(每空3分共18分)(1) ①石墨(2分) 393.5 kJ·mol-1(2分) ②252.0 kJ(2分)(2)631.5 kJ·mol-1 (3分)(3)2NO(g)+2CO(g)N2(g)+2CO2(g) ΔH=-746.0 kJ·mol-1(3分) (4)FeO(s)+CO(g)===Fe(s)+CO2(g) ΔH=-218 kJ·mol-1(3分)(5)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3分)22(9分)(1) (2分)(2)小于 (2分)(3)不变 (2分)(4)ACE (3分)23.(共16分)(1)0.05 mol/(L·min)(3)(2)A、D(3分漏选得1分,有错选0)(3)A、C(3分漏选得1分,有错选0)(4)不变(2)24. (17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2) D(2分)(3) ABD(3分,对一个得1分,错一个倒扣1分)(4) ①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2分)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2分)②收集40 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2分)(5)催化剂(或 硫酸锰 或 Mn2+的催化作用);(2分) (2)B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