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2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计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易溶性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由于硫酸钡难溶于水,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2.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500℃、101kPa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2a kJ·mol-l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4.取2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0.2 mol·L-1的氨水,测得溶液导电性变化如右图,则加入氨水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 )
A.0.5% B.1.5% C.0.1% D.1%
5.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达到平衡后,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此反应的ΔH仍保持不变
B.增大O2浓度,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C.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D.升高温度,SO2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6.2NO2(红棕色)N2O4(无色) Δ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达到平衡状态 B.b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C.d点:v(正)<v(逆) D.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
7.下列关于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CH3COOH)=0.01 mol·L-1 B.c(H+)=c(CH3COO-)
C.加水稀释100倍后,pH=4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
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B.对2H2O22H2O+O2的反应,使用MnO2可加快制O2的反应速率
C.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ΔH<0,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9.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纯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钠,c(H+)减小,Kw不变,促进水的电离
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
C.将纯水加热到95 ℃时,Kw变大,pH不变,水仍呈中性
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
10.下列由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生产或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B | 工业制硫酸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 | 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3的吸收速率增大 |
C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H4(l)+H2(g),把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D | 往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
11. 25℃时,若pH=a的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pH=b的1体积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
A.a+b=14 B.a+b=13 C.a+b=15 D.a+b=7
12.MOH和ROH两种一元碱,其水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X点时,c(M+)>c(R+) B.在X点时,ROH完全电离
B.C.MOH是一种强碱 D.稀释前,c(ROH)=10c(MOH)
13.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 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A 的转化率为 60%
B.若t1=15 s,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ol·L-1·s-1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
D.t0~t1 阶段, 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 ΔH=-50a kJ·mol-1
14.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 △H=b kJ·mol-1,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2倍,则m+n<p+q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D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该反应的△H<0。
D.若m+n=p+q,则向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
15.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 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6.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17.硫酸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某化学研究小组在450 ℃时,在一容积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研究该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得出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 n(SO2)/mol | n(O2)/mol | n(SO3)/mol |
0 | 0.200 | 0.100 | 0 |
10 | 0.190 | 0.095 | 0.010 |
15 | 0.160 | 0.080 | 0.040 |
20 | 0.160 | 0.080 | 0.040 |
25 | 0.150 | 0.150 | 0.050 |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10 min内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SO2)=0.010 mol/(L·min)
B.15~20 min内,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
C.20~25 min内,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O2的物质的量
D.工业上常用增加SO2的量来提高O2的转化率
18.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
c(H+)=1×10-6 mol·L-1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
c(H+)=1×10-2 mol·L-1。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10-10 mol·L-1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取该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的c(OH-)减小
1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平衡:CO(g)+H2O(g)CO2(g)+H2(g) ΔH。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0
B.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C.在T2K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ν正<ν逆
D.若T1K、T2K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20.pH=2和pH=4的两种稀硫酸,等体积混合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H+)=1×10-3 mol·L-1 B.c(OH-)=2×10-12 mol·L-1
C.pH=2.3 D.pH=3
21.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 2SO3(g)
△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图象可以得出,起始SO2的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高
B.B.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
C.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a、b、c三点的平衡常数Kb>Kc>Ka
22.在固定体积的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H>0,测得c(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5 min时该反应的K值可能小于12 min时的K值
B.0~5 min内,v(H2)=0.05 mol/(L·min)
C.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D.该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5 min时小于12 min 时的
2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Kw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
D.当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24.对于可逆反应mA(g)+nB(s)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物质的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5.生产铅蓄电池时,在两极板上的铅、锑合金棚架上均匀涂上膏状的PbSO4,干燥后再安装,充电后即可使用,发生的反应是PbO2+Pb+2H2SO 4 2PbSO4+2H2O下列对铅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作时电解质的密度减小
B.工作时铅是负极,PbO2是正极
C.工作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2e-+SO===PbSO4
D.需要定期补充硫酸
Ⅱ卷(共35分)
26.(11分)(1)K2Cr2O7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aq)+ H2O(l)2CrO42-(aq)+ 2H+(aq),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
已知:(在水溶液中K2Cr2O7为橙红色,K2CrO4为黄色)往上述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呈___色;向已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硫酸,溶液呈___________色。
(2)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此反应开始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其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KMnO4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B.生成的CO2逸出,使生成物浓度降低
C.在酸性条件下KMnO4的氧化性增强D.反应中,生成的Mn2+起催化作用
(3)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已知 I2+2S2O32-===S4O62-+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
实验 序号 | 体积V/mL | 时间/s | |||
Na2S2O3溶液 | 淀粉溶液 | 碘水 | 水 | ||
① | 10.0 | 2.0 | 4.0 | 0.0 | t1 |
② | 8.0 | 2.0 | 4.0 | 2.0 | t2 |
③ | 6.0 | 2.0 | 4.0 | Vx | t3 |
①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比较t1、t2、t3大小____________,表中Vx=_______mL.
27.(8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 C(s)+CO2(g)。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CO和CO2的浓度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形成amolC=O键的同时断裂amolCO键
②向某恒容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在容积改变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则0-1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
向容积可变的某恒压容器中通入amolCO,T℃时反应经过10min达平衡,CO的体积分数为75%。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28.(16分) 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 及 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是: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
(3)该反应的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率: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D | C | D | A | B | D | B | A | C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B | A | C | D | A | C | D | B | C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B | A | C | A | D |
|
|
|
|
|
- (共11分) (1) K= 黄 橙 (每空1分)
(2) 溶液紫色褪色时间 (或单位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 D (每空1分)
(3) 其他条件不变,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t1<t2<t3 4.0 (每空2分)
27.(共8分,每空2分)
B 放热 0.02a mol·min-1 40%
28.(16分)(1)②加催化剂;
③温度升高;
(2)0.06mol/L;40%(或0.4);(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0.009mol(L·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