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考 试卷
展开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
B.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
C.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量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的快慢
3.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增大NH3浓度 ⑥减小NH3浓度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加入铝粉只有氢气产生的溶液中:Na+、SO42-、NO3-、Mg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Fe3+、NH4+、Cl-、SCN-
C.在0.1mol/L的NaHSO4溶液中:NH4+、Na+、Al3+、Cu2+、NO3-
D.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K+、Al3+、Fe3+、NO3-
5.在饱和Mg(OH)2溶液中,c(OH-)=1.0×10-4 mol·L-1。若往该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c(OH-)变为原来的10倍,则Mg(OH)2的溶解度在理论上将( )
A.变为原来的10-3倍 B.变为原来的10-2倍
C.变为原来的10倍 D.不发生变化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g),△H=﹣483.6kJ•mol﹣1 ,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H=﹣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H1 , 2C(s)+O2(g)=2CO(g)△H2 则△H1<△H2
7.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
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 (mol) | 平衡物质的量 (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s) | |
PCl5(g) | PCl3(g) | Cl2(g) | |||
Ⅰ | 320 | 0.40 | 0.10 | 0.10 | t1 |
Ⅱ | 320 | 0.80 |
|
| t2 |
Ⅲ | 410 | 0.40 | 0.15 | 0.15 | t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
B.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
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mol·L-1·s-1
D.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 0.30 mol、PCl3 0.45 mol和Cl2 0.1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0,向某压强恒定、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2和H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如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Y可能是( )
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温度
C.容器的体积 D.混合气体的密度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溶液浑浊常加入少量稀盐酸
B.保存FeSO4溶液时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力法收集Cl2
D.合成氨工业采用高压条件
10.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AgCl | Ag2SO4 | Ag2S | AgBr | AgI |
1.8×10-10 | 1.4×10-5 | 6.3×10-50 | 7.7×10-13 | 8.51×10-1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 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 在5mL1.8×10-5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约20滴)1.0×10-3 mol/L的AgNO3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窗体顶端
11.在恒温、恒压下,a mol A和b 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 +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l:2
B.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a+b-)
C. 当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充入惰性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参考下表键能数据,估算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硅晶体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中,ΔH的值为( )
化学键 | Si—O | O===O | Si—Si | Si—Cl | Si—C |
键能/ kJ·mol-1 | 460 | 498.8 | 176 | 360 | 347 |
A. -989.2 kJ·mol-1 B. +989.2 kJ·mol-1
C. -61.2 kJ·mol-1 D. -245.2 kJ·mol-1
13.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稀释pH=3的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 相同条件下,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与足量的Mg反应,盐酸生成的H2的体积多于醋酸。
C. 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D. 用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体积多于硫酸。
14.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 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
C. 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 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
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16.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只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
B. 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 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
D. 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除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17.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 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B. Mg(OH)2比MgCO3更难溶,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C. MgCO3电离出的CO发生水解,使水中OH-浓度减小,对Mg(OH)2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c<Ksp,生成Mg(OH)2沉淀
D. 二者不能相互转化
18.T℃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g)+3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NH3的生成速率与NH3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消耗2a mol NH3的同时生成amolN2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19.反应A(g)+B(g) 2C(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B. 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增大
C. 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增大 D. 降低温度,v正 增大,v逆 减小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 c(HCO3-)的比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2c(Na+)=3[c(CO32-)+c(HCO3-)]
③在0.1 mol·L-1氨水中滴加0.l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mol·L-1
④向0.1mol/L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SO32-)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中,c(H+)=c(OH-)+c(H2S)+c(HS-)
A.② B.②⑤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900 K时,4HCl(g)+O2(g)2Cl2(g)+2H2O(g),反应自发。
①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900 K时,体积比为4∶1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 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105~4.5×105Pa范围内,HCl的平衡转化率α(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 ΔHl=-102 kJ·mol-1
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l) ΔH2=-422 kJ·mol-1
①写出在溶液中NaClO分解生成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过量的冷NaOH溶液吸收氯气,制得NaClO溶液(不含NaClO3),此时ClO-的浓度为c0 mol·L-1;加热时NaClO转化为NaClO3,测得t时刻溶液中ClO-浓度为ct mol·L-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Cl-浓度的表达式:c(Cl-)=________________(用c0、ct表示)mol·L-1。
③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2ClO-===ClO+ Cl-
Ⅱ.ClO+ClO-===ClO+Cl-
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 室温下溶液褪色所需时间/min | |||
0.6 mol/L H2C2O4溶液 | H2O | 0.2 mol/L KMnO4溶液 | 3 mol/L稀硫酸 | |||
4 | 3.0 | 2.0 | 3.0 | 2.0 | ______ | t |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 kJ的热量。
(1)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g)===H2O(l) 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射卫星可用气态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1 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1 气态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拆开1 mol H2、1 molO2和1 mol H—O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436 kJ、496 kJ和463 kJ的能量。则反应过程(Ⅱ)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D 7.D 8.A 9.B 10.D 11.D 12.A 13.D 14.B
15.B 16.A 17.B 18.B 19.A 20.B
21. 放热反应,ΔS<0且反应自发
3NaClO(aq)===2NaCl(aq)+NaClO3(aq) ΔH=-116 kJ·mol-1 c0+(或) 反应Ⅰ的活化能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低,不利于ClO-向ClO转化
22.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MnSO4 实验4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溶液褪色所用时间(t)小于4min)
23. N2H4(l) + 2H2O2(l)=N2(g) + 4H2O(g) ΔH=-640 kJ·mol-1 408 不产生污染性物质 2N2H4(g) +2NO2(g)== 3N2(g)+4H2O(g) ΔH=-1000.3 kJ·mol-1 放出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