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4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4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84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水力 B. 电能 C. 化石燃料 D. 地热能
【答案】B
【解析】电能需要通过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得到,因此属于二级能源。A、C、D均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属于一级能源。答案是B。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煤的干馏 C. 钢铁生锈 D. 石油分馏
【答案】D
【解析】A、粮食酿酒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B、煤的干馏产生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钢铁生锈是被氧气氧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D、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分离方法,属于物理变化,D项正确;答案选D。
3.在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
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 ④恒容下充入N2 ⑤恒压下充入N2
其中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 ①④ B. ②③⑤ C. ①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该反应有气体参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能够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碳是固体,增加碳的量不会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通入CO2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恒容下通入N2,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对反应速率无影响;恒压下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4.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的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量为1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x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比等于反应速率的比,首先求出D的浓度变化量,1mol/2L=0.5mol·L-1,D平均反应速率为VD=(0.5mol·L-1)/5min=0.1mol/(L·min),与C相等,故x=2。故选B。
5. 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池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 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 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 如果将铜片换成银片,LED灯仍正常发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锌比铜活泼,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说法正确;B、原电池装置是化学能转化电能,LED发光,说明电能转化成光能,故说法正确;C、锌比铁活泼,锌仍作负极,电流方向不变,故说法错误;D、银作正极,构成原电池,故说法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等知识。
6.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qD(s),当
m、n、p、q为任意整数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 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该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是否有变化,故①不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②温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②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③该反应气体体积一定,气体密度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③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④各组分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④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选C。
点睛:化学平衡的本质就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宏观上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等保持不变。
7.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2与Cl2反应生成HCl,在光照与点燃条件下,ΔH不同
B.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中,盐酸足量,则氢氧化钠越多,中和热越大
C. 已知1mol红磷转化为1mol白磷,需吸收18.39kJ的能量,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D.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减小反应的焓变
【答案】C
【解析】A项,ΔH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与反应的条件无关,H2与Cl2反应生成HC1,在光照与点燃条件下,△H相同,错误;B项,中和热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与所用酸、碱的量无关,错误;C项,lmol红磷转化为lmol白磷,需吸收18.39kJ的能量,则1mol红磷具有的总能量小于1mol白磷具有的总能量,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红磷比白磷稳定,正确;D项,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错误;答案选C。
8.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答案】A
【解析】由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得,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应为CO2+H2CO+H2O,故D错;由题意知,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A正确;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增大而不会减小,故B错;C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故C错。故答案选A。
点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命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求算化学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
注意①在化学平衡常数的公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不代入公式中
②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③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时,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9.下列装置图对应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图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B. 图用于中和热的测定
C. 图用于探究Cu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理
D. 图用于比较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
【答案】C
【解析】加入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改变两个变量,图①不能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故A错误;图②中和热的测定,缺少搅拌器,故B错误;铁在浓硝酸中钝化,图③能用于探究Cu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理,故C正确;盐酸易挥发,盐酸能使硅酸钠生成硅酸沉淀,图④不能用于比较碳酸、硅酸的酸性,故D错误。
10.aA(g)+bB(g)cC(g)+dD(g) Δ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规律是( )
A. a+b>c+d T1>T2 Q>0 B. a+b>c+d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