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Mn 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盒装饮用奶内层包装材料为铝箔,因为铝元素对人体无害
B.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可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D.臭氧(O3)是一种氧化性极强、有鱼腥味的淡蓝色气体,不能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B.次氯酸的电子式:
C.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3.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C2H4气体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果实的催熟剂
B.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NH3、SO2等
4.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氧酸的酸性:Z>W
B.简单离子半径:X>Y>Z
C.四种元素均能与氢元素形成共价键
D.在一定条件下W的单质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5.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稀释浓硫酸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氨气 D.装置④可用于蒸发、浓缩、结晶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少量SO2气体通入过量氨水中:SO2+NH3·H2O===NH4++HSO3-
B.铝溶于NaOH溶液中:2Al+2OH-+2H2O===2AlO2-+3H2↑
C.用醋酸除去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H2O+CO2↑
D.用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5I-+IO3-+3H2O===3I2+6OH-
7.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
C.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9.已知分解1mol KClO3放出热量38.8kJ,在存在MnO2条件下加热,KClO3的分解机理为:
①2KClO3+4MnO22KCl+2Mn2O7 慢 ②2Mn2O74MnO2+3O2 快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 KClO3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 KCl和1.5mol 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KClO3分解速率快慢主要取决于反应①
C.1g KClO3、1g MnO2和0.1g Mn2O7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MnO2质量为1g
D.将固体二氧化锰碾碎,可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透明溶液中K+、Na+、MnO、SO;②pH=1的溶液CO、Na+、AlO、NO;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CO、SO、NH;④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⑤有较多的Fe3+的溶液中,Na+、NH、SCN−、HCO;⑥酸性溶液中Fe3+、Al3+、NO、I−、Cl−
A.①④ B.③④⑥ C.④ D.③⑥
11.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2-E1 B.a、b分别对应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能量变化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12.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潮湿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一定是析氢腐蚀
13. 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A. ②⑧ B. ④⑦ C. ①③ D. ⑤⑥
14. 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B.1molNa2CO3晶体中含CO32ˉ数目一定为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6 NA
D.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11.2L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甲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图乙中,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C.若正反应的ΔH0
17.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合成氨工业上增大压强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B. 过氧化氢分解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多
C. 反应CO(g)+NO2(g)⇌ CO2(g)+NO(g);Δ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浅
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①NH4Cl溶液 ②NH4HSO4溶液 ③CH3COONH4溶液 ④氨水,其c(NH)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④③
19.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1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1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HCl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AgNO3溶液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④>②>①>③ D. ④>③>⑤>②>①
20.常温下,1 化学键断裂形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共价键
436
157
568
432
298
A.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键
C.
D.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
B.已知:①Fe + Cu2+===Fe2++ Cu ②2Fe3++ Cu===2Fe2++ Cu2+, 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 >Cu2+>Fe2+
C.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 D2===2D-+ C2和反应2C-+ B2===2B-+ C2都能发生
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2. 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
B. d极为阴极
C. 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PbO2(s)+4H+(aq)+(aq)+2e-===PbSO4(s)+2H2O(l)
D. 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 g Cu时,两池中共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下)
23. 向10mL 1mol·L−1的HCOOH溶液中不断滴加1mol·L−1的NaOH溶液,并一直保持常温,所加碱的体积与-lgc水(H+)的关系如图所示。c水(H+)为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HCOOH)的数量级为10−4
B.a、b两点pH均为7
C.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混合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
24.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 SO2(g)+ O2(g)2 SO3(g),△H<0.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Ⅱ、Ⅲ,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I、Ⅲ中平衡常数相同
B.容器II、Ⅲ中正反应速率始终相同
C.容器Ⅱ、Ⅲ中的反应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IIc(Ba2+)>c(Na+)>c(H+)
C.向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水解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升高
D.常温下,在p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非选择题包括6大题 共50分
26.(8分)某工业废料含SiO2、FeS和CuS等物质,采用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回收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产生气体的电子式 ,该气体可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步骤②的操作依次为 、 、过滤、洗涤、干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S ,写出步骤③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3)所得硫酸亚铁晶体中的Fe2+,可以用 (填试剂化学式)检验。
27.(7分)以下是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难溶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
溶解度/g
9×10-4
1.7×10-6
1.5×10-4
3.0×10-9
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中的杂质Fe3+,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杂质Fe3+,现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杂质Fe2+,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H2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除杂方案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Fe3+、Fe2+都被转化为__________(填名称)而除去.
(2)①中加入的试剂应该选择__________为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除去Fe3+时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进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Fe2+氧化为Fe3+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可选择的试剂是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D.Cu2+可以大量存在于pH=4的溶液中
E.在pH>4的溶液中Fe3+—定不能大量存在
28.(10分)(1)甲醇燃料电池(DNFC)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
①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a.CH3OH(g)+H2O(g) CO2(g)+3H2(g) △H1=+49.0kJ·mol—1
b.CH3OH(g)+ 1/2O2(g) =2H2(g)+CO2(g) △H2
已知H2(g)+ 1/2O2(g) H2O(g) △H3=-241.8kJ·mol-1
则反应②的△H2= kJ·mol-1。
(2)工业上一般可采用下列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现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并进行分析,图1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 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 K2(填“>”“<”或“=”)
③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3molH2,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④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增大的有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
C.再充入1molCO 和3molH2 D.使用催化剂.
29.(8分)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 ,
HA-H++A2-,试完成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c(A2-)+c(HA-)+c(H2A)=0.1 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c(HA-)+2c(A2-) D.c(Na+)=2c(A2-)+2c(HA-)
(3)已知0.1 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_______(填“<”、“>”或“=”)0.11 mol·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8分)如图所示是一套电化学实验装置,图中C、D均为铂电极,U为盐桥,G是灵敏电流计,其指针总是偏向电源正极。
(1)As(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ⅤA族,则Na3AsO4溶液的pH (填“>”“ (2) 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As+2H++2e-As+H2O
(3) I2+As+2OH-H2O+2I-+As
(4)(或其他有效表达式)
31. (9分)(1)锥形瓶、烧杯 (2)不断振荡锥形瓶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蓝 无 (4)
(5)偏高 (6)偏低
26.解析:①中为了不引人杂质离子,应加人氨水使Fe3+沉淀,而不能用NaOH溶液
②中根据溶解度表可知Mg(OH)2能转化为Fe(OH)3,因此在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Mg(OH)2可以除去杂质Fe3+。
③中利用高价阳离子Fe3+极易水解的特点,据题意可知调节溶液的pH=4可使Fe3+沉淀完全,为了不引人新的杂质离子,因此可使用CuO,Cu2(OH)2CO3等来调节pH
27.【解析】(1)H2A分步电离,每一步都是不完全电离,H2A是二元弱酸,所以Na2A溶液显碱性, H2O+A2-HA-+OH-。
(2)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由n(Na)=2n(A)得物料守恒c(Na+)=2c(A2-)+2c(HA-)+2c(H2A)=0.2 mol·L-1,A正确,D错误;此溶液中存在阳离子是Na+、H+,阴离子HA-、A2-、OH-,电荷守恒:c( Na+)+c(H+)=c(OH-)+c(HA-)+2c(A2-),C正确;联立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得c(OH-)=c(H+)+c(HA-)+2c(H2A),B错误。
(3)0.1 mol·L-1H2A溶液,H2AH++HA-,电离出H+小于0.1 mol·L-1;0.1 mol·L-1NaHA溶液的pH=2,则由HA-H++A2-可知,电离出0.01 mol·L-1H+;在H2A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生成的H+抑制了HA-的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1 mol·L-1+0.01 mol·L-1=0.11 mol·L-1。
28.【解析】(1)①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1mol甲醇(32g) 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2×22.68kJ=725.76kJ,故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3232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a-b即得到H2 (g)+1/2 O2 (g)=H2O(g),所以该反应的△H3=△H2-△H1,即-241.8kJ·mol-1=△H2-49.0kJ·mol—1,.解得△H2 =-192.8 kJ·mol -1;(2)①根据先拐先平原则,由图1可知,温度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