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018年6月14日-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俄罗斯境内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当地时间7月1日17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东道主俄罗斯坐镇莫斯科(东3区)卢日尼基球场迎战传统劲旅西班牙,纽约(西5区)观众开始观看直播的时间是
A. 6月30日9时 B. 7月1日9时
C. 6月30日18时 D. 7月2日9时
2.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A. 海南中学昼长变长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 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3.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位于图中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东三区与西五区相差8个时区,区时相差8小时,西五区比东三区晚8小时,故当东三区是7月1日17点时,西五区为7月1日9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6月14日-7月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正确。海南中学昼长变长是6月14日到夏至日,从夏至日到7月14日一直是变短的,故A错误。从6月14日到7月15日,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错误。世界杯期间,太阳直射点在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①是秋分(9月23日左右),②是冬至(12月22日左右),③是春分(3月21日左右),④是夏至(6月22日左右),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6月14日-7月15日,地球位于图中④夏至附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 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题。
6月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时(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应该
A. 下班前不必移车位 B. 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C. 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D. 最迟14:30前要移车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该地经度为127.5°E,当北京时间8点停车时,当地时间为8点30分,此时办公楼刚好挡住阳光。即停在图中d处。到当地正午12点有3.5个小时,上午与下午光照对称,所以在当地时间15点30分前要移动车位,才能避免阳光暴晒。即北京时间15时前移动车位,C对。A、B、D错。故选C。
某日正午,家住唐山市(约40°N)的赵先生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赵先生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经目测雕像高度与其影长大体相当。读图完成问题。
5.该日最可能是
A. 3月1日前后 B. 4月10日前后
C. 9月1日前后 D. 11月10日前后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雕像高度与其影长大体相当”而且“该地处于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可以判断此时日影应该朝向正北,为正午时刻,“雕像高度与其影长大体相当”则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纬度差”可以计算出当日太阳直射南纬5°,3月21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最可能是3月1日前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丁乙丙甲 B. 乙丙甲丁
C. 丙乙甲丁 D. 乙丙丁甲
7. M处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页岩 D. 安山岩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故丁比甲早,可把BC排除,在乙处可以看出岩层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和断裂,因此是先形成了沉积岩再形成的断层,故丁比乙早D排除。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故丙比丁和乙都要晚。沉积岩甲位置在最上面,因此形成的时间最晚,故答案选A。
【7题详解】
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本题只有大理岩是变质岩,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安山岩为岩浆岩。故选B。
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 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A. 页岩 B. 大理岩
C. 玄武岩 D. 花岗岩
9. 冰岛的活火山带东西两侧的板块分别是
A. 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D. 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10. 该岛温泉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热资源丰富 B. 纬度位置较低
C. 大陆地壳较薄 D.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答案】8. C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据材料“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说明为岩浆活动喷出冷却形成,为喷出型岩浆岩,典型的岩石为玄武岩,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生长边界,东侧是亚欧板块,西侧是美洲板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A正确。该岛纬度位置较高,而且温泉较多与纬度位置关系不大,B错误。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C错误。温泉较多与北大西洋暖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11.下图为局部天气系统示意图(单位 hPa),图中锋面是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偏转,为北半球。根据锋面的符号来看,为冷锋,故选B。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2. 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 甲地比乙地
A. 气压高 B. 气温高 C. 湿度大 D. 风力大
14. 关于丙地和丁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丙地可能雨后初晴 B. 丁地可能大雪纷飞
C. 丙地可能有沙尘暴 D. 丁地可能温暖多雨
【答案】12. A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风向应从高压指向低压,可排除b、d;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风向应向右偏,a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向右偏,正确;c风向向左偏,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与乙地相比,甲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D正确。甲地位于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湿度小,乙地位于冷锋过境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气温高,而且靠近海洋,湿度大。BC错误。甲乙气压都在1010-1015之间,A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丙地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天气影响,可能出现大风、阴雨、降温,也可能有沙尘暴,A错误,C正确。丁地位于暖锋的锋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BD错误。故选C。
15.2015年双台风“莲花”与“灿鸿”将于9日至11日前后登陆浙闽沿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局部点雨量将超500毫米。控制上述天气的天气系统与下列天气系统示意图相符
A. B.
C. D.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应为台风,属于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其本质为气旋。据图可知,A为冷锋天气系统,B为暖锋天气系统,C为气旋,D为反气旋。故选C。
16.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答案】C
【解析】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即为冬至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a图越往北纬度越高,判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图示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A错误;b图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则30°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中纬西风为西北风,风向错误,B错误;c图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地区,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向南移,且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为东南信风带,C正确;d图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两侧,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故选C。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18.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 暖湿的中纬西风 B.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暖湿的极地东风 D. 干冷的极地东风
【答案】17. A 18. A
【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特征。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P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结合气压带的分布,应为赤道低气压带,A正确。故选A。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Q地位于北纬60°附近,应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所在,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干冷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形成的,中纬西风来自低纬度,暖而轻,被迫抬升,产生降水,A正确。故选A。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该日10: 00受暖平流影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在冷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A. 霜冻 B. 阴雨天气
C. 气压降低 D. 连续性降水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所给材料,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可以判断出现暖锋,③处有暖锋,C正确;①处有冷锋,A错;②④位于高压脊,B、D错。
【20题详解】
在冷平流影响下,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出现冷锋,常会有大风、降雨、降温等天气,B正确;不一定会出现霜冻,A错;气压会逐渐升高,连续性降水为暖平流影响下的天气特点,C、D都错。
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A.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B.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C. 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
D. 正午时,太阳直射当地
22. 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日在乙地向北,昼越来越长
B. 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
C. 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
D. 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
【答案】21. B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6月22日,甲地正午时太阳高度为90°,应在北回归线上,乙地刚刚有极昼现象,应在北极圈上。因此,对纬度介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来说,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A错误,B正确。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天空,C错误。正午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不是直射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此日乙、丙、丁三地都有极昼现象,所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C正确。乙、丙丁三地都有极昼现象,都在极圈内,所以从乙地向北,昼长不变,A错误。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有时等于丁地(两地都发生极夜时),B错误。甲、乙、丙三地在二分日有昼夜平分的现象,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24. 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A. 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 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答案】23. D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35°N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甲地的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根据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知甲地风向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A错误。华北平原冬小麦夏初收割,B错误。夏季高温,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C正确。夏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D错误。故选C。
全球三圈环流是形成世界气候的基础,根据图1、图2完成问题。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⑤风带风向为东北风 B. ①③气压带的形成均为热力原因
C. 图1为南半球俯视图 D. 乙气压带中心纬度位置在60°附近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⑤风带风向为东北风,A正确。①气压带的形成为热力原因,③气压带的形成为动力原因,B错误。由左图中风向右偏可以推断出其为北半球俯视图,C错误。乙气压带为两侧盛行风的汇聚地区,而且乙气压带北侧吹东北风,乙气压带南侧吹东南风,可判断乙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D错误。故选A。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总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代表的北半球节气是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___。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______现象(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______小时。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______地区。
(6)请依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中绘出晨线或昏线及太阳光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请自行绘制到答题纸上)
(7)2013年为太阳活动极大年,在A、B、C三地中可能出现美丽极光的是______。
【答案】(1)冬至日;23°26′S (2)ACB;ACB (3)日落;6
(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66°34′(5)整个北半球
(6)如图
(7)B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表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
(2)冬至日,直射南半球,从北向南昼长越来越长。因此,甲图中A、B、C三地昼长由长到短排列是ACB;根据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可判断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ACB。
(3)读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B点位于昏线上,此时可观测到日落;画出经过B点的纬线圈,可知其昼弧的长度跨经度90度,可算出B点昼长为6小时。
(4)由图可知,此时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S-0°)=66°34′。
(5)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由图可知,此时为冬至日,故整个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6)据图可知,乙为侧视图,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注意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7)极光主要发生在两极地区,且夜晚观看最佳,ABC三地中B地靠近北极圈,纬度最高,故B地是观看极光的最佳地点。
27.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
(2)简要说明甲处地貌形成的原因:______;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地,理由是______。
(3)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4)可能埋藏有天然气的是______处,寻找地下水应该在______处向下寻找。
(5)有关地质构造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背斜中心岩层比较新,两翼比较老
B.背斜中心岩层比较老,两翼比较新
C.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是地表形态上的差异
D.褶皱和断层都是内力作用引起的
E.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
【答案】 (1)向斜 断层 背斜
(2)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比较坚硬,不容易遭受侵蚀,反而成山岭 丙 因为背斜处挖隧道能较好的保持岩层完整性;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岩层呈拱形结构,以能保证工程的稳定;而且背斜岩性较疏松,易开凿,节约成本
(3)地表径流(径流输送) 水汽输送 蒸发 (4)丙 甲 (5)BD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貌、地质构造的应用和水循环等相关知识。
(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乙处岩层发生断裂,且岩层发生了上下错动,属于断层;丙处岩层向上弯曲拱起,属于背斜。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是向斜成山,主要是因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比较坚硬,不容易遭受侵蚀,反而成山岭;地下隧道的选择应考虑稳定、安全和地下水。甲处为向斜,向斜的岩层走向是向下弯曲,故结构不稳定,且地下水易积聚、储存;而丙处为背斜,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呈拱形结构,挖隧道时能较好的保持岩层完整性,能保证工程的稳定;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而且背斜岩性较疏松,易开凿,节约成本,选择丙地。
(3)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表示水流在地表流动,故是地表径流环节;②表示海洋向陆地输送的水汽,其方向是从海洋向陆地,表示水汽输送环节;③表示海水的蒸发,其方向是向上,表示蒸发环节。
(4)丙处为背斜,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岩层呈拱形结构,处于其中的气、油等不易挥发、泄露,因此是天然气及石油的最好贮藏地,故可能埋藏有天然气;而甲处为向斜,向斜的岩层走向是向下弯曲,故地下水易积聚、储存,因此可以在甲处寻找地下水。
(5)背斜中心岩层比较老,两翼比较新,故A错,B对;判断背斜和向斜主要是看岩层的弯曲方向和岩层的新老关系,而不是依据地表形态上的差异,因为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背斜可以成谷,向斜也可以成山,因此C错;褶皱和断层都是内力作用引起的,是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故DE对。故选BDE。
28.读甲乙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天气系统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该天气系统的降雨位置是在______(锋前或锋后),过境后天气状况为______。
(2)甲图中A、B、C三地气温最高的是______,B地天气状况是______。
(3)试举出甲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两个例子______、______。
(4)乙图所示天气系统位于_____(南或北)半球,M处有可能受______(冷锋或暖锋)影响,①②两处可能位于雨带之内的是______;N处有可能受______(冷锋或暖锋)影响,③④两处可能位于雨带之内的是______。
(5)⑤处有可能产生阴雨天气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冷锋 降水在锋后(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锋前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2) C 大风,降温,雨雪 (3)寒潮 沙尘暴(北方夏季暴雨等)
(4)北 冷锋 ① (暖锋 ④
(5)⑤处为气旋的中心位置,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遇冷容易成云致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等相关知识。
(1)读甲天气系统示意图可以看出,冷气团势力较强,暖气团势力较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前进,故甲所示的天气系统是冷锋,降水在冷气团一侧,属锋后;冷锋过境后,当地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2)读图可知,图中A、B、C三地中,A、B两地受冷气团控制,C地受暖气团控制,故气温最高的是C;B地处于冷暖气团交汇处,即锋线处,而此时为冷锋过境,故B地会出现大风、降温、阴雨等天气。
(3)读图可知甲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有: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暴雨等。
(4)根据图中风向标所指示的风向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辐合,则可以判断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读风向标可知,M锋线的北侧吹来自高纬的西北风,而且风力较大,即冷气团势力强大,M锋线的南侧吹来自低纬的西南风,而且风力较小,即暖气团势力弱,所以判断M处受冷锋影响;①处于冷锋的锋后,②处于冷锋的锋前,所以①处于雨带之内;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N处锋面由低纬度移向高纬度,可以判断为暖锋,③处于暖锋锋后,④处于暖锋锋前,所以④处于雨带之内。
(5)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⑤处为气旋的中心位置,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热气流上升,遇冷容易成云致雨,所以,⑤处有可能产生阴雨天气。
29.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和强弱有很大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正常年份,图一中江淮地区天气状况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图二,说明正常年份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大致规律。
(3)从雨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的早晚、雨量的大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归纳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
(4)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的原因。
【答案】(1)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夏初),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源于海洋的夏季风势力逐步增强;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我国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江淮准静止锋,使得江淮地区形成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天气。
(2)5月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随着暖气团势力的进一步增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准静止锋,雨带徘徊于此;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锋面雨带南撤,10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东部雨季结束。
(3)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降水集中在5—10月,夏秋季季节,时空分布不均。
(4)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脊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少雨的伏旱天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及原因。
(1)读图可知,图一中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正常年份,梅雨出现的时间大致是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源于海洋的夏季风势力逐步增强;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在我国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江淮准静止锋,使得江淮地区形成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梅雨天气。
(2)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具体移动规律是:4、5月份雨带出现在我国的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雨带徘徊在江淮地区,形成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7、8月,雨带到达华北、东北一带,此时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天气,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9月雨带南退;10月雨带退出我国大陆。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结束。
(3)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是:降水集中在5-10月,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是:南多北少。南多北少的原因是,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
(4)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出现伏旱天气。因为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