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 (湘教版II)
展开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湘教版II)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南人睡床,北人睡炕,这叫“南床北炕”(如图所示);南人坐船,北人骑马,这叫“南船北马”。据此完成1-2题。1.“南床北炕”反映了A.南方炎热潮湿 B.北方土壤肥沃 C.南方经济发达 D.北方人口众多2.现今南、北方人们出行方式的差异越来越小,其主要原因是A.价值观念的转变 B.经济收入普遍提高C.交通方式的发展 D.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由荒山秃岭到绿满山川的转变。如今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据此完成3-4题。3.导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气候异常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D.多风沙,蒸发旺盛4.过去榆林地区的人们经常面临的自然灾害是A.泥石流 B.洪涝 C.地震 D.沙尘暴大数据产业指对数据进行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和服务为主的相关产业。下表为2016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指数排名前10名的省(市),数值越高,表明发展水平越高。据此完成5-6题。5.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东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6.与浙江省相比,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雄厚 B.能源充足 C.交通便利 D.技术先进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完成7-8题。7.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全线可利用地形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8.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据此完成9-10题。9.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考虑A.避开台风的威胁 B.保持主航道的通航能力C.节约建设成本 D.缩短两岸的通行距离10.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可能会A.破坏珠江口水域生态环境 B.加快港珠澳区域一体化进程C.降低珠海的区域经济地位 D.对航空运输造成极大威胁德国鲁尔区是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形成于19世纪中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工业区得以发展的资源基础是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铁矿石资源丰富12.我国下列工业区,最需要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探索所取得经验的是A.京津唐工业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水量只有300~400mm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mm以上,那里的人、畜用水几乎全靠地下水窖蓄积有限的雨水,下图示意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集雨水窖”。据此完成13-14题。13.该地“集雨水窖”建设中设置沉淀池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地表崎岖不平 B.水污染严重 C.地表水含沙量大 D.地表水容易渗漏14.该地用“地下水窖”蓄水的好处是A.增加土壤水分 B.减轻水土流失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轻洪涝灾害柳州市地处珠江水系,一条蜿蜒的柳江绕城而过形成一个壶形,导致柳州市几乎每年都遭遇洪水威胁。上世纪末柳州市修建了大量防洪堤,将柳江与城区隔离开来。右图示意该地区防洪堤一段。但是,在一定季节,河漫滩和部分防洪堤上却被附近居民种满了自给为主的蔬菜,此时蔬菜长势旺盛。据此完成15-16题。15.居民可以在此地种植蔬菜的主要原因是A.防洪堤上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枯水期防洪堤荒地面积广阔 D.靠近城区,市场广阔16.在防洪堤上大量种植蔬菜可能会A.破坏城市景观协调性 B.给防洪堤带来安全隐患C.带来环境污染 D.影响居民通行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下图示意某农业经济模式,据此完成17-18题。17.该经济模式有利于A.提高当地粮食产量 B.发展多种经营 C.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18.为促进农家乐旅游发展,应当A.建造星级酒店 B.营造人造景观 C.挖掘民风民俗 D.建科技工业园2018年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基于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长绒棉等资源,积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的纺织等产业转移,面向中亚等国市场。下图示意新疆产业转移。据此完成19-20题。19.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环境优美 B.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源充足20.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A.促进产业升级 B.减少资源消耗 C.减少就业机会 D.降低污染程度二、非选择题(60分)21.【社会调查】(16分)调查名称:川气东送工程调查资料: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下图示意“川气东送管道线路方案”。调查思考:(1)说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4分) (2)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简要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6分) (3)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6分) 22.【探究发现】(18分)探究名称:山西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探究资料: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形成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劲态势。下图示意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和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情况。(1)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 (2)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4分) (3)请你为山西省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全面转型出谋划策。(8分) 23.【案例分析】(14分)案例名称: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案例资料: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内蒙古高原中部黄河沿岸的平原。该区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多,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6mm,多年平均蒸发量达2056mm。但是,该区域却打破了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下是草原和荒漠的“既定规则”,成为一方适宜定居的耕耘乐土。该地盛产小麦、玉米、油料、瓜果等,小麦籽粒饱满、品质优良,瓜果味道甘甜,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农产品基地,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河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引黄灌区,水利灌排条件便利。下图示意该地区主要干渠分布。案例思考:(1)简述河套平原打破了“既定规则”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要分析河套平原农业高产优质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3)说出河套平原排水干渠的功能。(4分) 24.【研究性学习】(12分)课题任务:地图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课题资料: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下图示意百度地图手机客户端相关信息。课题思考:(1)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优点。(6分) (2)举例说明数字地图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从交通、旅游、购物、餐饮等方面说明,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