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展开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
高二12月月考试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密度,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3.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 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6.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l/ 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l表示第t+l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填空题
31.(每空2分,共10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某种群年龄组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每空2分,共14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0 | 10.30 | 0.48 | 226.50 |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3.(每空3分,共12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34.(每空3分,共18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下图。其中,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_____kJ。
参考答案
选择题:C B D D C B
填空题:
1.(每空2分,共10分)
(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预测未来种群密度或数量的变化趋势;
2.(每空2分,共14分)
(1)
(2)竞争; 消费者;
(3)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和食物网);
(4)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3.(每空3分,共12分)
(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3)变快; 未发生改变;
- (每空3分,共18分)
(1)太阳能(或Ⅰ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2) Ⅱ同化固定的能量;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 b/y×100% (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