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份月考试题
展开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9月份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第1至20小题,每题1分;第21至36小题,每题2 分,共52 分)
1、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中含量高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是( )
A.胰岛素 B.渗透压 C.CO2浓度 D.O2浓度
2、如图为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细胞外液的三种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Y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则Y的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暂时降低
D.X、Y、Z的成分及其含量完全相同
3、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重感冒病人体温升高 B.严重腹泻病人脱水现象
C.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糖尿病 D.用眼过度引起近视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5、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
6、下列物质一般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解旋酶 ④二氧化碳 ⑤唾液淀粉酶
⑥甲状腺激素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胰岛素
A. 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⑤⑦ D.③⑤⑥⑧⑨
7、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8、在抵御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人体自身的三道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溶菌酶 C.红细胞 D.浆细胞
9、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11、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结构乙表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12、下列疾病中,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过低而引起的是( )
A.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过敏性鼻炎 B.接触花粉而引起皮肤荨麻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艾滋病患者感染念珠菌引起死亡
13.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数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注射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A.效应T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浆细胞 D.记忆细胞
14、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含两个神经元,两个突触
B.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C.若抑制细胞呼吸,则会影响兴奋由I到Ⅱ的传递
D.刺激b或d上某点,a、c处均可检测到兴奋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16、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17、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
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少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9、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20、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须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21、下图是正常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②、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过程
D.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肌肉细胞进行②过程
22、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23、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南非,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该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相应的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B.相同病毒再次侵入人体,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C.抗体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外的病毒,而对细胞内的病毒不起作用
D.淋巴因子、溶菌酶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均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24、如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效应B(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2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减少
C.抗利尿激素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6、若对健康幼龄狗分别作如下表实验处理,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合的是( )
选项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A |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 |
B |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 |
C |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雌性激素 | 出现雌性第二特征 |
D | 摘除垂体,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 生长发育正常 |
27、将小鼠的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一段时间后从家兔体内提取的血清能使小鼠的T细胞出现凝集现象,而未实验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的T细胞出现凝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小鼠的B细胞引起家兔发生细胞免疫
B.导致T细胞凝集的物质是小鼠B细胞产生的抗体
C.实验说明家兔和小鼠的B细胞能产生相同的抗体
D.实验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28、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B.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2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30、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血糖浓度升高能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
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TP
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
31、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32、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神经细胞也有分泌功能
C.神经细胞释放的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33、右图为病毒HIV造成爱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病毒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征出现。试问在潜伏期时要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 )
A.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3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 (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
B.T细胞数量——HIV浓度
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
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35、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B.若X表示抗体数量,则①可能代表抗原
C.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D.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
36、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作用时,科学家使用燕麦胚芽鞘中段进行了如图实验,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A会向左弯曲生长,乙中B会直立生长
B.生长素由供应块运输到接受块需消耗能量
C.甲中生长素使A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加快了右侧细胞的分裂速度
D.将图中供应块与接受块的位置互换,实验结果不变
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48 分)
37、(9分下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A液与B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健康人构成胰腺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分泌不同的物质,如:消化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能进入血液。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5)___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
38、(10分)如图表示家兔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1)在图一的结构中,①的形成主要与 (细胞器)有关,③的化学本质是 ,
它对递质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
(2)在图一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表示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BCD段表示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为 。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_____ 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
(4)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分解。许多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在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下,昆虫的乙酰胆碱不能很快分解,神经细胞就会 ,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39、(9分)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 。
(2)下列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效应B细胞 F.效应T细胞
(3)效应B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在多数情况下,与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 吞噬消化。
(4)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后,首先通过 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 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 。
40、(9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图中激素A (填名称)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 ,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同时激素D (填名称)分泌也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分泌的 (填激素名称)增多;同时激素D也增多。上述过程从反射类型看属于 反射。
(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填激素名称),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41、(11分)是利用某些单子叶植物幼苗完成的几组经典实验:
Ⅰ.达尔文实验:
Ⅱ.鲍森·詹森实验(图甲与乙)和拜尔实验(图丙与丁):
Ⅲ.温特实验:
请根据上面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1)根据达尔文实验,可以做出两点推论:
①该单子叶幼苗接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种刺激能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黑暗条件下重复詹森对单子叶植物幼苗胚芽鞘的处理方法,结果将会是:图甲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
(3)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给温特实验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以确认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的物质来自胚芽鞘的尖端(以简图表示)。
|
参考答案
1-5CDDAA 6-10BDDDA 11-15BDDCD 16-20CDCAD
21-25ADCDC 26-30CDADC 31-36DCDCDB
37、(1)A、B B液蛋白质含量比A液多 (2)血液中CO2浓度比胰腺组织细胞中低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无机盐和蛋白质(5)内环境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8、(1)高尔基体 糖蛋白(2)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然后再变为内负外正
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4)持续兴奋
39(1)淋巴因子 (2)BCDF(3)抗原;吞噬细胞(4)体液;细胞;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SARS病毒的抗体
40、(1)甲状腺激素 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提供更多能量 神经—体液调节 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 非条件
(3)抗利尿激素
41、(1)①胚芽鞘尖端 ②胚芽鞘尖端受刺激后,产生的某种影响可能传到尖端下部,造成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慢 (2)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给尖端下部 不生长不弯曲 直立生长 (3)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的下部分布不均匀 (4)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