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展开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月考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糖核苷酸中 B.不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C.无内质网但能合成具有特定结构的膜蛋白 D.存在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生物膜系统
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不能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B.血红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后会析出红色絮状物,稀释后絮状物又会消失
C.高温能使抗体变性,从而使其无法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过程中,囊泡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元素是各种生物大分子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
B. 性激素、维生素D、胰岛素分子中都含有肽键
C. 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D. 水稻细胞中由C、G、T、A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7种
4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细胞中含有结构①,则该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来判断其是否是植物细胞
C.结构③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核糖体的形成与③内某些结构有关
D.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结构①和结构③
5.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
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核糖体、脂质和多种酶等组成
6.下列关于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可作为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材料
B.将植物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更明显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
D.若外界溶液是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则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7.人体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能催化ATP水解,并协助K+逆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同时协助H+逆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从而维持胃腔的酸性环境。胃壁细胞内的K+又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质子泵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B.H+进入胃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H+维持的胃腔酸性环境可使胃蛋白酶保持较高活性
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8.如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曲线1表示可溶性糖,曲线2表示淀粉,曲线3表示蛋白质,曲线4表示脂肪),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中曲线4呈上升趋势是由于可溶性糖都被氧化分解,使脂肪含量增加
B. 图2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淀粉的含量,曲线③代表的是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
C. 图1和图2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本质上是由生长环境中的光照和温度决定的
D. 种子成熟过程中只受乙烯一种激素的调节作用,与其他植物激素无关
9.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可来自细胞内乳糖的水解
B. 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暗反应阶段消耗
C. 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
D. 真核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
10.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温度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温度和淀粉的浓度都属于无关变量
B.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该淀粉酶的最适pH各不相同
C.该实验能准确地测得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强酸或强碱都能破坏淀粉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失活
11.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B.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生命活动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D. 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12.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
C. 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
D. 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
13.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14.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 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
C. 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D.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15.将长势一致的A、B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容器内,给予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较低CO2浓度的环境中,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比A植物强
B.10min之前,B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C.在两条曲线交点M处两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相等
D.20min以后,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1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 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 着丝点的分裂和核仁重现 D. 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
17.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A. 草履虫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个体 B. 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
C. 小麦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D. 蝴蝶兰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幼苗
18.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 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 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 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1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都需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 内环境即细胞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C. 细胞内的各种酶促反应需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D. 无论机体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环境始终不变
20.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测量两突触前、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静息状态下膜两侧70mV左右的电位差的原因是Na+离子内流所致
B. 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播
C. 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自身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 突触a、b的传递过程出现一定的延迟,与递质主动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后膜有关
21.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以及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0.45 | 0.44 | 0.45 | 0.55 | 0.55 | 0.52 | 0.50 | 0.46 | 0.45 |
B | 0.31 | 0.31 | 0.30 | 0.30 | 0.60 | 0.62 | 0.38 | 0.33 | 0.32 |
C | 0.23 | 0.23 | 0.23 | 0.18 | 0.17 | 0.16 | 0.22 | 0.23 | 0.23 |
A.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
C.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D.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
22.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B. 图示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入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结构d为受体,激素b与结构d结合,激素b即被灭活
D. 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23.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A. 病人甲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病人甲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病人乙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C. 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D. 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24.下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传递抗原的过程是②
B. 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只来源于E
C. 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⑧⑩
D. 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的 A
25.艾滋病(AIDS)是由 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 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C. 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 HIV抗体
D. 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一般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26.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27.科研小组做了某一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表,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处理溶液 | 清水 | 某溶液浓度梯度依次增加 | ||||||||
幼苗平均株高(cm) | 8.1 | 8.5 | 8.7 | 8.8 | 5.1 | 9.1 | 10.0 | 9.1 | 8.6 | 8.2 |
A.该实验的课题是探究不同种类的激素对某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B.实验结果说明该溶液对植物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C.第5组实验数据有问题,可以不予关注
D.如果继续增大该溶液浓度,幼苗平均高度可能低于8.1cm
28.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 播种前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泡玉米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 樱桃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增加芦苇纤维长度
D. 黄瓜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29.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 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和天敌增多
C. 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 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30.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31.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B.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 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32.如下图一、图二是具有食物关系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关系的两种表示方式,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一显示被捕食者、捕食者的K值分别是N2、P2
B. 图二中曲线甲、曲线乙分别表示被捕食者、捕食者
C. 据题意“甲→乙”表示的是一条食物链
D. 图二中甲从A点降到B点时,乙的数量变化为“P2→P3→P2”
33.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使原有植物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 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 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 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34.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湿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
C.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
D.梭鱼草和风车草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35.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96×105J/(cm2·a)
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
C.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0.85%
D.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
36.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在测交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
D. 孟德尔通过纯种豌豆杂交实验验证了其假说是正确的
37.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 表现性状相同的生物,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38.小麦抗锈病对易染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 甲×乙 B. 甲×甲,乙×乙
C. 甲×乙得F1再自交 D. 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39.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的番茄自交获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无性状分离 B. F2中性状分离比3:1
C. 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 D. 在F2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
40.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A. 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黑色母猪交配
C.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白色母猪交配
D. 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41.(7分)黄芪和党参都是良好的中药材,其中黄芪、党参分别生活在阳光充足、阴暗的环境 中。下图为黄芪和党参的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可知,植物甲表示_____。植物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为_________,D点时,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固定的CO2 量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 于”)植物乙。
(2)B点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C点时,限制 植物乙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若持续给予光照,则光照强度要大于___________ klx才能保证植株乙的正常生长。若白天光照 14h,且光照强度维持在10kl x,则一昼夜植株乙从外界吸收的CO2 量为____________mg/cm2。
42.(9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分别标记为甲、乙、丙),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产生寒冷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图1中激素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2)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填“甲”“乙”或“丙”)模式调节分泌量,此时胰岛B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
(3)若甲模式中,靶腺为卵巢,则女性排卵前性激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进而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
(4)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__模式(填“甲”“乙”或“丙”)调节的,当人体内___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
(5)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以适应人体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6)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缓冲作用减弱,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3.(8分)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为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 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中 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 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______选择地点。
(2)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腐食线虫和________ 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________ 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呈“表层聚集 ”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________ cm土层;②深层土壤中 ________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________ ,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________ 最高。
44.(8分)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下图表示线粒体产生能量的部分过程。其中A、B、C表示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电子传递的蛋白质。
(1)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电子经一系列传递后最终被O2接受,生成________。电子经A、B、C传递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将H+跨膜运输到______,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伴随着H+顺浓度梯度转运产生ATP。
(2)某些早春开花植物的花器官能够自主产生热量,使花部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环境温度,从而促使生殖发育顺利完成。这些植物的花器官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OX或UCP蛋白。由图可知,AOX蛋白可使电子绕过B、C,直接传递给O2,此电子传递路径将会导致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_______(增多、减少)。UCP蛋白的存在使线粒体内膜合成ATP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AOX或UCP蛋白表达量在生热开始时急速上调。据以上信息分析,早春开花植物的花通过AOX或UCP蛋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抵御低温冻伤,促进生殖发育顺利完成。
45.(8分)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GR24会影响侧枝 生长发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 GR24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植株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进行实验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____ (填“A"或“B")中。
②据图分析,GR24对侧枝生长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抑制作用,推测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 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为验证该假设,科研员采用与图1相同的切段进行实验。
①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②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新假设: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CCDBC 6-10 BDBDD 11-15 BBCDC 16-20 DDBCC
21-25 BCDBD 26-30 DDCCD 31-35 ACACC 36-40 BDBCC
41.(7分,每空1分)
(1)党参 叶绿体基质 多于 (2)线粒体和叶绿体 光照强度 (3)3 2.2
42.(9分,每空1分)(1)B、C (2)丙 效应器 (3)反馈调节
(4)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 (5)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神经递质 (6)酸性
43.(8分,每空1分)(1)取样器取样 随机 (2)食细菌
(3)植物寄生 0~10 有机质(或腐殖质) (4)白茅群落 丰富度
44.(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三 H2O 膜间隙
(2)减少 UCP蛋白可以H+由膜间隙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基质,消弱了原本形成H+浓度梯度(降低了形成的浓度差)(2分) (3)线粒体产生的ATP减少,有氧呼吸中释放的热能比例增大,花器官在短期内能产生大量热量(2分)
45.(8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 ①A ②无 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抑制侧枝生长(2分) (2) ①a.放射性标记的NAA b.不加入GR24 ②GR24促进生长素运入侧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