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
展开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2.等位基因A和a的最本质区别是( )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D.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3.家蚕的黄茧和白茧这对性状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黄茧的基因是Y,白茧的基因是y,另外一对基因是I和i,有I存在时,可以抑制黄茧基因Y的作用而结白茧.如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iiYY和IIyy的家蚕进行杂交获得F1,F1测交后代黄茧与白茧的比例是( )
A.1:3 B.3:1 C.1:1 D.2:1
4.一个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MⅠ后期和处于MⅡ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DNA数也相同
B.若产生的精子为,则可说明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
C.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MⅡ后期
D.若产生的精子,则是MⅠ前期交叉互换的结果
5.对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中的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
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丁图中果蝇能产生AXW、aXW、AY、aY四种配子
6.下列有关基因型为FfXDY的果蝇产生精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染色体因大小不同而不发生联会
B.与、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F、f与、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
D.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7.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多数有放射性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保温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实验结果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④鸟嘌呤的数量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C.所有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10.DNA 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下图表示一个 DNA 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⑤
B.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复制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④代表的物质为脱氧核苷酸
1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减基对的DM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占1/16
B.只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有14个
C.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占15/16
D.复制过程中需腺嘌昤核苷酸480个
12.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正常情况下,人体神经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是
A.abcd B.bcd C.abc D.bc
13.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原核生物只有拟核才有基因
B.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U-A
C.在性腺中相关基因表达,可以直接控制性激素合成来维持生物体的第二性征
D.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14.下列有关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有8种核昔酸,它可以表示转录过程
B.图丙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C.图丙③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图乙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D.图甲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 +T)/(G+C)可以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15.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图中①过程需多种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图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6.图中 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a表示易位,b表示基因重组 ②c属于基因突变
③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或重复④a至d中能够遗传的是c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7.关于人类遗传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友病患者个体血液中凝血因子含量较低导致血液不易凝固而死亡
B.XY 同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C.基因诊断可以用来确定胎儿是否患猫叫综合征
D.多基因遗传病是罕见病,在患者后代中发病率低
18.如图表示某杂合二倍体动物体内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丙可知,该动物为雌性 B.只有甲图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乙图有2个染色体组 D.丙图可能得到两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19.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属于诱变育种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培育无子西瓜过程中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
D.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0.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③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1.如图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Ⅲ培育形成④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B.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④的幼苗
C.由品种①直接形成⑤的过程必需经过基因突变
D.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品种⑥的最快途径是Ⅰ→Ⅴ
2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unI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适于作为图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
A. B.
C. D.
2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细菌接触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突变,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C.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和发展,形成生物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2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抗性突变
C.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2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14分,每空2分)
研究某高等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有芒和无芒、抗病和感病的遗传规律,其中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另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b、D、d),现以两个纯种为材料,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
亲本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量 |
有芒抗病×有芒感病 | 无芒抗病 | 抗病121株 感病40株 无芒130株 有芒30棵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
(2)F1的基因型是_____,F1自交得到的F2中同时出现了抗病和感病,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
(3)如果F2中这四种表现型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的比例是39:9:13:3,说明这三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这种情况下。F2的抗病无芒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种,感病有芒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对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
27.(8分,每空1分)
下图是甲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1)甲病是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
(2) III-9和III-10如果结婚生育的话,他们的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调查显示这个概率比人群中不患甲病的人数比例小很多,请分析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基因检测,发现II-6还携带红绿色盲基因b,若同时考虑甲病和红绿色盲两种遗传病,III-9和III-10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其中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III-9和III-10生一不患病但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
(4)若已知II代中的4、5、6三人的ABO血型互不相同,5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给4和6号少量输血,则I-1和I-2的关于ABO血型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
28.(18分,每空2分)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条)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c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由图2可知,此动物是____倍体。
(2)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 的过程。
(3)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与图1中________阶段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4)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相当图1的____阶段;若丁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每空1分)
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基因S发生转录时模板链是___________链。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方法Ⅰ、Ⅱ的育种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这种植株由于________,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
②三种方法中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F1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种,若将F2代的全部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D 6.D 7.D 8.A 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B 16.D 17.A 18.C 19.C 20.B
21.D 22.A 23.B 24.D 25.B
26.无芒和有芒 AaBbDd 性状分离 三 14 1/3 无芒抗病:无芒感病:有芒抗病:有芒感病=3:3:1:1
27.隐性 常 8/9 亲近婚配,出现两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就小 2/9 1/72 1/18 IAi×IBi
28.a 二 DNA复制 丙→乙 第二极体或卵细胞 Ⅲ、Ⅳ Ⅱ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移向同一极
29.b GUU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 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Ⅲ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频率很低 5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