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承德市汇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河北省承德市汇英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6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表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C项错误。
2. 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都还不普遍,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商业的需求很少 B. 贵族们生活的自足
C. 自然经济的影响 D. 商品经济还没出现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因此在春秋时期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还基本上以物物交换为主,C正确;A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商业交换,D错误。故选C。
3. 宋代士大夫主张“有名节,则不枉道以求进”。公道名节价值观深深影响了台谏官,他们自觉形成了刚正不阿、敢言、不为身谋、无所畏避的台谏职业道德。宋代台谏官职业道德源自
A. 台谏制度逐渐完善 B. 文官政治的形成
C. 士大夫阶层的形成 D. 理学思想的塑造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宋代台谏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刚正不阿、敢言、不为身谋、无所畏避”,这种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受宋代理学发展的影响。因为宋代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宋代台谏官形成勤奋向上、勇于担当等品质产生了积极影响,D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D。
4. 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得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 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分封制
B. 封爵制有助于分封制瓦解
C. 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分封诸侯
D. 社会等级日益分化且层次复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并结合战国时期的背景可知,封爵制进一步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B项正确,A项错误。平民可以因军功而封爵,但不可能成为诸侯,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层次的复杂性,故D项排除。
5.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 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等信息可知,孝顺父母与效忠君主、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爱家就是爱国,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故选C。材料由孝敬父母延伸到忠顺君主,再延伸到效忠国家,故其出发点为家,落脚点为国家,君权至上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A;题目提到了孝顺父母,是为了引出效忠君主和国家,而非强调家庭伦理道德至上,排除B;孝顺父母和效忠君主、国家,无法体现尊卑观念,排除D。
6. 北宋学者石介在《中国论》中说:“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虽然,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其言论意在
A. 通过文化融合缓和民族关系 B. 削弱佛道冲击,意图复兴儒学
C. 反对文化交流,保护华夏文明 D. 宣扬华夷观念,维护北宋统治
【答案】B
【解析】“闻乃有巨人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指的是佛教传入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指的是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易中国之道”中的“道”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从“中国人犹未肯乐焉而从之也”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中国民众并未“肯乐焉而从之”,因此他强调削弱佛道的冲击,振兴儒学,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融合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表达这层含义;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华夷观念,故排除。
7.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8. 唐代,朝廷有依照诗名而取士的惯例。王维、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为乐工或宫人传诵而流闻于上”,从而被加官进爵。这说明
A. 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
B. 商品经济推动唐诗世俗化
C. 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
D. 科举制度促进唐诗的繁荣
【答案】C
【解析】“白居易和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是先在市井里诗名鹊起”说明出自民间的诗人可以取得功名,体现出市民价值取向影响了政府行为,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B和D只是材料体现出部分信息,排除。
9. 下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B. 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C. 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D. 小农经济逐步壮大
【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出土数量明显增多,由战国时期的不到1000件增至1500多件,铁农具的增多,是农业生产不断进步的体现。故答案为A项。BC项,仅凭铁农具数量增加并不能反映其应用广泛以及社会局势是否稳定,排除;D项,仅从农业生产工具的角度不能直接判断小农经济是否壮大,排除。
10. 拓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D. 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答案】B
【解析】汉代拓片反映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图景,也就是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形成的小农经济模式,故B项正确;从秦汉以来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而不是小国寡民,材料呈现的不是国,而是家庭状态,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达不到殷实富足的程度,故C项错误;棉花的传入是宋末元初,在汉代并不存在棉花,故D项错误。
1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12. “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
A. 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B. 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
C. 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D. 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材料强调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与朱元璋的小农意识无关,故B错误;君权的膨大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因此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故C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涉及宰相制度的废除,故D错误。
13. 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钱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 杜绝贪腐现象
B. 扩大御史权力
C. 提升监察效果
D. 促进制度转型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回避制度是指清代在选任监察官员时,为避免各种关系干扰、防范于未然所作的限制性规定。这一规定严格规范监察纪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监察官员偏袒同党、亲朋,提升监察效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规定只是从形式上限制监察官员,其实际效果有限,不能完全杜绝贪腐现象;B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规范监察官员的行为,严肃监察纪律,不能扩大监察官员的权力;D选项错误,专制社会的监察制度是君王的耳目和工具,是整肃吏治的国家机关,在皇权绝对控制下进行监察,不能促进封建社会制度的转型。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且纳课于官。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朝廷保护商人正常商业活动
B.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C. 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
D. 政府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商人的货物被地方官员扣留作为缴纳的商税,致使其货物滞留而滞销,商人将官员告官,明太祖最终认为这是地方官员的过失,杖责官员,把官吏的俸禄追加偿还给商人,反映了朝廷保护商人正常的商业活动,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商人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明代通过减税政策发展商业的信息,故C项错误;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重视商业的发展,但并不是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而是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故D项错误。
15.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传统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D.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鸦片战争后”松江府大量种植棉花导致粮食短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大量种植的棉花主要以出口为主,说明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应当时中国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内容,排除B项;当时自然经济是逐渐瓦解,其统治地位尚未丧失,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16.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1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选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18.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文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 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 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答案】D
【解析】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D正确。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A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B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
19. 唐太宗说:“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所以唐以儒学为资政之术,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据此可知科举制
A. 打破垄断,缓和激烈社会矛盾
B. 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
C. 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
D. 教化民众,引导社会文化方向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推崇儒家对社会的教化功能,故将儒家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故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打破世家大族控制垄断政治局面的垄断,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优化社会结构,加强社会阶层流动的现象,排除。C项,题干未反映科举制促进了社会向学风气的转变,排除。
20.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发展到“自由投考、差额录用”,以考试成绩为取士标准进行选官的科举制度,推动了读书风尚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A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且世家在教育资源等方面拥有优势,B选项错误。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不能保证其是最优秀的,C选项错误。科举制在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方面并没有优势,D选项错误。
21.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导致了冗官场面
【答案】C
【解析】根据 “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对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A项;材料只是对中央机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项。
22. 《南京条约》申明:“美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
A. 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 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 传播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
D. 冲击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强调中国的世界中心地位,从材料“平行之礼”是对夷夏之防的社会观念的冲击,故答案为D。鸦片战争期间,出现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不是鸦片战争后才推动向西方学习,A错误。“平行之礼”是对尊卑等级的传统礼仪制度的否定,B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局限在器物层面,还没有意识到传播平等观念,C错误。
23. 据统计,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陡增至500多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报刊可以自由鼓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学说。可自由发表政见,批判时局,包括发表反袁言论,无所避讳。材料说明当时社会
A. 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 民主政治热情高涨
C. 纸质传媒影响巨大
D. 社会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从1911年10月至1912年4月报刊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这一时期人们日益关心社会变革,民主政治的热情高涨,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C项是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逐渐在中国广泛传播,故D项排除。
24.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 反映了英国自由贸易的要求 B. 使英国获得在华的自定关税权
C. 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D. 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的“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分析可知,英国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故答案为A项;《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并非由英国自定关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主权,排除C项;材料缺乏当时中英贸易状况的数据对比,不能断定英国对华贸易是否居于出超地位,排除D项。
25.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
A. 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
B. 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
C. 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 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推知民众要根据功德推举君主,故A选项正确;主权在民是西方启蒙思想,王夫之时代的局限性并未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故B选项错误;C选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唯物思想,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的产生方式却未涉及君权的产生方式,故D选项错误。
26. 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
A.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D. 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从题目可知,《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皇舆全览图》由康熙帝下令编绘,圆明园上皇家园林,都得到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是基础,不是结果,故A项结合。《本草纲目》与西方科技无关,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与这些成就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所以选B。
27.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解析】由“官腔”、“雅乐”、“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D而排除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所以排除B。
28. 据记载,唐代除对传统的盐、铁等大宗商品进行国家专营专卖外,中期后还进一步增加了对茶、丝等多种商品的专营专卖。这说明
A. 国家放弃了抑商政策 B. 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
C. 工商业经济得到发展 D. 官营手工业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盐铁专营是因为它们关系国家民生,并且有巨大利润空间。而将专营专卖制度扩大到茶、丝,这说明茶、丝等已经成为大宗商品,并且有巨大的利润,需要将其收归专营专卖。此举最直观地说明了工商业经济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C正确;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放弃抑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到有关政府财政方面的信息,B排除;对盐、铁、茶、丝等商品的专营专卖是一种管理制度,它不等同于官营手工业,D排除。故选C。
29.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A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D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30. 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描述了广州港陶瓷的出口盛况:“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商人分占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一地。”当时,陶瓷成为广州港口交易运输最普遍的商品。材料现象可用来说明宋代
A. 海外贸易有利于充实国家财政 B. 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
C. 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 D. 中国陶瓷受欧洲市场的追捧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广州港陶瓷出口,“海舶大者数欣百人,小者百余人”说明当时运输条件改善推动了陶瓷外销,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充实国家财政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广州成为对外出口的唯一窗口,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欧洲市场的追捧,故D项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发展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①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②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刘易斯·芝福德《全球城市发展史》
史料二 如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答案】(1)原因: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鼓励贸易的发展。
(2)特点:城市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夜市;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尤其是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可归纳出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根据材料“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可归纳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可归纳出政府放宽对商业的限制;根据材料“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可归纳出鼓励贸易的发展。
(2)特点:根据史料二可从城市的布局、数量、功能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