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1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2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总分60分,每小题2分)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论语中大约有60多处说到“仁”,意义各有不同。这说明孔子的“仁”

    A. 思想引领很不到位

    B. 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C. 是无指向的空洞理论

    D. 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仁”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一直引领统治思想,故A错误;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B错误;儒家思想具有具体的内涵并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C错误;其对“仁”的内涵没有定义,说明“仁”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D正确。

    2.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A. 阴阳相生 B. 三纲五常 C. 君权神授 D. 以德治国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汉代儒学。依据所学,阴阳相生是材料表面信息,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君权神授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阳为德……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的信息说明强调“德治”,故D项正确。所以应选D。

    3.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 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C. 倡导君民共主

    D. 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明朝后期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经叛道”是指李贽挑战正统儒学权威,因此选A。B错在彻底否定,CD不符合李贽的思想,排除。

    4.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 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 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工具

    D. 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所谓的“教义”指的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所谓的“雄主”指的就是中国的君主专制。因此“教义之浸淫”就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错解了宗教的内涵。D选项是“雄主”的含义。

    5.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 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 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符合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才能成为统治思想,其他几个选项均不属于主要的原因。故D项正确。

    6.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载:“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下列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有

    ①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            

    ②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③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  

    ④士掌握了各国的统治权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可知,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指的是私学的建立和发展,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养士之风的盛行问题,没有体现私学的发展,②错误;根据材料“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可知,体现了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③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士的活跃问题,没有体现士掌握了国家统治权,并且也不符合史实,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反映出当时

    A. 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 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

    C. 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

    D. 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第一位思想解放运动时期”应该是百家争鸣时期,材料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处于诸侯争霸时期,材料中主张说明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故A项错误。此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时期,故B项错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属于道家思想,故D项错误。

    8.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①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②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③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④墨子的“非攻”带有虚伪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但不是反对一切战争,①错误;“攻伐无罪之国”说明主张战争的正义性,②正确;“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人员的配备”说明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③正确;墨子的“非攻”并不是带有虚伪性,④错误,选择B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9.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 人的平等权利

    B. 人的善良本性

    C. 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 人的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孔子的“爱人”和孟子的“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排除A、D;B只符合孟子的主张,排除B;三者都主张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故选C。

    10.某校校长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校长教育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宽厚待人,知恩图报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体现了道家思想。“节俭”等体现了墨家的思想。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家思想排除含有的ABC项

    11.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

    A. 王阳明

    B. 李贽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D

    【解析】从对“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和“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可知该思想家应当是王夫之。在以上四位明清思想家中,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论思想,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答案为D。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李贽的思想特点是离经叛道,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排除ABC项。

    12.《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 以民为本

    B. 关注民生

    C. 人性向善

    D. 关注现实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D,“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人性向善”与材料无关。

    13.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②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④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上的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表明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形成,学术自由发展局面结束,儒家思想确立了主流地位,汉代儒学是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故四个选项均正确。所以答案选A。

    1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由材料关键信息“王阳明”“以求尽其心”“四民异业而同道”等,材料涉及的是王阳明的心学,D项符合题意。A项的“四民”“秩序”,B项的“整合社会阶层”,C项的“百姓生计”,材料均没有涉及。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D。

    15. 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答案】C

    【解析】孔子著《春秋》和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应结合汉武帝时代强化“大一统”的时代背景突出这两个文化贡献的价值。从而先排除A(郡县、行省)、D(均田制)两项,再排除B(法家)。

    1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A. 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B. “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 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

    【答案】A

    【解析】材料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可知已有“立宪”的意义,但并非受西方君主立宪制思想影响的结果,故C选项排除;从材料无法判断“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故B选项排除;王夫之“虚君共治天下”理念,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故A选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制的严重削弱无关,故D选项排除。

    17.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道:“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题干中“严而少恩”的意思是:对人民实行严刑峻法,很少施加恩惠。结合“不可长用”可知所指的是“百家争鸣”中的法家故本题选C;A、B、D都与“严而少恩”无关,故错误。

    18.钱穆说:“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法家思想适应了秦朝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不能满足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法家思想,但是法家思想的衰微并不是“士人政府”形成的原因A项错误。汉初为了休养生息,恢复和增强经济实力而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但是随着社会繁荣,国力日盛,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黄老之学不再被推崇B项错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以儒士为相,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逐渐形成了“士人政府”,C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活跃局面,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19.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论文,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

    A. 韩非 B. 李贽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朱熹的具体的主张,韩非、李贽、王守仁均没有这个主张,本题其实就是变相考查思想家的具体的主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20.《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 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C. 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 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文翁…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修起学富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富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可见, 文翁是通过察举制,儒学影响较大,故选B。

    21.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 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 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 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 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他们主张变法革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是统治者为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所做出的选择。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儒家的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主张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其种种主张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统治,故此项并非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态度的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在变法图强后,为实现统一全国的宏图霸业,采取了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连横以及远交近攻等,最终达成目标,选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法家学说重视法律,主张以法治国,反对儒家的“礼”。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约束百姓,与选项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22.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孔子的思想。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恢复周王朝以前的礼乐制度。“为政以德”是主张统治者在治国中应注重德政,故排除A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关于个人修养的主张,故排除B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是指引导人民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情,故排除C项;“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指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强调了等级礼制,故选D。

    2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 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

    B. 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对传统儒家思想补充完善

    【答案】C

    【解析】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属于明清之际思想,在批判传统思想基础上,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C正确。

    24.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自由”主要指

    A. 诸子百家争鸣

    B. 商人地位提高

    C. 士的兴起

    D. 兼并战争

    【答案】A

    【解析】百家争鸣时期思想自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言论,A正确;古代是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较为低下,B错误;士的兴起是百家争鸣时期原因,C错误;兼并战争属于“血腥、残酷”表现,D错误。

    25. “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为此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君权神授”

    C. “仁政”思想

    D. “三纲五常”思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为此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故A正确;B和D分别是从神学和伦理角度思考;C是孟子思想。

    26.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的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的本原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可得出理学的博大精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得出理学的封闭性,故B符合题意;A、D两项表述符合材料含义但过于片面,故AD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27.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末清初儒学思想的活跃的认识和理解。李贽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故A正确。

    28.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奏章由天子批阅,“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其主要目的是

    A. 建立责任内阁制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限制君主的权力

    D. 恢复宰相制度

    【答案】C

    【解析】题干说“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要求限制皇权,其具体措施便是设立宰相,分割君权。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我国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没有提出要建立责任内阁制的主张,材料内容也无法体现其目的是建立责任内阁制,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君权,而不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等信息可知,黄宗羲虽然提出要设立宰相,但恢复宰相制度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材料内容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君权,故D选项错误。

    2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此思想意识的经济基础是

    A. 封建经济的繁荣

    B.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城市规模的扩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时期,在经济方面,民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中的“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此所以为王政也。”这就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他的这种利民富民和财源通畅的主张,以及对“私”的肯定,都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下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故C项正确;ABD项是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3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B. 反对封建私有

    C. 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说明王夫之主张天下为公,即反对君主专制集权,故C正确;王夫之的思想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本质仍然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故ABD错误。

    二、综合题(总分40分,3题20分,32题20分)     

    31.材料一(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归结。

    第(2)问据材料二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的信息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结归纳回答。

    第(3)问中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三中“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做法据材料三“圣谕”“件件当遵守”的信息回答

    32.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下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公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请回答:

    (1)依据上述四则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发展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

    (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是对儒学的怎样态度?

    【答案】(1)西汉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

    (2)理想:治国、平天下。理论:佛教和道教理论。

    (3)明清时期排儒与尊儒并行。

    【解析】

    (1)根据材料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等,结合所学“关于儒家思想的演变进程”知识,分别从西汉、两宋和明末清初三个时期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等,可见理学家的理想体现在:治国、平天下。这些理学家为打开“新风气”所借鉴的理论,与宗教密不可分,他们吸收、借鉴了佛教和道教的相关理论。

    (3)由材料“只有圣人后代最妥”体现了尊儒,而材料“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体现了排儒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