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 试卷
展开
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8分)1.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稀释 C.定容 D.蒸发2.国际计量大会新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有关NA说法正确的是( )A.22.4LCH2=CH2CH3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A B.17g羟基(﹣OH)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C.64 g S2和S8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总数为NA D.1L0.5mol·L−1FeCl3溶液中Cl-数目小于1.5N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③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 ⑥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 B.④⑥ C.②④⑥ D.①④⑥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铝土矿制铝、硫磺制硫酸、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C.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D.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5.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碳酸钠溶液:K+、SO42-、Cl-、H+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氢氧化钠溶液:K+、Ba2+、Cl-、Br- D.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6.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过量摄入能致癌。酸性KMnO4 溶液与NaNO2反应的方程式是MnO4-+NO2-+―→Mn2++NO3-+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O2-被还原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C.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2 mol KMnO4 D.中的粒子是OH-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2SO4(NaOH)稀盐酸加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BNaCl(Na2CO3)C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CCO2(HCl)饱和Na2CO3溶液先通过饱和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FeSO4溶液(CuSO4)过量铁粉过滤 8.安全气囊逐渐成为汽车的标配,因为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产生大量的气体使气囊迅速弹出,保障驾乘车人员安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aN3是氧化剂,KNO3是还原剂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C.若有50.5 g KNO3参加反应,则有0.5mol N原子被还原D.每转移1 mol e−,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 L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Ba2+ + SO42- === BaSO4↓B.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 + Fe3+ === Cu2+ + Fe2+C.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6H+ === Fe3+ + 3H2↑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 + 2H+ === CO2↑+ H2O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B.乙炔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氯化氢的电子式]-11.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锌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小 B.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C.电子从锌片经硫酸溶液流向铜片 D.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12.反应3A(g)+B(g)2C(g)+2D(s)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经过4min,B减少了0.4 mol,则0~4min内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A)=0.15 mol·L−1 B.v(B)=0.05 mol·L−1·s−1C.v(C)=0.10 mol·L−1·min−1 D.v(D)=0.10 mol·L−1·min−113.下列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①KMnO4分解制O2 ②铝与盐酸的反应③钠与水反应 ④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木炭反应 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硫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14.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列物质的量关系进行反应,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Cl2)∶n(Fe)=5∶4;5Cl2+4Fe2FeCl2+2FeCl3B.n(Cl2)∶n(FeBr2)=1∶1;Fe2++2Br−+Cl2=Fe3++Br2+2Cl−C.n(MnO4-)∶n(H2O2)=2∶3;2MnO4-+3H2O2+6H+=2Mn2++4O2↑+6H2OD.n(Fe) ∶n[HNO3(稀)]=1∶3;4Fe+12H++3NO3-=3Fe2++Fe3++3NO↑+6H2O15.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350mL 2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到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1 mol B.0.25 mol C.0.3 mol D.0.35 mol16.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NaCl和Na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X加入足量水,得到不溶物Y 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滴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④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生成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MnO2和CuO,而Fe与FeO中至少含有一种C.Z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D.向④中所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若沉淀不完全溶解,则粉末X中含有NaCl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2分)17.(1)有以下物质: ①NaHSO4晶体 ②SO3③液态硫酸 ④铁 ⑤BaSO4固体 ⑥饱和FeCl3溶液 ⑦酒精(C2H5OH)⑧熔融的K2SO4,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2)下列各组化学用语中:①3He、4He ② 2H2 O、1H2O ③ 1H、3H ④14N和13C质子数相同的有_________,中子数相同的有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18.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1.0mol/L硫酸溶液480mL,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填仪器名称)。(2)容量瓶上标有以下5项中的_____(填序号)①压强 ②温度 ③容量 ④浓度 ⑤刻度线 (3)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 .①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④使用容量瓶前用蒸馏水洗涤且没干燥(4)计算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铜跟浓硫酸反应,探究SO2的部分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填序号);①水 ②饱和的NaHSO3溶液 ③NaOH溶液 ④酸性KMnO4(3)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使碱性减弱,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4)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5)若实验中用一定质量的铜片和25.0 mL 18.0 mol·L-1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充分反应,最终铜片与硫酸均有剩余。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设剩余硫酸的浓度为d mol·L-1,现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硝酸钾____________mol(用含d的代数式表示)。20. M、X、N、Z、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其中X、Z同主族,Y、Z同周期,M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三倍,Y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6。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1)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名称:X________,M________(2) 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写出Z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3) N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4)Y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1.I.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min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A. c(A)= c(B)= c(C)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 v逆(A)= v正(C) D. c(C)不再变化(4)由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每个3分,共48分) 12345678DBBACBDC910111213141516ACCCCDCC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2分)17.(1)④⑥⑧,①③⑤⑧, ②⑦ (2) ①②③,④,①③18.(1) A C 烧杯、玻璃棒 (2) ②③⑤ (3) ① (4) 27.2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9.(1)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2) ② (3)漂白(或漂白性) (4) 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5)d/80 (或0.0125d 、1.25×10-2d等 ) 20.(1)氧 ,氢 (2) 第三周期ⅦA族, (3) SiO2+2NaOH=Na2SiO3+H2O (4) HClO4 > H2SO421.(1) 2A+B2C(2) 0.25 mol·L-1·min-1 (3) BCD (4) 0.4(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