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5月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甲表示我国 2015 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 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 图乙中的
A. Ⅰ阶段 B. Ⅱ阶段 C. Ⅲ阶段 D. Ⅳ阶段
【答案】1. D 2. B
【解析】根据甲图的信息可知,出生率低,死亡率低,那么自然增长率也低。所以人口数量增长较缓,选择D项。在乙图中符合的是Ⅱ阶段。选择B项。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 迁入率一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有关 T1、T2 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1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B. T2 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C. T1 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D. T2 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
4.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1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B. T2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C. T1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
D. T2 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读不出人口自然增长率,A错;图T2时期人口迁入率增加,因东南沿海迁入的以青年人为主,因此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正确;T1时期人口迁出率大于迁入率,总量不断减少,C错;T2时期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差值加大,机械增长加快,D错。
【4题详解】
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就业压力不断减小;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受人口迁移率影响;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数量减少,制约经济的发展,C正确;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促进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5.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B. 生态环境恶化
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7. 提高环境承载力的直接方法是
A. 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B. 大量迁入人口
C. 进行人工降水 D. 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答案】5. C 6. A 7. D
【解析】
【5题详解】
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之和。由图形信息可知,③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大,所以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应是③,故选C。
【6题详解】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说明该地人口迁入量减少,是由于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不需要太多廉价劳动力,导致迁入的人口数量大为缩减,A对。人口迁移率降低不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错。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减少,但是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会吸引技术人才迁入,C错。该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不会导致大量人口迁出,D错。故选A。
7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等,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可直接提高环境承载力,故选D。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四城市中,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较小的城市是
A. a B. b C. c D. d
9.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8. C 9. B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a城市50-80岁人口数量特别多,但是20-40岁的人口数量很少,说明有大量的老年人口迁入或大量的青壮年人口迁出;b城市20-25岁人口比重远超出其他年龄段的人口,说明有大量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迁入;d城市20-40岁人口比重远多于少年和老年人口比重,而且在这个年龄段男性的比例明显多于女性,说明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尤其是男性青壮年人口;c城市各年龄段人口比重没有明显异常,相对受人口迁移影响最小。所以选C。
【9题详解】
b城市20-25岁人口比重远超出其他年龄段的人口,说明有大量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迁入,这一年龄段正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段,由此推测该城市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占主要地位。所以选B。
下图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0. 若图中X、Y、Z分别是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且布局合理,该地常年盛行风为西南风,则
A. X是工业区 B. Y是工业区
C. Z是居民区 D. Y是绿化带
11.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等级相同的某商业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 X地最大 B. Y地最大
C. 不确定 D. Z地最大
【答案】10. D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要合理规划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居住区应位于上风向。故X为居住区,Y为绿化带,Z为工业区。所以D正确。
【11题详解】
由于相同级别的商业职能部门的门槛人口相同,故在人口密度大的区域,则需要的服务范围小,而人口密度小的区域,则需要的服务范围大,人口密度X>Y>Z,则Z地服务范围最大。故选D。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13.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图表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及城市化的进程。图示2005年后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且城镇人口比重超过30%,这些都符合城市化发展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图表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第二产业就业比2000年后才快速提高、第三产业就业自1995年快速提高,故A错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故B错误;从图中无法判断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故C错误;据图可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说明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15. 该城市
A. 老城区地租最高 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答案】14. D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交通道路沿线,故③为工业区;绿化区应布局在工业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故②为绿化区;①远离城市中心,环境优美,且交通便捷,应该为别墅区。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城区受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影响,其地租并不是最高的;由图可知,城市中心向东移动;由图可知,仓储式购物中心布局在交通便捷的火车站附近,并不位于中心商务区;受交通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故选C。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四幅交通干线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17. 图示甲、乙、丙、丁四区中心,交通拥堵最严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地租分布整体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外降低的特点,但在丙、乙、丁处呈现次高,这里应为交通干线与城乡外围公路的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峰,结合图中的放射状及线路延伸方向,选项D最贴切。
【17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是中心商务区,穿过的道路最多,所以最拥堵,故选A正确。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减小 B.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D. 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19. 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劳动力 C. 政策 D. 交通运输
【答案】18. B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图示地区由Ⅰ阶段到Ⅲ阶段开发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森林越来越少,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河流含沙量越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村庄数量增多,城镇规模扩大,表明该地区的总人口在增加,出现了城市化现象;而农业产值会增加。据此选B。
【19题详解】
该地区Ⅲ阶段到Ⅳ阶段出现了中等城市、大城市,城市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偏高,区域农业结构也由种植粮食向种植花卉和绿化树转变,这是迎合城市的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做的农业生产类型的改变,源于市场因素,据此选A。
20.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据此描述,A图中绿地地势低洼,下大雨可以储存雨水,干旱时提供水资源用于生产和生活,故A项正确;B、C、D项绿地无法进行储水,故排除。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 甲——城郊乳畜业
C. 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 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22. 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图甲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是自给农业,对应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乙种植业与养殖业兼顾,商品率高,劳动力需求少,是混合农业,对应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丙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劳动力少,对应的大牧场牧业。选D正确。
【22题详解】
图甲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是自给农业,对应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商品率不高,交通不便利。选B正确。
2016年10月12日,由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将在滩涂上用半海水浇灌种植海水稻。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稻种,其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其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 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需要大量投入
A. 化肥 B. 农药 C. 机械 D. 淡水
24. 下列关于海水稻试种、推广叙述正确的是
A. 减少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 B. 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C. 海水稻种植投入少,效益高 D.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23. D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是用半海水浇灌,需要淡水和海水混合,海水稻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据此选D。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可以推知海水稻试种推广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以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状况,但不能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海水稻种植投入少,但每亩产值200-300千克,产量较低,效益不高。据此选B。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 3~4月 B. 7~8月
C. 10~11月 D. 12月~次年1月
26. 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 地广人稀和市场广阔 B. 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C. 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D. 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答案】25. D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分析可知,泰国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是6-10月,而香稻扬花期间,明媚的日光,应是旱季11月-次年的5月;凉爽的气候,应是当地气候较低的季节12月~次年1月。故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月~次年1月,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泰国水稻种植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依靠传统的精耕细作经验;泰国稻米出口遍及五大洲,得益于发达的信息与交通,及优良环保的品质,B正确;泰国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多,A错误;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会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故C错误;充足的化肥与农药会导致香米的质量下降,故D错误。故选B。
下图是瑞士的河流和主要山脉示意图,该国德萨雷的梯田式葡萄园,用陡峭的山坡上的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该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7. 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 增大田间温差 B. 保持水土
C. 抑制杂草生长 D. 接受阳光直射
28.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29. 有诗人这样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
①日照充足 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 ③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 ④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 ⑤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⑤
【答案】27. B 28. A 29.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环境要素的相差性,通过材料分析和读图可以确定地区的环境和位置,理解葡萄园的能量来源。
【27题详解】
从材料看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是梯田生产,减小地表水的流速,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不会增大田间温差,不能抑制杂草生长,不会导致阳光直射,选择B。
【28题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梯田位于山坡上,葡萄园所在山山脚有湖泊,湖泊对岸是阿尔卑斯山脉,说明湖泊位于两山之间,再结合图可知位于a处,选择A。
【29题详解】
诗中的“3个太阳”是指天空中的太阳,日照充足,①对;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就是葡萄生长需要的热量,不能比为太阳,②错; 水中的太阳是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对;石墙在夜晚提供热量是石墙在白天储存的热量在夜晚释放出来,④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与热量无关,⑤错。选择C。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年初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该地受这次倒春寒的时间是图中的
A. ①时段 B. ②时段 C. ③时段 D. ④时段
31. 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塑料薄膜覆盖 ②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
③熏烟、增大湿度 ④滴灌、施肥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2.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 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④热量 B. 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 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 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答案】30. C 31. B 32. D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30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的现象,据图分析,③段为倒春寒的时间。故选C。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结合材料可知,倒春寒会对茶园造成低温冻害,因此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关键在于保温,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故采取塑料薄膜覆盖和熏烟、增大湿度能够增加大气的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故选B。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判断,橡胶喜热,海南岛纬度低,热量充足;北京人口众多,市场广阔,郊区布局乳畜业是受市场的影响;茶树喜酸性土壤,江南丘陵土壤酸性强;吐鲁番盆地多晴朗天气,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的生长。故选D。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3.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 混合农业 B. 乳畜业
C. 水果园艺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4.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 农业技术改进 B. 劳动力的转移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自然条件改变
【答案】33. A 34. C
【解析】
【33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同时也是密集农业。故选A。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这里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5. 若2016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A. Z>Y>X B. X>Y>Z
C Y>Z>X D. Z>X>Y
【答案】D
【解析】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若2016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Z>X>Y,据此判断D正确,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综合题:(本题2大题,共30分)
36. 读下列甲、乙两幅农业地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1)乙图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该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我国________地区类似(只填1个)。
(2)说出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3)分析甲图中C牧牛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答案】(1)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东北或西北(任填一个)
(2)生产规模大、区域化生产、商品率高、机械化高、科技化高、专业化生产(任答4点)
(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任答4点)
【解析】(1)乙图中A地区位美国五大湖沿岸,属于乳畜业;B地区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北地区。
(2)结合上题分析,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且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高和科技水平高、地区专业化程度高等。
(3)图中的C地区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大牧场放牧业;区位优势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37. 读文字资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汤阴县有30多万亩玉米,玉米芯资源丰富。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芯渐渐成了农民手中的废物。近年来,当地农民利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建立相关产业。(见下图)目前在汤阴县,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这条综合利用产业链总产值达7.3亿元左右,约占全县总产值的1/4。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汤阴县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2)在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其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有哪些。
(3)据汤阴县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说明其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利于发展玉米生产。
(2)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
(3)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任答三点)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分析,从气候来看,汤阴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组合条件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汤阴县位于华北平原上,地形平坦,利于农业上产;土层深厚肥沃,利用农作物生长。
(2)用玉米芯制取木糖醇可以减少森林资环的破坏,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还可以节约资源。
(3)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合材料从地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社会: 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对经济: 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玉米产业的附加值,增加收入;对生态: 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可以减少对森林资环的破坏,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