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19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19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19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苏教版选修4。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光伏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燃料电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光伏发电是光能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B不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是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
D.燃料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装置,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 已知反应2SO2(g)+O2(g)2SO3(g) △H=-196.6kJ•mol-1。若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 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C. v正、v逆同时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D. v正、v逆同时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正反应放热,因此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答案选C。
3. 常温下,若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的pH>7,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CH3COO-)=c(Na+)
B. c(CH3COO-)>c(Na+)
C. c(CH3COO-)<c(Na+)
D. 无法判断c(CH3COO—)与c(Na+)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CH3COONa 与CH3COOH 的混合溶液的pH>7,说明溶液中 c(H+)<c(OH-),以CH3COONa的水解为主,结合电荷守恒分析解答。
【详解】常温下,CH3COONa 与CH3COOH 的混合溶液的pH>7,说明溶液中 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得:c(Na+)>c(CH3COO-),只有C正确,故选C。
【点睛】明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要注意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pH)与溶液中c(H+)、c(OH-)相对大小的关系。
4. 下列反应中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
A.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
B. 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
C. 焦炭与二氧化碳高温下的化合反应
D.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判断。
【详解】A.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符合题意;
C.焦炭与二氧化碳高温下的化合反应为吸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氨生产中,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可增加氮气的量
B.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H<0,故反应温度越低越好
C. △H>0、△S<0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产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合成氨生产中,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可增加氮气的量使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
B.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中△H<0,但并不是反应温度越低越好,因为还需要考虑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活性,B错误;
C. 根据△G=△H-T△S<0可自发进行可知,△H>0、△S<0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错误;
D.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因此不能提高工业生产中合成氨的产率,D错误;
答案选A。
6. 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X(s)+2Y(g)3Z(g)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 Y与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 生成Y与消耗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答案】B
【解析】
【详解】A.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未达到平衡时,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改变,则气体的密度是变量,当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Y和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和是否平衡无关,不能根据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平衡,B符合题意;
C.根据PV=nRT可知,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量为变量,当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D.生成Y与消耗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7.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CO的水解方程式:HCO+H2OH3O++CO
B.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SOH++SO
C. CO的水解方程式:CO+H2OHCO+OH-
D.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H2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O水解生成H2CO3和OH-,水解方程式为HCO+H2OOH-+H2CO3,A错误;
B.Na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B错误;
C.CO水解生成HCO和OH-,水解方程式为CO+H2OHCO+OH-,C正确;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HCO,D错误;
答案选C。
8. 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
将称量好的FeCl3固体用适量的浓盐酸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稀释到需要的质量
B
测定0.1mol•L-1NH4Cl溶液的pH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该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立刻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
在铁制的钥匙表面镀一层金属铜
将钥匙和纯铜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同时插入CuSO4溶液中
D
验证元素非金属性强弱:Cl>P
比较同浓度的盐酸和磷酸分别与等量同样的Zn粒发生反应的速率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称量好的FeCl3固体用适量的浓盐酸溶解,冷却后加蒸馏水稀释到需要的质量,即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湿润的pH试纸测定的是稀释后0.1mol/LNH4Cl溶液的pH,B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铁制的钥匙和纯铜分别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同时插入CuSO4溶液中,铁制的钥匙做阳极,Fe失去电子,被腐蚀,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验证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应选用高氯酸和磷酸与Zn反应,不能用盐酸比较,D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A。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B. 自然界中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C. 电解质的强弱也能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D. 明矾和漂白粉都可以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
【答案】D
【解析】
【详解】A.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A正确;
B.自然界中钢铁腐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发生吸氧腐蚀,B正确;
C.电解质的强弱可以影响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小,也能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C正确;
D.明矾不能用于杀菌消毒,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C选项为易错点,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电解质的强弱不能直接决定导电能力,但可以影响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大小,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10. 常温下,向pOH[pOH=-lgc(OH-)均为2的NaOH与YOH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O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电离程度:a<b
B. 稀释到pOH均为3时,加水量:V水(NaOH)<V水(YOH)
C. 稀释前NaOH与YOH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1
D. 无限稀释时,NaOH与YOH的pOH仍按图示比例一直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pH相同的NaOH、YOH分别加水稀释,稀释相同倍数时pH变化较小的碱较弱,根据图知,YOH是弱碱。
A.碱抑制水电离,碱中c(OH-)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根据图知,c(OH-):a<b,则水电离程度:a>b,故A错误;
B.稀释到pOH均为3时,弱碱加入的水体积大于强碱,NaOH是强碱、YOH是弱碱,则加水量:V水(NaOH)<V水(YOH),故B正确;
C.YOH是弱碱,部分电离,所以稀释前c(YOH)>0.01mol/L,故C错误;
D.无限稀释时,NaOH、YOH溶液接近中性,则溶液的pOH接近7,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1.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1.0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1.5 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x+yp+q,故A错误;
B.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平衡右移,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小,所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故C错误;
D.平均密度,总质量不变,但体积缩小,故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注意压缩容器体积后即便平衡不移动,气体的浓度也会变大。
12. A(g)+B(g)C(g)+D(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单位:kJ•mol-1)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与逆反应的活化能相等
B. 加入催化剂后,△E、E1、E2均不变
C. 一定条件下,1molA(g)与1molB(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E
D. 图中反应的焓变为△E,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 加入催化剂后可改变活化能,E1、E2均变化,但反应热△E不变,B错误;
C. 一定条件下,1molA(g)与1molB(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由于是可逆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E,C错误;
D.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图中反应的焓变为△E,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
13. 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 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 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D.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腐蚀原理图可知,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作正极,O2在C表面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铁锅中含有Fe、C,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做负极,Fe易失电子,故腐蚀过程中,负极是Fe,A错误;
B.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Fe经外电路向正极C流动,不会经过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质溶液中依靠离子移动导电,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该原电池中,C作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误;
答案选C。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性铁粉
B. 用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生成的铁水焊接钢轨,说明铝的熔点比铁高
C. NH3的水溶液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D. 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混合使用清洁效果更佳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铁是活泼的金属,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可在包装袋中放入还原性铁粉,A正确;
B. 用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生成的铁水焊接钢轨,说明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铝的熔点比铁低,B错误;
C. NH3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一水合氨能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所以一水合氨是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C错误;
D. 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混合使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D错误;答案选A。
15. 往三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与2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和体系压强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体积(mL)
CO转化率(%)
平衡压强(Pa)
①
200
V1
50
p1
②
200
V2
70
p2
③
350
V3
50
p3
A. 起始时反应速率:②>①
B. 平衡时体系压强:p1V3,则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