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2分)
1、《本草经集注》记载 “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B.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C.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D.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的CH3COOH溶液中H+数目为 0.1NA
B.56gFe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Cl2、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C.0.1molH2(g)和0.2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3NA
D.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 0.2NA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4、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剩余酸的浓度
5、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 ΔH= -Q1;
2H2(g)+O2(g) == 2H2O(g) ΔH= -Q2;
H2O(g) == H2O(l) Δ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B.4Q1+Q2+9Q3
C.-(4Q1+0.5Q2+9Q3) D.4Q1+0.5Q2+9Q3
6、100 mL 1.0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B.醋酸钠固体
C.硫酸钠固体 D.硝酸钾溶液
7、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合成氨(放热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D.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8、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9、常温下,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酸的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
NaA+CO2+H2O===HA+NaHCO3 ;
2NaB+CO2+H2O===2HB+Na2CO3
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 )
A.HA较强 B.HB较强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
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则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反应热△H为( )
P4 P4O6
A.+1638 kJ·mol–1 B.–1638 kJ·mol–1
C.+867 kJ·mol–1 D.–867 kJ·mol–1
11、一定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前4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则8s末NO的浓度为( )
A.1.6mol/L B.大于1.6mol/L C.小于1.6mol/L D.不能确定
1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分别充有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 SO2(g) ΔH<0,并达到平衡,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14、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 NH3(g) ΔH= –92 kJ·mol–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73.0 kJ,则N2的转化率最接近( )
A.40% B.80% C.30% D.60%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g)+Cl2(g)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不同
B.常温下,反应CaCO3(s) == 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够自发进行
D.KNO3溶于水的过程熵值减小
1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1/2O2(g)=CO (g) △H1; C(s)+O2(g)=CO2 (g) △H2;
②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
③2H2(g)+O2(g)=2H2O(g) △H5; 2H2(g)+O2(g)=2H2O(l) △H6;
④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H8;
A.全部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4(C)c2(D)/c3(A)c2(B)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8、反应①PCl5(g)PCl3(g)+Cl2(g);②2HI(g)H2(g)+I2(g);
③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A.均增大 B.①增大②不变③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9、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溶液的pH:c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 a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0℃时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B.pH=3的盐酸和pH=5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
C.相同温度下,pH值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则有X>Y=Z
D.相同温度下,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氨水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有V2< V1
21、已知反应2NO + O2→2NO2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 = k·c x(NO)·cy (O2),k为速率常数。660K时该反应NO和O2的初始浓度c(NO)和c(O2)及反应的初始速率v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c(NO)(mol·L—1)
c(O2)(mol·L—1)
v(mol·L—1·s—1)
0.10
0.10
0.030
0.10
0.20
0.060
0.20
0.20
0.2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 ,y=1
B.k的数值为30,反应物浓度增大时,k值增大
C.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 k·c 2(NO)·c (O2)
D.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二、非选择题(四个大题,共58分)
22、(16分)
Ⅰ.25℃时,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0.25mol/L的硫酸,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 s时恰好收集到气体44.8 mL (已折算成0℃、101 kPa条件下的体积)
(1)实验前必须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
。
(2)忽略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表示10 s内该反应
的平均速率 。反应到10s时溶液的pH约为
(已知lg2=0.3),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 。
Ⅱ.已知反应2SO2(g)+O2(g)2 SO3(g) ΔH<0,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正中部有一固定隔板。温度一定时进行以下实验:
①若在A充入2 molSO2和1molO2,在B充入2 mol SO3,平衡后两容器中的速率大小为vA vB。
②若在A充入4molSO2和2molO2,平衡后有a molSO3,则平衡时SO3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此时与①中A比较,SO3的体积分数
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无法确定”)。
(2)如图乙,某刚性密闭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在一定温度下向A充入4molSO2和2 mol O2,B内为真空,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
①若在A中再充入一定量Ar,则反应达新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能确定”)。
②若往A 内迅速充入2 mol SO2和1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 S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时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的过程如下:
(提示:氧化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Al3+、Mg2+不形成沉淀)
①酸溶过程中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滤渣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可用 (填名称)试剂。
③氧化过程中,O2、NaOH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4分)、滴定分析是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度很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可广泛应用于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等滴定中。某同学通过高锰酸钾滴定来测定草酸样品中草酸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与高锰酸钾反应)。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同学称取2.000g草酸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 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①现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要配制草酸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
③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④草酸样品中草酸的质量分数为 。若滴定前未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所测结果将 ,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所测结果将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所测结果将 ,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结果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14分)、NOx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N2(g)+O2(g) 2NO(g) ΔH=+180kJ·mol-1
2CO(g)+O2(g) 2CO2(g) ΔH=-566kJ·mol-1
(1)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用N2表示反应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消耗2molNO同时生成1molN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v正(CO)=2 v逆(N2)
③压力平衡常数是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代替平衡时各气体的浓度来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系的总压强)。若T℃时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0,则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 ;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O2各0.3mol,平衡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④15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任写一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5 D、C、D、 C、 D 6~10 B、 B、D、A、B
11~15 C、C、B、A、B 16~21 A、D、D、C、C 、C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22(16分)
Ⅰ.(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松开后若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0.01mol/(L·s); 0.4; 2.5×10—14mol/L
Ⅱ.(1)① = (1分) ②a/(6—0.5a)或2a/(12—a);变大(1分)
(2) ①变大 ;②不变
23(14分)
(1)3Fe + 4H2O(g)==== Fe3O4 + 4H2(高温)
(2)2Fe3+ + Cu ==2Fe2+ + Cu
(3)Fe3+ + 3H2O Fe(OH)3(胶体)+3H+
(4)①Fe2O3 + 6H+ == 2Fe3+ + 3H2O; SiO2(1分)
②FeS2 + 14Fe3+ + 8H2O == 16H+ + 2SO42—+ 15Fe2+ ;硫氰化钾(1分)
③4Fe2+ + O2 + 8OH—+ 2H2O == 4Fe(OH)3↓
24(14分)
(1)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2)①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否 (1分)
③酸式(1分);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90%;偏大(1分);偏小(1分);偏大(1分);无影响(1分)
25(14分)
(1)2NO(g) + 2CO2(g) N2(g)+ 2CO2(g) ΔH=-746kJ·mol-1;
(2)①0.005mol/(L·min) ②AB
③7/4P0;不 ④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或降低温度(任答一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2分)
1、《本草经集注》记载 “鸡屎矾(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屎矾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B.铜盐溶液可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C.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D.鸡屎矾投苦酒中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的CH3COOH溶液中H+数目为 0.1NA
B.56gFe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Cl2、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3NA
C.0.1molH2(g)和0.2mol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3NA
D.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 0.2NA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4、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剩余酸的浓度
5、已知CH4(g)+2O2(g) == CO2(g)+2H2O(g) ΔH= -Q1;
2H2(g)+O2(g) == 2H2O(g) ΔH= -Q2;
H2O(g) == H2O(l) Δ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B.4Q1+Q2+9Q3
C.-(4Q1+0.5Q2+9Q3) D.4Q1+0.5Q2+9Q3
6、100 mL 1.0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B.醋酸钠固体
C.硫酸钠固体 D.硝酸钾溶液
7、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合成氨(放热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D.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8、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9、常温下,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一元酸的盐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
NaA+CO2+H2O===HA+NaHCO3 ;
2NaB+CO2+H2O===2HB+Na2CO3
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HB在水中电离出H+的能力大小关系是( )
A.HA较强 B.HB较强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
10、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1)P–P:198;P–O:360;O=O:498;则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反应热△H为( )
P4 P4O6
A.+1638 kJ·mol–1 B.–1638 kJ·mol–1
C.+867 kJ·mol–1 D.–867 kJ·mol–1
11、一定温度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前4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s),则8s末NO的浓度为( )
A.1.6mol/L B.大于1.6mol/L C.小于1.6mol/L D.不能确定
1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恒容容器,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分别充有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 SO2(g) ΔH<0,并达到平衡,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 B.a=b C.a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14、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 NH3(g) ΔH= –92 kJ·mol–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73.0 kJ,则N2的转化率最接近( )
A.40% B.80% C.30% D.60%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g)+Cl2(g)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不同
B.常温下,反应CaCO3(s) == 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够自发进行
D.KNO3溶于水的过程熵值减小
1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s)+1/2O2(g)=CO (g) △H1; C(s)+O2(g)=CO2 (g) △H2;
②S(s)+O2(g)=SO2(g) △H3; S(g)+O2(g)=SO2(g) △H4;
③2H2(g)+O2(g)=2H2O(g) △H5; 2H2(g)+O2(g)=2H2O(l) △H6;
④CaCO3(s)=CaO(s)+CO2(g) △H7; CaO(s)+H2O(l)=Ca(OH)2(s) △H8;
A.全部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4(C)c2(D)/c3(A)c2(B)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8、反应①PCl5(g)PCl3(g)+Cl2(g);②2HI(g)H2(g)+I2(g);
③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A.均增大 B.①增大②不变③增大
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小 D.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大
19、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溶液的pH:c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c < a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三点溶液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00℃时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B.pH=3的盐酸和pH=5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4
C.相同温度下,pH值相同的氨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倍、Y倍、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则有X>Y=Z
D.相同温度下,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氢氧化钡、氢氧化钠、氨水三种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有V2< V1
c(NO)(mol·L—1)
c(O2)(mol·L—1)
v(mol·L—1·s—1)
0.10
0.10
0.030
0.10
0.20
0.060
0.20
0.20
0.2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 ,y=1
B.k的数值为30,反应物浓度增大时,k值增大
C.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 k·c 2(NO)·c (O2)
D.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
二、非选择题(四个大题,共58分)
22、(16分)
Ⅰ.25℃时,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6.5 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0.25mol/L的硫酸,将产生的H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 s时恰好收集到气体44.8 mL (已折算成0℃、101 kPa条件下的体积)
(1)实验前必须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
。
(2)忽略锥形瓶中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表示10 s内该反应
的平均速率 。反应到10s时溶液的pH约为
(已知lg2=0.3),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 。
Ⅱ.已知反应2SO2(g)+O2(g)2 SO3(g) ΔH<0,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正中部有一固定隔板。温度一定时进行以下实验:
①若在A充入2 molSO2和1molO2,在B充入2 mol SO3,平衡后两容器中的速率大小为vA vB。
②若在A充入4molSO2和2molO2,平衡后有a molSO3,则平衡时SO3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此时与①中A比较,SO3的体积分数
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无法确定”)。
(2)如图乙,某刚性密闭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在一定温度下向A充入4molSO2和2 mol O2,B内为真空,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
①若在A中再充入一定量Ar,则反应达新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不能确定”)。
②若往A 内迅速充入2 mol SO2和1mol 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 S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时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氧化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以黄铁矿为原料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MgO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2O3)的过程如下:
(提示:氧化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Al3+、Mg2+不形成沉淀)
①酸溶过程中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滤渣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过程中加入FeS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可用 (填名称)试剂。
③氧化过程中,O2、NaOH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4分)、滴定分析是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度很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可广泛应用于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等滴定中。某同学通过高锰酸钾滴定来测定草酸样品中草酸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与高锰酸钾反应)。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某同学称取2.000g草酸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 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①现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要配制草酸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
③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④草酸样品中草酸的质量分数为 。若滴定前未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所测结果将 ,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所测结果将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所测结果将 ,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结果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14分)、NOx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之一,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N2(g)+O2(g) 2NO(g) ΔH=+180kJ·mol-1
2CO(g)+O2(g) 2CO2(g) ΔH=-566kJ·mol-1
(1)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在汽车尾气排气管口采用催化剂将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在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用N2表示反应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消耗2molNO同时生成1molN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v正(CO)=2 v逆(N2)
③压力平衡常数是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代替平衡时各气体的浓度来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体系的总压强)。若T℃时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0,则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 ;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O2各0.3mol,平衡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④15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任写一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5 D、C、D、 C、 D 6~10 B、 B、D、A、B
11~15 C、C、B、A、B 16~21 A、D、D、C、C 、C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22(16分)
Ⅰ.(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松开后若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0.01mol/(L·s); 0.4; 2.5×10—14mol/L
Ⅱ.(1)① = (1分) ②a/(6—0.5a)或2a/(12—a);变大(1分)
(2) ①变大 ;②不变
23(14分)
(1)3Fe + 4H2O(g)==== Fe3O4 + 4H2(高温)
(2)2Fe3+ + Cu ==2Fe2+ + Cu
(3)Fe3+ + 3H2O Fe(OH)3(胶体)+3H+
(4)①Fe2O3 + 6H+ == 2Fe3+ + 3H2O; SiO2(1分)
②FeS2 + 14Fe3+ + 8H2O == 16H+ + 2SO42—+ 15Fe2+ ;硫氰化钾(1分)
③4Fe2+ + O2 + 8OH—+ 2H2O == 4Fe(OH)3↓
24(14分)
(1)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2)①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否 (1分)
③酸式(1分);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90%;偏大(1分);偏小(1分);偏大(1分);无影响(1分)
25(14分)
(1)2NO(g) + 2CO2(g) N2(g)+ 2CO2(g) ΔH=-746kJ·mol-1;
(2)①0.005mol/(L·min) ②AB
③7/4P0;不 ④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或降低温度(任答一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