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3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723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15小题每题2分,16~25小题每题3分)
1.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3(CH2)2CH3 ②CH3(CH2)3CH3 ③(CH3)3CH ④(CH3)2CHCH2CH3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②、④中碳原子都是5个,②无支链,所以沸点:②>④>③;①③中碳原子数为4,③的支链比①多,比②④中碳原子数都少,所以沸点:②>④>①>③;故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②④①③;
故选A。
【点睛】根据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来分析.
2.某甲烷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
C. 该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CH4+2O2=CO2+2H2O
D. 甲烷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答案】C
【解析】
【详解】A.a极通入甲烷,甲烷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极是负极,A正确;
B.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结合电解质溶液中的水生成氢氧根离子,B正确;
C.因为电解质为碱性,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C错误;
D.甲烷燃料电池最终的产物是碳酸根离子和水,对环境无污染,为环保电池,D正确。答案选C。
3.一氯甲烷等卤代烃跟苯的反应如图所示,(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b的二氯代物有6种结构
C. 1mol b加氢生成饱和烃需要6molH2
D. C5H11Cl的结构有8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A、一氯甲烷等卤代烃跟苯的反应生成甲苯和HCl;
B、甲苯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甲基上的氢也可以被取代;
C、1mol b加氢生成饱和烃需要3molH2;
D、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异、新三种,再分析氯的位置异构。
【详解】A、一氯甲烷等卤代烃跟苯的反应生成甲苯和HCl,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
B、甲苯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6种,甲基上的氢也可以被取代,故B错误;
C、1mol b加氢生成饱和烃需要3molH2,故C错误;
D、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异、新三种,再分析氯的位置异构分别有3种、4种、1种,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易错点B,区别“甲苯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和“甲苯的的二氯代物”是两种不同的条件,后者甲基上的氢也可以被取代。
4.萜品油烯(D)可用作香料的原料,它可由A合成得到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机物B的分子式为C11H19O3
B. 有机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 1 mol有机物A中含有1.204×1024个双键
D. 有机物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有芳香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仅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中氢原子数不可能为奇数,有机物B的分子式应为C11H18O3,故A错误;
B.有机物D分子中的环状结构并不是苯环,有机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共面,故B错误;
C.根据结构简式,A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1 mol有机物A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碳氧双键,共1.204×1024个双键,故C正确;
D.由于有机物C的不饱和度为4,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故其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
B. 石油分馏
C. 实验室制硝基苯
D. 实验室制乙炔
【答案】C
【解析】
A.常温下,虽然乙烯和空气不反应,但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于空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难溶于水,需用排水法收集, 选项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测蒸气的温度,为充分冷凝,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选项B错误;C.苯和硝酸沸点较低,易挥发,用长玻璃导管冷凝,制硝基苯的温度是50-60℃,水浴加热可以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容易控制,图示装置正确,选项C正确;D.电石成分为碳化钙,实验室利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此反应大量放热,会损坏启普发生器,生成的氢氧化钙是糊状物,会堵塞反应容器,故不可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物质的装置图分析判断、原理应用,掌握基础和注意问题是关键,注意A接近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的气体,即使和空气不反应,也不能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易错点为选项C:实验室用浓硝酸和苯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备硝基苯,,制取硝基苯的温度是50-60℃,据此分析解答。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比希法、钠熔融法可以直接确定出有机物的分子式
B. 元素分析仪可用于分析有机物中的元素组成
C. “钠融法”的变化过程中钠必定发生还原反应
D. 根据1H核磁共振谱就可以确定任何有机物分子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李比希法、钠融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但不能确定分子式,故A错误;
B.元素分析仪来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元素组成,例如,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C、H、O等元素,故B正确;
C.“钠熔法”是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氮、卤素、硫)的方法,有机化合物样品与金属钠一起加热熔融,生成氰化钠、卤化钠和硫化钠等,钠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从氢核磁共振谱图上可以定量的分析出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种类和比例,并不能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蓝是指靛蓝,它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B. 它的化学式是C14H10N2O2
C. 它可以与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D. 它不属于烃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靛蓝的苯环上有4种H原子(如图),则其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A正确;
B.根据有机物成键特点,靛蓝的分子式为C16H10N2O2,B错误;
C.靛蓝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因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正确;
D.靛蓝中除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外,还含有N和O两种元素,因此不属于烃,D正确;
答案选B。
8.下列有机物命名(括号内为名称)正确的是( )
A. (1,3,4三甲苯) B. (2,2-二甲基-3-乙基丁烷)
C. (2-甲基-3-戊醇) D. (2,3,4,4-四甲基-2-戊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确名称是1,2,4-三甲苯,故A错误;
B.正确名称是2,2,3-三甲基戊烷,故B错误;
C.正确名称是4-甲基-2-戊醇,故C错误;
D.正确名称是2,3,4,4-四甲基-2-戊烯,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醛基的电子式:
B. 丙烷的分子结构的比例模型:
C. 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CH2
D. 硝基苯结构简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醛基的电子式应为,故A错误;B.原子之间为单键,主链有3个碳原子,氢原子数为8个,是丙烷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C.是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最简式为CH2,故C正确;D.硝基苯化学式为C6H5NO2,硝基苯中苯环应与硝基上的氮原子相连,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故D错误;故选C。
10.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 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C. 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 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外光谱图中有C-H、O-H、C-O,因此至少有碳氢键,氧氢键,碳氧单键三种化学键,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有三个吸收峰,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B正确;
C.若不知A的分子式,则无法确定氢原子总数,C错误;
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其结构简式有两种:CH3CH2OH或CH3OCH3,氢原子个数比为l:2:3,只能是CH3CH2OH,D正确;
答案选C。
11.中国南海海域是全球范围内石油储量与可开采储量较丰富、开采潜力较大的地方,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 石油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D. 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故A正确;
B、因石油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故B错误;
C、因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故C正确;
D、因石油分馏的各馏分仍是混合物,故D错误。
12.烧杯A中盛放0.1mol/L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mol/L的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
B. 当A烧杯中产生0.1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mol
C. 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减小
D. 将B中右侧石墨改为铜电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烧杯中为稀硫酸,与C和Fe组成原电池,C为正极,Fe为负极,B烧杯为电解池,A正确;
B.当A烧杯产生0.1mol气体的时候,转移电子数为0.2mol,故B烧杯中转移电子数也为0.2mol,根据电解池的电极方程式2Cl--2e-=Cl2↑,可以计算出产生的气体为0.1mol,B正确;
C.经过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Cu2+得到电子质量减小,C正确;
D.将右侧C电极换成Cu电极后,电极方程式变为Cu-2e-=Cu2+,D错误;
故选D。
13.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常情况下HCl与Ag的置换反应不能发生,而通过电解可实施2HCl+2Ag=2AgCl+H2↑,电解时,银失去电子被氧化,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因此金属银作电解池的阳极,电解质溶液选盐酸,C符合;
答案选C。
14.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B. 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O42--8eS2-+4H2O
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 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极上水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2OH-+H2,故A错误;
B.SO42-与H2在厌氧细菌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离子反应式为:4H2+SO42-S2-+4H2O,故B错误;
C.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Fe2+,与正极周围的S2-和OH-分别生成FeS的Fe(OH)2,故C正确;
D.在钢管表面镀锌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成吸收投篮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以下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和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 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
C. 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 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电解池中,阳极是阴离子放电,阴极是阳离子放电,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可以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
【详解】电解氯化钠溶液时,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的过程,阴极是氢离子的电子生成氢气的过程,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所以一定要让氯气在d电极产生,所以d电极是阳极,c电极是阴极,即a为负极,b为正极,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故选B。
16.金属镍有广泛的有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Ni2++2e-=Ni
B. 电解后,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和Zn2+
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Pt
【答案】D
【解析】
【详解】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Fe、Ni、Zn失电子,A错误;
B.阳极上放电的有Fe、Ni、Zn,阴极是Ni2+得电子生成金属Ni,阴阳极上转移电子数相等,但是金属摩尔质量不等,所以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B错误;
C.电解后溶液中还有Ni2+,C错误;
D.Pt为惰性电极,所以阳极上Cu和Pt不参与反应,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Pt,D正确;
答案选D。
17.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三位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反应式为 LixC6 + Li1-xCoO2C6 + LiCoO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