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卷
展开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乙醇燃烧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氧化钙溶于水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2.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CN是弱电解质的是( )
A.HCN易溶于水
B.NaCN是强电解质
C.NaCN溶液呈碱性
D.1 mol HCN与1 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
D、氯水能导电,所以Cl2也是电解质
4.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NH3·H2O NH4++OH-
B.醋酸溶液显酸性:CH3COOH = CH3COO-+ H+
C.NaHCO3溶液显碱性:HCO3-+H2O CO32- + OH-
D.FeCl3溶液显酸性:Fe3++3H2O = Fe(OH)3↓+3H+
5.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要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升温 B. 降温
C. 加入NaOH溶液 D. 加入稀HCl
6.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D.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 mL,理论上所求中和热不相等
7.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用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时( )
A.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B.中和HCl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
C.中和CH3COOH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多
D.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无法比较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 2CO2(g)+3H2O(g) △H= -1367.0 kJ/mol(燃烧热)
B.S(s)+O2(g)= SO2(g) △H= -269.8kJ/mol(反应热)
C.NaOH(aq)+HCl(aq)= NaCl(aq)+H2O(l) △H= +57.3kJ/mol(中和热)
D.2NO2 = 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
10、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11.某溶液中在25℃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O3-、HS-、HPO42- 等离子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
B.该溶液的pH可能是2或12
C.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片后,一定能生成氢气
D.若该溶液的溶质只有一种,它一定是酸或碱
12.已知:N2(g)+3H2(g)2NH3(g) △H = -92.2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2(g)和3 mol H2(g)的能量之和高于2 mol NH3 (g)的能量
B.形成2 mol NH3(g)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N2 (g) 和3 mol H2 (g) 的化学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C.加入催化剂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D.将1 mol N2(g)和3 mol H2(g)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92.2 kJ 的热量
13.已知在室温时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 H+ +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由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
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7,所以溶液显酸性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H+)>1×10-7 mol/L
14.对于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关系如下表所示:
| 初始 | 2 min | 4 min | 6 min |
c (A)(mol/L) | 1.45 | 1.28 | 1.00 | 1.00 |
c (B)(mol/L) | 0.38 | 0.72 | 1.28 | 1.28 |
c (C)(mol/L) | 0.095 | 0.18 | 0.32 | 0.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 2B+C B.4 min末A的转化率约为31%
C.4 ~ 6min时,反应停止了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6.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c(Cl-)>c(H+)>c(OH-)>c(ClO-)
B.NaHCO3溶液中:c(OH-) - c(H+) = c(HCO3-)+ 2c(H2CO3)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C(NH4+)>C(Cl–)>C(OH–)>C(H+)
17.常温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
A. A>B B. A=10-4 B C. B=10-4 A D. A=B
18.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
1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冷却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20.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pH值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溶液的酸性比B溶液强
C. 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 若A、B都是弱酸,则酸性:A<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现有下列8种物质:①Na2CO3 ②NaHCO3 ③NH4Cl ④酒精 ⑤CO2 ⑥Al ⑦食盐水 ⑧H2C2O4(草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③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⑧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
(1)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1,H-N键键能为
391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 +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则N≡N键的键能是_________。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 = 2Fe(s)+3CO2(g) △H=﹣25 kJ·mol-1
②3Fe2O3(s)+CO(g) = 2Fe3O4(s)+CO2(g) △H=﹣47 kJ·mol-1
③Fe3O4(s)+CO(g) = 3FeO(s)+CO2(g) △H=﹢19 kJ·mol-1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 。
23.(10分)已知某NaOH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步骤实验:
① 称量1.0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
② 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④ 用0.1000 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三次,每次消耗盐酸的体积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 待测液体积(mL) |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1 | 25.00 | 0.50 | 20.60 |
2 | 25.00 | 6.00 | 26.00 |
3 | 25.00 | 1.10 | 21.00 |
请回答:
(1)用 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盛装0.1000 mol/L的盐酸标准液。
(2)判断滴定终点到达时的现象 。
(3)该滴定过程的滴定曲线是下列的 (选填“a”、“b”)。
a b
(4)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溅出
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5)通过计算可知该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
24.(10分)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 (CO2)=c (CO)
(4)830℃下,若物质的浓度关系是c (CO2)·c (H2) > c (CO)·c (H2O),则此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
a.υ正 > υ逆 b.υ正 = υ逆 c.υ正 < υ逆 d.无法判断
(5)若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0.1 mol,在83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浓度c(H2O)=_______________。
25.(14分)工业上用粗CuO制备CuCl2晶体的流程如下:
各种离子相关数据如下:
| Fe2+ | Cu2+ | Fe3+ |
开始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7.0 | 4.7 | 1.9 |
完全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9.0 | 6.7 | 3.2 |
请回答:
(1)CuO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已知NaClO为强氧化剂,能将Fe2+氧化为Fe3+。
① NaClO溶液显_______性(填“酸”或“碱”)。你认为用NaClO作氧化剂X是否妥当
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 。
②下列另有几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作氧化剂X的是__________。
a.浓H2SO4 b.C12 c.H2O2
(3)试剂Y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3.2,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后得到CuCl2溶液。下列试剂中适宜的是___________。
a.NaOH b.Na2CO3 c.CuCO3 d.CuO
(4)为了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CuCl2溶液,必须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C | A | A | B | C | C | B | A |
序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D | A | C | B | D | B | B | D | C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1.(8分)
(1)①②③;②⑥
(2)NH4++H2O NH3·H2O+ H+
(3)2MnO4-+5H2C2O4+6H+=2Mn2+ +10CO2↑+8H2O
22(8分)
(1)945.6 kJ/mol
(2)FeO(s)+CO(g)=Fe(s)+CO2(g);△H=﹣11kJ/mol
(3)+ 3 H2O Fe(OH)3 + 3 , 抑制Fe3+水解
23.(共10分)
(1)酸式 (2分) (2)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变为无色(2分)
(3)b(2分) (4)c (2分) (5)80.0%(2分)
24.(共10分)
(1)(2分) (2)吸热(2分) (3)b(1分)c(1分) (4)a(2分)
(5)0.01 mol/L (2分)
25.(14分)
(1)CuO+2H+ = Cu2++H2O
(2)① 碱 否 因NaClO溶液显碱性,会将Cu2+转化成沉淀,而且会引入杂质; ② b c
(3)c d
(4)不能高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