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 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 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 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答案】A
【解析】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故A正确;
B.光纤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合成光纤是化学变化,让通讯更快捷,能让生活更美好,故B错误;
C.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能让生活更美好,故C错误;
D.用化学方法合成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能让生活更美好,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的是( )
A. 红墨水加到蒸馏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 NaHCO3受热转化为Na2CO3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答案】C
【解析】A、红墨水加到清水中使整杯水变红,属于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冰在常温下融化成水,属于自发进行,故B错误;
C、NaHCO3分解成Na2CO3,需要加热,不是自发过程,故C正确;
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3.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a kJ·mol-1(a>0),其反应机理是
① NO(g)+Br2 (g)NOBr2 (g) 快 ② NOBr2(g)+NO(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增大Br2 (g)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 总反应中生成物的总键能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a kJ·mol-1
【答案】D
【解析】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A错误;
B.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B错误;
C.增大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
D.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l)△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
B.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19.3kJ/mol
C. 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D. 已知Ni(CO)4(s)=Ni(s)+4CO(g) △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 △H=﹣Q kJ•mol﹣1
【答案】D
【解析】A. 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已知2H2(g)+O2(g)=2H2O(l)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241.8 kJ•mol﹣1,A项错误;
B. 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由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可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大于38.6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 < −38.6 kJ /mol,B项错误;
C. 固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故△H1<△H2,C项错误;
D. 已知Ni(CO)4(s)=Ni(s)+4CO(g) △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 △H=﹣Q kJ•mol﹣1,所以二者反应热大小相同,符号相反,D项正确;
答案选D。
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 A与C的能量差为E4
D. 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答案】A
【解析】A、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所以C最稳定,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A与C的能量差为ΔH=(E1-E2)+(E3-E4)=E1+E3-E2-E4,则C错误;
D、A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选A。
6.对平衡CO2(g)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答案】D
【解析】CO2(g)CO2(aq) △H= -19.75kJ/mol的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过程,要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即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降低温度、增大压强,答案选D。
7.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 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B
【解析】A、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合成氨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不利于合成氨气,错误;
B、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加压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平衡不移动,后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c(HI)∶c(H2)∶c(I2)=2∶1∶1 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⑥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A. ②⑤⑨ B. ①②③④ C. ②⑥⑨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A
【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反应方向相反,转换为氢气时,反应量为0.5n,未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反应方向相反,转换为氢气时,生成2个H-H键,达到平衡状态,②正确;
③百分含量w(HI)=w(I2),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③错误;
④c(HI)∶c(H2)∶c(I2)=2∶1∶1,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④错误;
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
⑥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质量守恒及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改变,密度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⑥错误;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气体计量数之和可逆号的左边等于右边,则容器内压强一直不变,压强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⑦错误;
⑧条件一定,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气体计量数之和可逆号的左边等于右边,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⑧错误;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I2有颜色,c(I2)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可判断达到平衡状态,⑨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
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的值为2 B. 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
C. 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 D. 平衡时Z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平衡生成n(Z)=0.8mol,生成n(Q)=0.4×2mol=0.8mol,即a=2,故说法正确;B、达到平衡时消耗X的物质的量n(X)=0.8/2mol=0.4mol,则X的浓度是(2-0.4)/2mol·L-1=0.8mol·L-1,故说法错误;C、达到平衡消耗Y为0.4×3mol=1.2mol,则转化率为1.2、2×100%=60%,故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Z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4×2/4×100%=20%,故说法正确。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t5时增大了压强
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D. t4~t5时间内X或Y转化率一定最低
【答案】C
【解析】A. t5时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而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改变条件为降低了压强,而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t2时加入了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不移动,符合题意,C正确;
D. t6时X或Y转化率最低,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选C。
1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 (g) + y B(g)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 ﹥ 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12.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 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是 (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和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A(气)+2B(气)⇌2C(气)
开始(mol) 1 1 0
变化(mol) x 2x 2x
平衡(mol) 1-x 1-2x 2x
所以,(1-x)mol+(1-2x)mol=2xmol,解得:x=0.4,A的转化率为×100%=40%,故选A。
13.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
2H2(g)+O2(g)= 2H2O(g)ΔH =-Q2kJ/mol ;
2H2(g)+O2(g)= 2H2O(l)ΔH =-Q3kJ/mol。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112L(标况),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热量为( )
A. 4Q1+0.5Q3 B. 4Q1+0.5Q2
C. 4Q1+Q3 D. 4Q1+2Q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112L÷22.4L/mol=5mol,其中甲烷是4mol,氢气是1mol,则根据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和2H2(g)+O2(g)= 2H2O(l)ΔH =-Q3kJ/mol可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4Q1+0.5Q3,答案选A。
14.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若甲容器始终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始终保持压强不变,则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 )
A. 甲所需时间短 B. 甲、乙同时到达
C. 乙所需时间短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已知甲、乙两容器的初始体积、温度相同,充入相同的初始量,则初始浓度相同,方程为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恒容容器中各量的浓度减小程度大于恒压容器,则恒压容器的反应速率大于恒容,达到平衡用的时间短,答案为C。
15.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方程式中n>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n A.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C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B正确;
C.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n D. A为固体,浓度为定值,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B。
16.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1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 2 B. 3
C. 2或3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在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2molA和1m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说明二者为等效平衡状态,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2mol、n(B)=1mol,故0.6mol+=2mol,解得x=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若开始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相同,即物质的投料等比相同也是等效平衡状态,所以x=3也是正确的。
故合理选项是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7.已知在稀溶液里,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未画出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将0.50 mol·L-1的盐酸加入到0.55mol·L-1的NaOH溶液中,两种溶液的体积均为50 mL,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 g /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 /(g· oC),实验的起始温度为t1 oC,终止温度为t2 oC。测得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①试计算上述实验测出的中和热ΔH1=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③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 其理由是___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 56.85kJ/mol (4). 不相等 (5). 相等 (6). 偏大 (7). 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中和热为正值,释放热量,导致数值增大
【解析】
【分析】(1)为加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实验1初始温度为 =20.25℃,温度变化为23.7-20.25=3.45℃;实验2初始温度为=20.4℃,温度变化为23.8-20.4=3.4℃;实验3初始温度为=21.55℃,温度变化为24.9-21.55=3.35℃;三次试验温差不大,数据均可用,平均值为==3.4℃;
【详解】(1)为加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①Q=cm∆t=4.18 J /(g· oC)×100g×3.4℃=1.421kJ,则ΔH1==56.85kJ/mol;
②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量为0.0275mol,比原来增大,释放的热量增大;中和热为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所求的中和热相等;
③如用0.5mol/L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中和热为正值,释放热量,导致数值增大,则为偏大。
18.工业上已经实现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刻是__________min(填“3”或“10”)。
(3)在前10min内,用CO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CO2)=_________mol/(L·min)。
(4)10min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
(5)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是____________。
(6)已知:①CO(g)+2H2(g)CH3OH(g) ΔH= -90.1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41.1kJ·mol-1,则CO2与H2反应合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在10 min内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
【答案】 (1). c(CH3OH)×c(H2O)/[ c(CO2)×c3(H2)] (2). 10 (3). 0.075 (4). 16:13 (5). 0.67 (6). CO2(g)+3H2(g) CH3OH(g) +H2O(g) ΔH=-49kJ/mol (7). 73.5
【解析】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在10min时达到平衡,c(CO2)初始时为1mol/L,平衡时为0.25mol/L;c(CH3OH)平衡时为0.75mol/L;初始加入2mol CO2,则容器的体积为2L;则c(H2)初始时为3mol/L,平衡时为1.5mol/L。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1 3 0 0
反应:0.75 1.5 0.75 0.75
平衡:0.25 1.5 0.75 0.75
【详解】(1)K=
(2)反应在1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平衡;
(3)在前10min内,(CO2)=∆c/∆t==0.075mol/(L∙min);
(4)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压强之比=8:6.5=16:13;
(5)K= = =0.67;
(6)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CO2(g)+3H2(g) CH3OH(g) +H2O(g) ΔH=-49kJ/mol;10min时,CO2反应1.5mol,释放49×1.5=73.5kJ。
19.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如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 (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 K2 (填“>”、“<”或“=”)。在T1温度下,往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经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2). > (3). 12 (4). b (5). 270 (6). K1=K2< K3
【解析】
分析】(1)①根据图像信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则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量的浓度,再计算K。
③a.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2)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详解】(1)①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T2>T1,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小,则反应CO(g)+2H2(g)CH3OH(g)中,降低温度,平衡向右进行,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则化学平衡常数减小,T2>T1,则K1>K2;在T1温度下,根据图2所示,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已知CO的浓度为1mol/L,则图像为CO与CH3OH的浓度变化,平衡时,c(CO)=0.25mol/L,c(CH3OH)=0.75mol/L,
CO(g)+2H2(g)CH3OH(g)
初始:1 2 0
反应:0.75 1.5 0.75
平衡:0.25 0.5 0.75
K=0.75/(0.25×0.52)=12;
③a.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答案为b;
(2)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曲线Z为270℃;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1=K2,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曲线x为230 ℃,K1=K2< K3。
三、计算题,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20.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
【答案】(1)反应未达到平衡, 平衡正方向移动 (2分)
(2)50% (3分) (3)75% (3分)
【解析】试题分析:(1)当CO转化率为25%时,生成CO2和H2浓度均为0.5mol/L,未反应的CO和H2O浓度均为1.5mol/L,Q==1/9
(2)设平衡时CO转化率x。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 2 2
平衡(mol/L)2-2x 2-2x 2x 2x
K===1,x=0.5。
(3)设平衡时CO转化率为y。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 2 6
平衡(mol/L)2-2y 6-2y 2y 2y
温度不变,K不变。
K===1,y=0.7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
A.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 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 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 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答案】A
【解析】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与化学无关,故A正确;
B.光纤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合成光纤是化学变化,让通讯更快捷,能让生活更美好,故B错误;
C.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能让生活更美好,故C错误;
D.用化学方法合成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能让生活更美好,故D错误;
故选A。
2. 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的是( )
A. 红墨水加到蒸馏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 NaHCO3受热转化为Na2CO3 D.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答案】C
【解析】A、红墨水加到清水中使整杯水变红,属于自发进行,故A错误;
B、冰在常温下融化成水,属于自发进行,故B错误;
C、NaHCO3分解成Na2CO3,需要加热,不是自发过程,故C正确;
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3.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a kJ·mol-1(a>0),其反应机理是
① NO(g)+Br2 (g)NOBr2 (g) 快 ② NOBr2(g)+NO(g)2NOBr(g) 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增大Br2 (g)的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 总反应中生成物的总键能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a kJ·mol-1
【答案】D
【解析】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A错误;
B.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B错误;
C.增大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
D.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D正确;
答案选D。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已知2H2(g)+O2(g)=2H2O(l)△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
B.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19.3kJ/mol
C. 已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 则△H1>△H2
D. 已知Ni(CO)4(s)=Ni(s)+4CO(g) △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 △H=﹣Q kJ•mol﹣1
【答案】D
【解析】A. 燃烧热是指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已知2H2(g)+O2(g)=2H2O(l)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241.8 kJ•mol﹣1,A项错误;
B. 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由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可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大于38.6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 < −38.6 kJ /mol,B项错误;
C. 固体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热多,故△H1<△H2,C项错误;
D. 已知Ni(CO)4(s)=Ni(s)+4CO(g) △H=Q kJ•mol﹣1,则Ni(s)+4CO(g)=Ni(CO)4(s) △H=﹣Q kJ•mol﹣1,所以二者反应热大小相同,符号相反,D项正确;
答案选D。
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 A与C的能量差为E4
D. 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答案】A
【解析】A、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所以C最稳定,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A与C的能量差为ΔH=(E1-E2)+(E3-E4)=E1+E3-E2-E4,则C错误;
D、AB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选A。
6.对平衡CO2(g)CO2(aq) △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升温增压 B. 降温减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增压
【答案】D
【解析】CO2(g)CO2(aq) △H= -19.75kJ/mol的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过程,要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即使平衡正向移动,可以降低温度、增大压强,答案选D。
7.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 H2、I2、HI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B
【解析】A、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合成氨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不利于合成氨气,错误;
B、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加压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正确;
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平衡不移动,后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
答案选B
8.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c(HI)∶c(H2)∶c(I2)=2∶1∶1 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⑥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A. ②⑤⑨ B. ①②③④ C. ②⑥⑨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A
【解析】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反应方向相反,转换为氢气时,反应量为0.5n,未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
②一个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反应方向相反,转换为氢气时,生成2个H-H键,达到平衡状态,②正确;
③百分含量w(HI)=w(I2),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③错误;
④c(HI)∶c(H2)∶c(I2)=2∶1∶1,无法判断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④错误;
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
⑥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质量守恒及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改变,密度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⑥错误;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气体计量数之和可逆号的左边等于右边,则容器内压强一直不变,压强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⑦错误;
⑧条件一定,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气体计量数之和可逆号的左边等于右边,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⑧错误;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I2有颜色,c(I2)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可判断达到平衡状态,⑨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
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的值为2 B. 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
C. 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 D. 平衡时Z的体积百分含量为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平衡生成n(Z)=0.8mol,生成n(Q)=0.4×2mol=0.8mol,即a=2,故说法正确;B、达到平衡时消耗X的物质的量n(X)=0.8/2mol=0.4mol,则X的浓度是(2-0.4)/2mol·L-1=0.8mol·L-1,故说法错误;C、达到平衡消耗Y为0.4×3mol=1.2mol,则转化率为1.2、2×100%=60%,故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Z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4×2/4×100%=20%,故说法正确。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t5时增大了压强
B. t3时降低了温度
C. t2时加入了催化剂
D. t4~t5时间内X或Y转化率一定最低
【答案】C
【解析】A. t5时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而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逆向移动,改变条件为降低了压强,而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t2时加入了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不移动,符合题意,C正确;
D. t6时X或Y转化率最低,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答案选C。
1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 A (g) + y B(g)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 ﹥ 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12.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 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是 (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设A和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A(气)+2B(气)⇌2C(气)
开始(mol) 1 1 0
变化(mol) x 2x 2x
平衡(mol) 1-x 1-2x 2x
所以,(1-x)mol+(1-2x)mol=2xmol,解得:x=0.4,A的转化率为×100%=40%,故选A。
13.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
2H2(g)+O2(g)= 2H2O(g)ΔH =-Q2kJ/mol ;
2H2(g)+O2(g)= 2H2O(l)ΔH =-Q3kJ/mol。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112L(标况),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热量为( )
A. 4Q1+0.5Q3 B. 4Q1+0.5Q2
C. 4Q1+Q3 D. 4Q1+2Q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112L÷22.4L/mol=5mol,其中甲烷是4mol,氢气是1mol,则根据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和2H2(g)+O2(g)= 2H2O(l)ΔH =-Q3kJ/mol可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4Q1+0.5Q3,答案选A。
14.在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若甲容器始终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始终保持压强不变,则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 )
A. 甲所需时间短 B. 甲、乙同时到达
C. 乙所需时间短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已知甲、乙两容器的初始体积、温度相同,充入相同的初始量,则初始浓度相同,方程为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恒容容器中各量的浓度减小程度大于恒压容器,则恒压容器的反应速率大于恒容,达到平衡用的时间短,答案为C。
15.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方程式中n>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n A.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C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
B.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B正确;
C.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n D. A为固体,浓度为定值,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答案选B。
16.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1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的值为( )
A. 2 B. 3
C. 2或3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在恒温恒容下,开始充入2molA和1molB与开始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说明二者为等效平衡状态,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满足n(A)=2mol、n(B)=1mol,故0.6mol+=2mol,解得x=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相等的反应,若开始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相同,即物质的投料等比相同也是等效平衡状态,所以x=3也是正确的。
故合理选项是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7.已知在稀溶液里,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未画出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将0.50 mol·L-1的盐酸加入到0.55mol·L-1的NaOH溶液中,两种溶液的体积均为50 mL,各溶液的密度均为1 g /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 /(g· oC),实验的起始温度为t1 oC,终止温度为t2 oC。测得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①试计算上述实验测出的中和热ΔH1=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③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 其理由是___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 56.85kJ/mol (4). 不相等 (5). 相等 (6). 偏大 (7). 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中和热为正值,释放热量,导致数值增大
【解析】
【分析】(1)为加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实验1初始温度为 =20.25℃,温度变化为23.7-20.25=3.45℃;实验2初始温度为=20.4℃,温度变化为23.8-20.4=3.4℃;实验3初始温度为=21.55℃,温度变化为24.9-21.55=3.35℃;三次试验温差不大,数据均可用,平均值为==3.4℃;
【详解】(1)为加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热量损失,图中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2)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①Q=cm∆t=4.18 J /(g· oC)×100g×3.4℃=1.421kJ,则ΔH1==56.85kJ/mol;
②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水的量为0.0275mol,比原来增大,释放的热量增大;中和热为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所求的中和热相等;
③如用0.5mol/L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中和热为正值,释放热量,导致数值增大,则为偏大。
18.工业上已经实现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的时刻是__________min(填“3”或“10”)。
(3)在前10min内,用CO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CO2)=_________mol/(L·min)。
(4)10min时体系的压强与开始时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
(5)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是____________。
(6)已知:①CO(g)+2H2(g)CH3OH(g) ΔH= -90.1kJ·mol-1 ②CO(g)+H2O(g)CO2(g)+H2(g) ΔH=-41.1kJ·mol-1,则CO2与H2反应合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在10 min内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
【答案】 (1). c(CH3OH)×c(H2O)/[ c(CO2)×c3(H2)] (2). 10 (3). 0.075 (4). 16:13 (5). 0.67 (6). CO2(g)+3H2(g) CH3OH(g) +H2O(g) ΔH=-49kJ/mol (7). 73.5
【解析】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在10min时达到平衡,c(CO2)初始时为1mol/L,平衡时为0.25mol/L;c(CH3OH)平衡时为0.75mol/L;初始加入2mol CO2,则容器的体积为2L;则c(H2)初始时为3mol/L,平衡时为1.5mol/L。
CO2(g)+3H2(g)CH3OH(g)+H2O(g)
初始:1 3 0 0
反应:0.75 1.5 0.75 0.75
平衡:0.25 1.5 0.75 0.75
【详解】(1)K=
(2)反应在10min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平衡;
(3)在前10min内,(CO2)=∆c/∆t==0.075mol/(L∙min);
(4)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压强之比=8:6.5=16:13;
(5)K= = =0.67;
(6)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可得CO2(g)+3H2(g) CH3OH(g) +H2O(g) ΔH=-49kJ/mol;10min时,CO2反应1.5mol,释放49×1.5=73.5kJ。
19.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如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0 (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 K2 (填“>”、“<”或“=”)。在T1温度下,往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经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 ℃、250 ℃和270 ℃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 (2). > (3). 12 (4). b (5). 270 (6). K1=K2< K3
【解析】
分析】(1)①根据图像信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则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量的浓度,再计算K。
③a.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2)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详解】(1)①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T2>T1,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小,则反应CO(g)+2H2(g)CH3OH(g)中,降低温度,平衡向右进行,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则化学平衡常数减小,T2>T1,则K1>K2;在T1温度下,根据图2所示,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已知CO的浓度为1mol/L,则图像为CO与CH3OH的浓度变化,平衡时,c(CO)=0.25mol/L,c(CH3OH)=0.75mol/L,
CO(g)+2H2(g)CH3OH(g)
初始:1 2 0
反应:0.75 1.5 0.75
平衡:0.25 0.5 0.75
K=0.75/(0.25×0.52)=12;
③a.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c错误;
d.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答案为b;
(2)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的转化率越小,曲线Z为270℃;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1=K2,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曲线x为230 ℃,K1=K2< K3。
三、计算题,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20.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
【答案】(1)反应未达到平衡, 平衡正方向移动 (2分)
(2)50% (3分) (3)75% (3分)
【解析】试题分析:(1)当CO转化率为25%时,生成CO2和H2浓度均为0.5mol/L,未反应的CO和H2O浓度均为1.5mol/L,Q==1/9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 2 2
平衡(mol/L)2-2x 2-2x 2x 2x
K===1,x=0.5。
(3)设平衡时CO转化率为y。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 2 6
平衡(mol/L)2-2y 6-2y 2y 2y
温度不变,K不变。
K===1,y=0.7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