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一次周考-试题
展开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一次周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的平原地区多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题。
1.“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
①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②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③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 ④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面积和水深年内差异大。读图,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雨季时湄公河补给洞里萨湖 B. 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C. 旱季时洞里萨湖补给洞里萨河 D. 洞里萨湖流域通航最佳时间5-10月
3.“绿野草确茵,空山雪积银”是600多年前明代中国官员出使中亚后写下的诗句。导致中亚地区“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土壤 C. 气温 D. 纬度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读泰国东北部气候资料图,完成4-5题。
4. 该地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温带大陆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5. 该地最高气温没有出现在7月份的原因是( )
A. 阴雨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 纬度低
C. 地势低 D. 晴天多,阳光充足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6-7题。
6 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
A. 离海洋较近 B. 地处山地和高原
C. 有很多大河流经 D. 纬度较低
7. 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沙尘暴 B. 水土流失
C. 旱灾 D. 土壤盐碱化
8. 罗摩桥是由一连串礁石与沙洲组成,时隐时现。在神话史诗中,罗摩桥是印度教英雄罗摩王子修建的浮桥。2005 年 7 月,印度政府拟斥资开凿横穿罗摩桥的运河(下图),但遭到印度教教徒的强烈抗争至今。该运河的修建遭到反对主要是由于印度政府忽略了( )
文化因素 B. 气候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经济因素
我国和新加坡于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关于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读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位置图,回答9-10题。
9. 下列关于新加坡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南半球国家 B. 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
C. 位于非洲东南部 D. 属于大西洋沿岸国家
10. 发表声明当天,一艘轮船在印度洋北部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轮船顺风顺水航行 B. 轮船顺风逆水航行
C. 轮船逆风顺水航行 D. 轮船逆风逆水航行
下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完成11-12题。
11. 小岛的地势(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东南高,西北低 D. 西南高,东北低
12. 虚线部位的地形为( )
A. 陡崖 B. 鞍部
C. 山脊 D. 山谷
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13-14题。
13. 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 )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淡化海水 D. 河湖水
14. 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下题。
15.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 赤道低气压控制,多对流雨 B. 东北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C. 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D. 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
16. 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
A. 北高南低 B. 东高西低
C. 西高东低 D. 中间低四周高
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大陆气候
18. 该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 耐高温干旱 B. 喜阴喜湿
C. 耐低温干旱 D. 喜高温多雨
19.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B.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C.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D.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沿海(下图),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 2公里。沙丘中有巨大的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人们开始保护“沙丘”,每年整治除去“迷你绿洲”。据此,完成20-21题。
20. 与鸟取沙丘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流水沉积 B. 海水沉积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
21. 被整治除去的“迷你绿洲”,其再次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
A. 4月 B. 7月
C. 9月 D. 12月
22. 猴面包树是一种高大树木,树干虽然都很粗壮,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像多孔的海绵的木质最利于储水。读下图分析,它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终年少雨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
左图合掌造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右图是日本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24. 右图的传统民居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 旱灾 B. 冬季暴雪
C. 洪灾 D. 地震,火山多发
25. 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 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B. 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C. 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D. 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二、综合题(共4个大题,共50分)
26. 读某地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图中河流流向和汛期。(4分)
(2)描述图示区域气温的分布特点。(2分)
(3)简析南部地区聚落分布较北部地区密的原因。(4分)
27. 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以色列国土面积2/3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明了滴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吐鲁番盆地高温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古代人民修建特殊的灌溉工程——坎儿井,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近年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坎儿井”流量减少,甚至干涸。
(1)分别说出以色列和吐鲁番两地沙漠的形成原因。(4分)
(2)简述吐鲁番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8分)
(3)说出坎儿井的水源的主要来源。(2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产区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优势蔗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和甘蔗种植区分布图。
(1)指出图中主要地形类型。(2分)
(2)分析该地形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分析该地区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9. 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甲、乙两河,哪个不存在,请说出理由。(4分)
(3)山顶P处能否看见经过D处的火车,并说明原因。(4分)
(4)说出图中居民点的分布规律。(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C | B | C | B | A | B | D | A | B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D | A | C | B | B | B | B | A | A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B | B | D | D | C | B | B |
二、综合题(共4个大题,共50分)
26.(10分)
(1)自北往南;夏季(或6~9月)。 (4分)
(2)自南向北递减。 (2分)
(3)南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发达;交通便利。 (任2点得4分)
27.(14分)
(1)以色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2分)
吐鲁番:深居内陆,各大洋水汽难以到达。 (2分)
(2)有利因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分)
不利因素: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沙漠广布(耕地少)。 (4分)
(3)水来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 (2分)
28.(12分)
(1)地形:盆地。 (2分)
(2)盆地北部山地阻挡北方南下冷空气,冬季温暖;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气温高,积温量大;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充足。 (任3点得6分)
(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峡谷众多,利于建水库。(任2点得4分)
29.(14分)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4分)
(2)甲河。 (2分) 该地是山脊,地势高于两侧。 (2分)
(3)不能。 (2分) 两地之间视线被山脊阻挡。 (2分)
(4)沿交通线分布。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