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卓越班)试题(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阜阳市太和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学情调研(卓越班)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X地位于Q地的( )
A. 南方 B. 北方
C. 西北方 D. 东南方
2. 从X地到M地没有途经( )
A. 东西两半球 B. 北温带
C. 中纬地区 D. 太阳直射地区
【答案】1. C 2. D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包括两点间方位的判断,经纬线的特点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方位的判断。读图可知,此为北半球,根据地区自转方向可知,向东经度增加的为东经,因此X的经纬度为(80°N,25°W)。Q的经纬度为(70°N,35°E),故X地位于Q的西北方,故本题选择C。
【2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向东纬度增大的为东经,因此X点为(80°N,25°W),而M点为(60°N,35°E),两地均位于北半球,需跨过20°W东西半球分界线,A正确;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需要经过,B正确;30°-60°区域处于中纬度区域,需要经过,C正确;而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X到M不经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 甲地区与丙地区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同时处于高温期
B. 两地同时处于多雨期
C. 甲地高温期时丙地处于多雨期
D. 一年中甲地最高气温比丙地最高气温低
4. 当乙地区处于少雨期时,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江淮准静止锋活动频繁 B. 适合去南极旅行
C. 索马里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 D. 墨西哥湾地区受飓风影响较大
5. 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 B. 海拔高低
C. 山脉阻挡 D. 大气环流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成因和气候的特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分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而丙地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故7月为甲地的夏季,高温少雨,为丙地的冬季,温和多雨,故C项正确。
【4题详解】
乙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夏季(12月)为少雨期,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时间长,会出现极昼现象,适合去南极旅行,B正确;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江淮准静止锋活动频繁是在夏初,A错误;索马里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是在7月份,C错误;墨西哥湾地区受飓风影响较大是在7月,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图示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看出该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丙地区为非洲南部,在35°S以南没有陆地分布,所以丙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故答案选A。
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该山地最高处大约2800米),回答下列各题。
6. ①~⑤点夏季降水变化情况是( )
A. 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B. 减少—增加—减少—增加
C. 减少—增加 D. 减少—增加—减少
7. 此山地水汽主要来源为( )
A. 其东南方向的太平洋 B. 其西北方向的日本海
C. 其东南方向的日本海 D. 其西北方向的太平洋
【答案】6. B 7. A
【解析】本题考查等值降水量线的判读及日本气候的成因分析,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日本的区域特征。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右边降水量图可知,各地降水量约为①1600、②1300、③1500、④1300、⑤1400,故①-⑤的趋势为减少—增加—减少—增加,故本题选B。
【7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为季风气候区,日本受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6-10月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过来的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形成降雨,故本题选A。
下图中左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 左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黄麻 D. 甜菜
9.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东南信风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左图中阴影区降水较少,为小麦主产区。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西两侧及恒河三角洲地区,黄麻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甜菜为中温带作物,故选B。
【9题详解】
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中甲湖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加剧 B. 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C. 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D. 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
11. 图示地区的一些农民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①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
②这些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
③减少水分的蒸发
④避免采瓜时脚陷在淤泥地里
⑤增加气温年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A. ②③ B. ②⑤
C. ①③ D. ④⑤
12. 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
A. 地热能 B. 太阳能
C. 潮汐能 D. 石油
【答案】10. B 11. C 12. B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湖面萎缩的原因。根据经纬网和河湖形状可知,图中甲湖是咸海,且为中亚地区,气候大陆性强,年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农业灌溉需水量大,大面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是湖泊萎缩的最主要原因,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是湖泊萎缩的次要原因,A错误;湖泊是咸水胡,不会出现围湖造田现象,C错误;图示内没有调水工程,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中亚地区的一些农民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主要是由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强劲风沙频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①对。与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无关,②错。避免阳光直射照射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③对。位于干旱地区,不会陷淤泥地,④错。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而不是增加气温年较差,⑤错。C对,A、B、D错。
【12题详解】
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为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故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 B正确;地热能主要位于板块的交界处,而中亚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地热能资源缺乏,A错误;潮汐能靠近沿海地区,中亚位于内陆,C错误;石油资源不属于新能源,D错误,故选B。
读“世界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M湖是内流湖,N湖是外流湖
B. 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 两湖均位于西半球
14. 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发达,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 资源丰富,主要资源分别为铁矿和石油
C. 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环境问题分别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为主
【答案】13. B 14. D
【解析】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M为非洲的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带,故属于断层下陷而形成的构造湖;N表示北美五大湖的休伦湖,属于冰川作用而形成,B对。MN两湖都有水道与外流河相连,都为外流湖,A错。M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流上升运动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C错。根据MN的经度判断,M位于东半球,N位于西半球,D错。故选B。
【14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非洲,乙位于美国,甲地经济落后,农业地域类型为游牧业,五大湖附近属于乳畜业,A错。甲处金矿丰富,乙区域铁矿丰富,B错。甲区域人口增长率高,C错。非洲经济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美国工业发达,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D对。故选D。
如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该游牧活动( )
A. 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 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C. 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 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16. 人们到多多马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15. D 16. A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判断及成因分析。
【15题详解】
东非高原的基塔莱和多多马均为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分为明显的干季与湿季,而放牧一般在有水草的地方。放牧逐水草而居,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移动而迁移,故D项正确;东非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为热带季雨林,因此不需要穿越热带雨林,故A项错误;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形成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小,难以形成热带气旋,故B项错误;图中,向南未至南回归线,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6题详解】
图示区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野生动物逐水草迁徙,所以去天然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最好是在当地是雨季的季节。根据图中多多马的降水柱状图分析,2月份,赤道附近降水多,水草丰富,野生动物多,最适宜,A对。图中5月、8月、10月降水少,是干季,野生动物少,不是最适宜时间,B、C、D错。故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甲国发展乳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水源 B. 地形
C. 劳动力 D. 市场
18. 甲国有世界重要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亚欧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水源、地形属于社会经济条件,甲地位于西欧,乳畜业发达, 而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据此判断甲国发展乳畜业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市场,对劳动力需求较小,D正确,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图示甲国的世界性大港口指荷兰鹿特丹,处于亚欧大陆桥西端,扼北海航线要冲,且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其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不恰当,如英国和南欧地中海沿岸不属于其经济腹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项。
读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a高科技中心不同于世界其他高科技中心的条件是( )
A. 环境优美 B. 军事订货
C. 人才丰富 D. 交通便捷
20. 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19. B 20. 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及等值线图的判断。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从业人员多为工程师、研究生等高科技人员,所以其布局的原则是靠近科技发达区,如高校、科研所等,其次要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美国的硅谷除具有这些条件外,还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军事订货多,导致其所市场为广阔,发展速度更快。故本题选择B。
【20题详解】
明确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即可正确作答。根据等值线的规律依据图示,可判断出城市a、b、c、d的年降水量分别是500-1000mm、小于500mm、大于1000mm、500-1000mm,所以c城市最多,故C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
A. 喜光喜热 B. 适应性强
C. 耐贫瘠 D. 根系发达
22. 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
A. 保持水土 B. 提高土地生产力
C. 减小昼夜温差 D. 改善局部小气候
【答案】21. A 22. 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原理的应用。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鲁冰花生长在高原、山地地区,这些地区海拔高,多云雾,生长习性应是不喜光喜热。A项错误;鲁冰花生长范围大,可在高山的植物和岩石之间生长,说明其适应性强。B项正确;鲁冰花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耐贫瘠。C项正确;鲁冰花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甚至在多根的茶树间隙生长,说明其根系发达。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主要原因是鲁冰花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提高土地生产力。故选B。
23.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系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
A. 水资源短缺 B. 土地退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可知,鲁冰花又被称为路边花,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因此,鲁冰花有可能侵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鲁冰花生长在高原、山地地区,这些地区海拔高,多云雾,说明鲁冰花生长区域气候湿润,A错误;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能够增加土壤肥力,B错误;鲁冰花属于旱作植物,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D错误。故选C。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Ⅰ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5.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对调入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②减轻了土壤盐碱化
③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24. A 25.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24题详解】
根据图例信息判断,Ⅰ为半干旱的粗放畜牧业地带,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水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且该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形较平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故以草原、荒漠为主;该地区沿海为寒流流经,③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调配对区域地理的影响。可借鉴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使调入地区水资源增加,缓解了用水紧张状况,利于缓解因干旱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故提高土地生产力,利于农业生产,但若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据此判断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50分)
26.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
(1)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
【答案】(1)特征差异: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2)有利: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
不利:夏季降水少。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马德里与里斯本的气候特点及原因,种植油橄榄的自然区位条件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信息,需要具备较强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1)根据材料二表格分析,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位于内陆,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气候大陆性强。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所以年降水量较少。
(2)根据材料二,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读图,安达卢西亚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充足,是作物的生长期。位于亚热带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适宜油橄榄生长。但是夏季降水少,不利于生长。
27.读新西兰区域略图,完成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农村民居多采用木质结构,木结构房屋自身轻、韧性大。下左图为新西兰区域略图,右图为新西兰木屋景观图。
材料二19 世纪末,新西兰天然林破坏严重,为发展人工速生林,属针叶林树种的辐射松从美国引入新西兰。随后执行严格的检疫,同时通过现代遗传育种等现代技术, 形成了林地准备、育苗、打枝、间伐等科学种植管理体系,辐射松在新西兰得到 广泛种植。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玉米与小麦主产区分布的异同点。
(2)分析辐射松在新西兰能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3)简述新西兰农村民居多采用木质结构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种植区都分布在岛屿东部沿海。原因:岛屿东部为背风坡,阴雨天气少,光照充足。不同点:玉米种植区位于北岛,小麦种植区位于南岛(或玉米种植区纬度低于小麦种植区)。原因:北岛纬度低,热量更充足,利于玉米生长。
(2)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辐射松生长;宜林山地广,适宜大面积种植;科技投入多和政策支持,广泛种植辐射松得以保障。
(3)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木质结构房屋抗地震效果好;新西兰林业发达,木材丰富。
【解析】本题以新西兰区域图、木屋景观图及奥克兰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考查农业分布、地理环境特征等,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读做图,玉米主产区分布在北岛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山脉东侧;小麦主产区分布在南岛东部沿海地区,在山脉东侧。从气候角度分析农业分布的不同,应主要从热量、降水、光照等角度来综合分析。结合新西兰区域简图可知,东侧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较多,光照较强,有利于玉米和小麦的生长;而南岛和北岛相比,南岛纬度低,热量更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而北岛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适宜于热量需求较差的玉米种植。
(2)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和社会经济条件(政策、技术)方面综合分析。新西兰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和湿润有利于辐射松的生长,新西兰山地多、平地少,有利于辐射松的大面积种植;同时通过现代遗传育种等现代技术,使得辐射松得到广泛种植,说明有政策支持。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房屋建筑之间的关系,应主要从原料、板块构造、木结构房屋的优点等方面综合分析。一是木结构房屋自身轻、韧性大,防震效果好;二是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三是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为木质建筑提供充足的原料。
28.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示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3)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3)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和全球气候变化。
(1)山脉的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某一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和整体的影响。对里海的影响就要从山脉隆起后对地貌、水文和气候产生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因此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本题要从里海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里海为咸水湖期间,其主要补给水源为河流水与大气降水。里海为内陆湖,入湖河流携带矿物质较多,导致湖水盐度升高;该湖成为内陆湖,难以与外界进行水体交换,盐度较高;且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强烈,导致盐度不断升高。所以,补给类型发生变化是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3)要使黑海、地中海演变为湖泊,需要隔绝其与海洋的联系。因此参考里海的形成的过程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