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尚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划分A、B、C、D四个一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日照 D. 风
2. 建筑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的地区是( )
A. B区 B. C区
C. D区 D. E区
3. 该图显示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 区域具有一定界线
C. 不同地区区域特征不会相似 D. 同一区域内差异明显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A、B、C、D依次从严寒、寒冷到温暖区域,温度差别较大,故划分A、B、C、D四个一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气温。
【2题详解】
B、C、两地冬季气温较低,需要考虑防寒、保暖问题;E地由于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夏季没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无需防热;D地纬度低,处于南部沿海地区,夏季温度高,且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冬季气温相对于其他地区较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题详解】
虽然区域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图中看不出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故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具有一定界线,B正确;不同地区区域特征有些是相似的,故C错;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故D错。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下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4. 据上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 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 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 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 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5.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交通运输 B. 劳动力成本
C. 技术水平 D. 距市场远近
【答案】4. A 5. B
【解析】该题考查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变化,产业转移的原因。
【4题详解】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读图分析可知,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但年平均工资却较高,说明应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A正确;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福建原有的工业基础并不雄厚,B错误;苏浙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因为这里原有工业基础雄厚,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C错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河南、江西等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因此,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故选B。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 东部季风区 |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 青藏高寒区 |
地形和地势 |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 高原、山地 | 高原 |
气候 | 季风气候 | 大陆性气候 | 高寒气候 |
水文特征 | 外流河 | 内流河 | 多冰川 |
植被和土壤 |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 冻土 |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 ① | ② | 海拔高度 |
6.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 地形、热量 B. 热量、水分
C. 水分、热量 D.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7.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③④
【答案】6. B 7.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差异及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6题详解】
东部季风区南北跨度大,形成了从北向南由温带季风气候一亚热带季风气候一热带季风气候变化,主要是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了从东向西由森林一草原一荒漠的变化特征,是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①、②分别对应的是热量、水分。故选B。
【7题详解】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故选D。
8. 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
B. 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
C. 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
D.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
【答案】D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所以降水稀少,主要是海陆位置的原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 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B. 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C. 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D. 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
10. 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大气环流 B. 地形地势
C. 经度差异 D. 海陆位置
11. 图中C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口湖 B. 冰川侵蚀
C. 断裂塌陷 D. 河道淤塞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景观,B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景观,A处自然带谱比较简单,B处海拔高,自然带谱比较复杂;故C正确。
【10题详解】
B处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对流弱,降水稀少,而A处为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所以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地势,故B正确。
【11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C为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地带,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湖泊。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位置 D. 纬度
13. 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
A. 13 B. 16
C. 20 D. 23
14.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2. D 13. B 14. B
【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判读、降水量分析。等温线判读规律和影响降水量变化因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12题详解】
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基本与纬线平行,且逐渐递减,这是受纬度差异影响造成的,D正确。
【13题详解】
图中R地位于山地,气温较周围地区低,结合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R地气温数值在15——20之间,B正确。
【14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冬季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而且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最长,降水量最大,B正确。甲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丙位于内陆地区,且是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丁是地中海气候,但相对于乙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且没有地形雨。ACD错误。
埃及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国。读“埃及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 埃及棉花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其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 B. 科技
C. 地形 D. 水源
16. 尼罗河上游修建水库后,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
A. 洪涝灾害减少 B. 气候更加干燥
C. 沙土流失加剧 D. 地质灾害减少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尼罗河水源充足,为发展农业提供水源,故D选项正确。
【16题详解】
阿斯旺大坝修建后,拦截河水,减少下游洪涝灾害的发生;泥沙在水库上游的水流缓慢处迅速淤积,从而使下游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库的修建不会影响下游的地质构造,故A选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是( )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18. 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19. 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答案】17. A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此图为英国南部,故MN都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但M地比N地海拔高,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故M地降水量较N地多。P、Q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18题详解】
结合图a的地形分布图,L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人口较为稀少,故选项A正确。
【19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温冷湿,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但适宜牧草生长,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适宜发展乳畜业。故选B.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图中众多较大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 由东向西 B. 由东南向西北
C. 由西向东 D. 由西北向东南
21. 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 波浪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
C. 流水侵蚀作用 D. 断裂下陷作用
【答案】20. D 21. B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经纬网,考查区域定位、河流流向的判断、北欧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世界地理的掌握状况。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和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区域为北欧。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形态和水系形状判断,河流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 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1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图示西部海湾是挪威西海岸,其峡湾是第四纪冰川侵蚀的产物。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A. 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 乙地狂风暴雪
C. 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 丁地雨过天晴
23. 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
A. 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 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分布和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风向应为西南风;乙地在高压中心处,气流以下沉为主,晴朗无风;丙地在暖锋前,为连续性降水;丁地在高压脊线旁不易形成降水。选项C正确。
【23题详解】
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位置偏西,日出时刻较晚;但昼夜长短相同,A错;该地深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比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该日气温较高(冬季),B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稳定,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选项D正确。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5.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黄土高原上没有大量石灰岩,①错误;云贵高原上是酸性土壤,较粘,不会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一样土质疏松,③错;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均有植被破坏、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②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不合理造成的,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北方地区春旱严重,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再加上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使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滞留于地表出现盐渍化现象。B正确;平原面积、水田旱地、开垦湿地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异性不大,AC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26.读我国南水北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输水的目的地可知,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是 、 。造成上述地区用水紧张的自然原主要 ;人为原因是 。
(2)水利专家们论证后提出了让东线工程的北上江水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通过的设想。从地理角度看,政府最终采纳这项建议而否定了从河面跨越方案的主要由是什么?
【答案】(1)华北 西北 华北地处半湿润区域,降水少,河流少,水量不足;北方工农业生产较发达,人口稠密,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
(2)黄河在郑州以下为“地上河”,如果从河床上跨越,需要将水提的更高,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和不稳定性。
【解析】
(1)结合图示三条调水线路,不难看出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水资源紧张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西北与华北地区地处中国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加之本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需水量大,从而导致了两地区水资源的紧张。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越黄河下游,而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河床相对于两侧,地势较高,输水线路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通过可以降低输水线路铺设的难度,提高工程的稳定性。
27. 下图为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 经济区转向 经济区。
(2)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3)分析川气东输的原因。
(4)简述川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答案】(1)乙 甲
(2)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3)原因:乙经济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答出3点即可)
(4)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解析】
(1)产业转移一般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图中乙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达,将部分传统产业转移到较落后的甲地,即川渝地区,可以集中资金、技术等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川渝地区接受外来产业转移也可以使产业结构实现升级。
(2)注意图中图例,特别是城市符号、川气东输的线路,由图可知川气东输线路穿过众多城市,城市地区人口密度大、数量多、收入高,第二、三产业发达,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所以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或者消费市场。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般从资源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经济效益等方面描述。乙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相对贫乏,但该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是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相对落后,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4)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般从能源的供给、能源消费结构及对于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简述。结合甲乙两经济区的状况可知:川气东输线路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2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洋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为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简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2)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对土地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并说明原因。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
(2)①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湿地面积缩小等。
(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③调整产业结构;④科学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牧;⑤防止过度垦殖、过度放牧;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等。
【解析】
(1)石羊河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等方面回答。
(2)民勤地区在农业土地开发利用中垦荒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湿地面积缩小等。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需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29.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热量条件较好:欧洲大陆西南部,西临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东部南鄯濒临地中海,东接西班牙。
(2)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3)有利: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
【解析】
(1)地理位置可以从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判断,西班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北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西接葡萄牙。
(2)气候特点从气温最高值、最低值、年较差,降水总量、季节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二表格可得,马德里气温最高值为24.3℃、最低值为5.5摄氏度;巴塞罗那最高值为22.9℃,最低值为8. 8摄氏度;所以,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马德里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巴塞罗那位于沿海,马德里位于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所以年降水量较少。
(3)读图可以判断,安达卢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根据等高线图判断,该地属于坡地,利于排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