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与南水北调中线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江汉油田地处江汉平原,本部设在湖北省潜江市广华镇。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引江济汉”水利工程有利于
①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②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③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
④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确保中线供水稳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
A. 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B. 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C. 无须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 D. 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
【答案】1. B 2. D
【解析】根据图示线路分布位置和材料信息,了解“引江济汉”工程的目的,判断对汉江的影响。该工程不属于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设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尽可能节约能源。
【1题详解】
“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利于缓解因调水后汉江流量减小而导致的饮用水安全问题,①对。不能缩短天门至武汉段的水运里程,②错。利于增大汉江下游流量,减少汉江下游“水华”现象的发生,③对。不能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④错。B对,A、C、D错。
【2题详解】
对“引江济汉”工程选线影响不大的是利用原有湖泊,减少土方开采量,D对。工程选线主要考虑取水是否对生态造成不利影响,A影响大。要绕开江汉油田,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B影响大。要考虑地势,顺地势引水,无需依靠泵站提水,节省能源消耗,C影响大。
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A. 减轻交通压力 B. 减少环境污染
C. 提高能源利用率 D. 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4. 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 延长产业链 B. 提高附加值
C. 增加就业率 D. 降低碳排放
5.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A. 发热量低 B. 应用广泛
C. 有害成分少 D. 分布不平衡
【答案】3. A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可以减轻交通压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大气污染,A正确,B错;建设坑口电站并没有明显提高其能源利用率,C错;促进煤炭资源开发不是建设坑口电站的主要积极意义,D错。故选A。
【4题详解】
利用煤炭作为动力,发展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了附加产值,增加了就业。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延长了产业链,故A不符合题意;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故B不符合题意;发展工业提供了就业机会,故C不符合题意;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消耗能源,增加碳排放,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题详解】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发热量低,运输量大,生产需求量大,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A对。应用广泛、分布不平衡是运输压力大原因,不是生态压力大的原因,B、D错。有害成分多,C错。故选A。
下图为“局部日照图”,MN为晨线的一部分,MN与20°N、20°S分别相交于A、B两点。20°N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为13小时13分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大值约为
A. 18° B. 40°
C. 90° D. 180°
7. 图示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小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江淮地区易受伏旱影响 B. 我国南极罗斯海新站出现极昼现象
C. 长沙昼夜平分 D. 华北平原的小麦已收获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大时应为北半球夏至日时,据材料可知,20°N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为13小时13分钟,即夏至日时昼长为13小时13分钟,AB比赤道昼长(夜长)长1小时13分,经度差为18°,此图为部分侧视图,图中A点与AB和赤道交点的段经度差为9°,因此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大值约为18°。故选A。
【7题详解】
图示A、B两地之间的经度差最小时应为春分或秋分,;长沙昼夜平分,C正确;7、8月份江淮地区易受伏旱影响,A错误;此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夏天华北平原的小麦已收获,D错误。故选C。
下图为2019年7月10日凌晨2:00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此时渤海海域可能
A. 晴空万里 B. 大雪纷飞
C. 乌云密布 D. 海鸟高飞
9. 此时,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渤海海域正值深夜,海鸟休憩,不会出现晴空万里、海鸟高飞的景象;渤海地区7月份不会出现降雪;渤海海域此时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乌云密布。故选C。
【9题详解】
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读图可知,此时丁城市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故选D。
读下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0.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 光照太强 B. 热量不足
C. 日温差较小 D. 年温差较小
11. 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 增强地面辐射 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 增强地面保温
【答案】10. C 11. C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10题详解】
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所以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日温差小,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1题详解】
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简图(图中箭头表示7月份表层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影响7月份甲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大气环流 B. 地形、地转偏向力
C. 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 D. 海陆分布、大气环流
13. 1月初
A. 斯里兰卡岛各处降水稀少 B. 乙处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 乙处洋流使得马累降温减湿 D. 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
【答案】12. D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区,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为东逆向顺的季风洋流,7月份,甲处的洋流流向为是北向南顺时针方向流动,与季风有关,季风属于大气环流排除BC。洋流是海水的定向流动,与陆地地表形态的关系没有影响,A错,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形成中低纬及中高纬海洋环流,D对。故选D。
【13题详解】
1月初斯里兰卡倒受东北季风的影响,岛屿东北部降水较多,A错。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不会形成渔场,B错。乙处洋流属于暖流,使得马累增温增湿。C错。1月初该处为自东向西流动的洋流,科伦坡乘船至马累,顺风顺水,D对,故选D。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A. 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 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C. 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 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B. 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C. 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
D. 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沉积岩埋藏越深年龄越老,页岩、砂岩和石灰岩都是沉积岩;剖面图最下层是沉积的页岩形成最早,其上是砂岩,晚于页岩;砂岩之上是石灰岩晚于砂岩;图中花岗岩是侵入岩,侵入于三个沉积岩层中,应形成于页岩和砂岩、石灰岩之后;即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选B正确。
【15题详解】
①处所示地貌是石灰岩峰林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A错;①是峰林地貌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②是地下溶洞内的石钟乳,是流水堆积形成的,B错;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C正确;⑤处是背斜构造,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作用形成的,D错。选C正确。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7. 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18. 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答案】16. A 17. B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北极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该地为典型的苔原气候,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17题详解】
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其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18题详解】
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跟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对。
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A. 1963年 B. 1984年
C. 2017年 D. 2020年
20.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线可知2017年后其进入负增长,可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7年达到最大,可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的人口群体,题目中设问的是我国近年来该人口群体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前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很快,导致我国人口总数量增长缓慢,C正确;劳动力人口省际迁移依然发生在我国,可将B排除;人口老龄化只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变动中的一个变量,还有少儿人口数量;我国的工资增长与货币贬值,国家政策,物价上涨等关系很大,它与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长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可知ABD错误,因此,C正确。故选C。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如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21. 开普敦早期城市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公路发达 B.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
C. 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 D. 优良的港湾,海运交通便利
22. 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港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 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 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 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答案】21. D 22. C
【解析】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1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可知,开普敦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因此,优良的港湾,海运交通便利是开普敦早期城市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故选D。
【22题详解】
开普敦是南非西南海岸重要的港口和城市,从开普敦辐射出的多条铁路线、公路线对开普敦港口和城市、沿线城市、沿线经济、内陆地区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开普敦港口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线通往内陆地区不仅扩大了开普敦港口的服务范围,也大大改善了开普敦城市对外交通的通达度。故选C。
下图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某种役用农畜的饲养地区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种农畜是
A 牦牛 B. 水牛
C. 马 D. 骆驼
24. 该种农畜与该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活动关系密切,其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游牧业 D. 水稻种植业
【答案】23. B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范围与水稻种植业的分布范围一致,所以这种役用农畜是水牛。牦牛主要出现在高原地区,马主要出现在北方平原地区,骆驼主要出现在沙漠地区。故选B。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虚线圈出的部分表示的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故选D。
白俄罗斯(图)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和拖车为主,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7年,由中国浙江J公司和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的B民用轿车组装厂建成。B厂生产依托J公司的核心技术,所用的零部件大多来自本土。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B厂对J公司原有车型进行改造。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5. 中国浙江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产业基础 B. 零部件成本
C. 市场前景 D. 优惠政策
26. 与中国浙江相比,B厂改造车型新增加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A. 电气设备防潮功能 B. 高温天气防爆胎功能
C. 轮胎防滑功能 D. 座椅、挡风玻璃加热功能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知,白俄罗斯轿车生产落后,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中国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主要考虑的市场前景,而不是零部件成本,C正确;当地民用轿车几乎全靠进口,说明当地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且汽车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中国,故A错误;优惠政策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中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白俄罗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浙江比白俄罗更潮湿,夏季更炎热,冬季更寒冷,故D正确,A、B错误。白俄罗斯冬季降水较少,因此防滑不是最可能增加的功能,故C错误。故选D。
呼伦湖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其范围曾不止一次地扩大与缩小,其南部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下图为呼伦贝尔土地沙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造成呼伦贝尔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和采矿 B. 过度放牧、樵采和不合理灌溉
C. 过度采矿、开垦和抽取地下水 D. 过度开垦、放牧和抽取地下水
28. 针对呼伦贝尔土地沙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②严格实施禁牧或轮牧,保护草场植被
③控制人口增长,落实移民沿海地带方案 ④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生态环境
⑤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27. A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土地沙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图中煤矿开采会造成植被破坏,A正确。不合理灌溉往往导致土壤盐碱化,B错误。抽取地下水往往导致地面沉降,CD错误。选A。
【28题详解】
针对呼伦贝尔土地沙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针对水资源缺、过度开垦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①正确。针对过度放牧可以严格实施禁牧或轮牧,保护草场植被,②正确。可以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措施,但落实移民沿海地带方案可能性不大,③错误。
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植被,④正确。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减少过度樵采现象,⑤正确。①②④⑤正确。选D。
高原湖泊色林错目前水域面积达2391平方千米,已经超过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泊。下图是色林错流域图和2000年-2010年色林错湖面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监测色林错面积变化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GPS
C. RS D. GPRS
30. 运用整体性原理判断,下列有关色林错面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流域面积变大,汇水量大,湖面变大 B. 气候变暖,冰川补给增多,湖面变大
C. 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湖面缩小 D. 冻土融化,湖水下渗,湖面缩小
【答案】29. C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GIS是用来管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因此不能用来监测,A不对;GPS是用来定位和导航的,因此不能用来监测湖泊面积,B不对;RS利用地物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的不同,识别监测地物,C对;GPRS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D不对。
故答案为C。
【30题详解】
流域面积受地形影响,是河流的集水区域,A不对;色林错的湖水主要来自于高山的冰川融水,因此推测是气候变暖,冰川补给增多,湖面变大,B对。从图中看,湖泊面积是增大的,CD不对。故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图中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试分析吐鲁番盆地内部夏季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
(2)E地的地貌类型是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
(3)乙图中云杉林带在N坡缺失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夏季光照时间长;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且植被稀少,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任答3点)
(2)冲积扇流水沉积
(3)N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冲积扇、非地带性现象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多,但基本属于常规知识,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吐鲁番盆地高温原因从海拔、地形、气候、光照、白昼时间等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吐鲁番盆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是天山中的一断裂下陷盆地;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深居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云雨量少,太阳辐射强;盆地地形闭塞,空气流动性差,热量不易散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地面热容量小,升温快。
(2)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E地位于出山口,为冲积扇,山区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开阔,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流水侵蚀、流水搬运和流水沉积作用。
(3)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山脉为天山,M坡为阴坡,N坡为阳坡,阳坡热量条件较好,阳坡水分蒸发大,且处于西风的背风坡,故N坡缺少云杉林带;北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因此M坡(北坡、阴坡)有云杉林的分布。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莆田市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常太镇地处山间盆地,低山丘陵上遍种枇杷,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枇杷树根系浅,枝叶繁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铺设反光膜、放养土鸡的做法在枇杷果园得到了广泛推广。下图为莆田市位置及枇杷园铺设反光膜示意图。
(1)分析常太镇枇杷越冬条件好的自然原因。
(2)简述果农在枇杷园铺设反光膜对实现枇杷高产增收的作用。
(3)说明“枇杷树下养土鸡”对当地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临近水库,冬季受水库调节,气温较高;地处山间盆地,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小,冻害少。(任答2点)
(2)增强(太阳辐射)反射作用,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提高冬季土壤温度;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生长。(任答3点)
(3)减少枇杷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鸡的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枇杷和土鸡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种养有机结合,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任答2点)
【解析】本题通过枇杷的种植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1)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根据设问枇杷越冬条件好的自然原因,即从自然角度分析该镇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读图该地纬度较低,接受太阳辐射多,冬季气温较高;从地形角度,该地为盆地地形,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附近有水库,水的比热容较大,附近气温较高。
(2)根据设问反光膜能使枇杷高产增收,主要作用原理为:反光膜不透水,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利于保持土壤墒情;冬季能起到保温作用,提高冬季土壤温度;反光膜能够反射阳光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利于光合作用,提高品质;同时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杂草生长。
(3)土鸡能够食枇杷树下害虫,鸡的粪便能够作为肥料增强枇杷的肥力,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土鸡的饲料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种养结合,发展了多种经营,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业链也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条件。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之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木工机械、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到家具会展等,一应俱全,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而最近几年顺德家具生产遇到了困境,出现了出口变缓、一些企业倒闭等消息。
(1)简述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2)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根据所学知识推测顺德家具目前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临近广州、港澳,接近消费市场;多条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的支持。(任答2点)
(2)利于企业间人员信息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成本。(任答3点)
(3)劳动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升高;市场需求多样化;环境污染严重;土地租金高。(任答2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产业集聚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读图可知,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临近广州、港澳,所处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市场广阔;有多条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聚集,劳动力充足;该地区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2)家具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企业间人员信息交流,可以及时获得最新信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有生产联系的企业,产业集聚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可以共用利用政府已经建成的交通、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从而各个企业可以节约生产建设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原材料价格不断升高;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分化,呈现多样化特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成本不断提高;面积不断扩大,可用土地越来越少,土地租金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