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第1页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第2页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展开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本试卷共有44个试题,分为第卷、第卷。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共40个,60分,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C.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D.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2.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如果让组合的黑色雌羊亲本与组合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是(    )A.所有后代都是黑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C.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3.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a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过程   B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A.    B.    C.    D. 5.下列杂交的组合中(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6.用两个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 F1F1自交得 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3:3:1。与 F2的比例无关的是(   )A.F116 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B.F1自交时 4 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D.杂交后代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比例为 1:1:1:17.荠菜果实有两种性状:三角形和卵圆形,分别由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Aa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5   B.7/15   C.3/16   D.7/168.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13的基因型和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AAAAa1/16   BAaAa1/9  CAaAA1/4   DAaAa1/649.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5-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10.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39D.白:粉:红,69111.某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28%72%    B36%64%    C57%43%    D60%40%1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13.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是自然选择
    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1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和驴杂交能产生骡子,从而丰富了两个物种的种群基因库B.滥用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C.环境直接选择了生物体的表现型,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杂交产生了三倍体物种无子西瓜15.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所在生态系统的总称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昆虫多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只能是一种威胁D.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17.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18.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19.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    A1 B2 C3        D420.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21.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馈调节在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B.人体内组织液是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不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D.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3.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人体血浆中除了含有血浆蛋白外,还含有多种激素C.人体内约占2/3的体液属于细胞外液D.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2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对花粉等产生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组织液增多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2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中可发生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CO2[H]C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盐含量不同D.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26.如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则除b点以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据此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受突触限制D.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传导媒介27.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是(   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28.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由Na+K+维持的,受到刺激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主要是A.膜外Ca+流入细胞 B.膜外Na+流入细胞C.膜内K+流出细胞 D.膜外K+流入细胞29.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肌肉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30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只由神经元构成且最简单的反射弧有2个神经元B.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C.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肌肉收缩D.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合成受阻31.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32.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素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Bc﹣d过程为翻译,多肽合成的方向为B→AC.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D.激素Xa的结合物可调节翻译过程3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胰岛素B.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C.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能分解以补充血糖,而肌糖原不能D.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34.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B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C.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D.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3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C.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36.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37.如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慢BB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C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低于1.2gLD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3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39.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40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  )A.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B. 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C. 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D.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II卷(非选择题)41.(12分)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受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乙病受Bb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不考虑XY同源区段)。1)甲病属于_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7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3—8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4—8—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 ,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42.(8分)达尔文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发现分别生活着15种陆龟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都保留着南美洲西海岸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______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众多新物种的形成。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若该种群中aa个体不适应新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其后代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群是否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43.12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代表感受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刺激结构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________(用文字回答),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2)图乙中的1表示________1中物质是________(3)假如图丙中的Y来自图甲中的A,图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使突触后膜具有产生________的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作用。(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44.(8分)图1为甲状腺激素的结构简式,图2为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经研究发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三肽化合物,促甲状腺激素为糖蛋白。向用abc三种激素分别配制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不会变紫色的是________。三种激素中不能口服的是激素________,在人体内分布最广的是激素________的靶细胞(用字母表示)(2)若已知大白鼠体内激素c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判定导致这种状况的病变器官是甲还是乙,技术人员采取了两种检测方案:抽取大白鼠的血液,检测其中激素________的含量,若该激素含量正常,说明病变的是器官乙。注射激素________,然后检测血液中激素________的含量是否正常。请预测该检测方案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ADBBCBBBCDDCCACBBC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DCBDAABDCCAADBCDBBA二 非选择题41 (12分,除标注外,每空2)1B  1  D  1分 (2AAXBYAaXBY  AAXbYAaXbY31/2  5/12  1/24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种群  原始材料  2)地理  3)生殖隔离   481  2  4/9  发生进化43 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   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3)兴奋 抑制 (4)非条件 高级神经中枢(或大脑皮层)244 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c   ab  c(2)   a   a   c  如果激素c的含量正常,说明病变器官为甲;如果激素c的含量仍然很低(或基本无变化),说明病变器官是乙 2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