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1页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2页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Al 27 Mn55 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2分)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丰行示德逢》里“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N2+O22NO
    B.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推知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
    C.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 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都会“断路”
    【答案】D
    【详解】A.此诗含义:电闪雷鸣,翻滚的乌云如大海的怒涛。大雨倾盆,打破了深夜的寂静,千里沃野解除了旱情。诗中主要涉及“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硝酸又和别的不溶盐类反应生成可溶的硝酸盐,故A正确;
    B.氢氧化铬属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铝类似,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故B正确;
    C.利用纳米铁粉的还原性去除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遇强碱会“断路”,但是二氧化硅不与除氢氟酸以外的酸起反应,故遇强酸不会“断路”,故D错误。
    答案: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1NA
    B. 常温常压下,13.8g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A
    C. 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
    D. 含NA个CO32-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为2NA
    【答案】C
    【详解】A. 丙烯酸(CH2=CHCOOH)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氧双键,所以0.1mol丙烯酸(CH2=CHCOOH)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2NA,A错误;
    B.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HNO3+N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3molNO2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mol,13.8gNO2的物质的量是n(NO2)=13.8g÷46g/mol=0.3mol,所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B错误;
    C.Na2O2和Na2S的式量都是78,所以7.8gNa2O2和Na2S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两种离子化合物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都是2:1,所以0.1mol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C正确;
    D. Na2CO3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O32-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在溶液中n(Na+):n(CO32-)>2:1,若溶液中含有NA个CO32-,则Na+数目大于2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CH3COO)2溶液与硫酸反应:Ca2++SO42-═CaSO4↓
    B. Fe(OH)3溶于HI溶液:Fe(OH)3+3H+═Fe3++3H2O
    C. (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NH4++SO42-+Ba2++OH-═BaSO4↓+NH3•H2O
    D. 向NaAlO2溶液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HCO3-+H2O═Al(OH)3↓+CO32-
    【答案】D
    【详解】A.Ca(CH3COO)2Ca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CH3COO-+2H++Ca2++SO42-=CaSO4↓+2CH3COOH,故A错误; 
    B.Fe(OH)3溶于HI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I2+2Fe2++6H2O,故B错误; 
    C.(NH4)2SO4溶液中加入Ba(OH)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一水合氨,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SO42-+Ba2++2OH-=BaSO4↓+2NH3•H2O,故C错误; 
    D.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CO3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4.下列物质能实现“”转化关系的是( )
    A. Al B. FeO C. NaHCO3 D. NH3
    【答案】D
    【详解】A.Al和盐酸反应生成AlCl3,AlCl3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AlO2加热后不发生变化,故不选A;
    B.FeO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Fe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2,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2O3,故不选B;
    C.NaHCO3和盐酸反应生成NaCl水和二氧化碳,NaCl和NaOH不反应,而CO2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受热不分解,故不选C;
    D.NH3和盐酸反应生成NH4Cl,NH4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受热分解生成NH3,故选D;
    本题答案为D。
    5.常温下,将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容器中(固体体积忽略不计)发生反应:H2NCOONH4(s)2NH3(g)+CO2(g)△H,达到平衡时测得c(CO2)=amol·L-1。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测得c(NH3)=x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表明达到平衡状态
    B. 达到新平衡时,△H为原来的2倍
    C. 上述反应达到新平衡状态时x=2a
    D. 上述反应体系中,压缩容器体积过程中n(H2NCOONH4)不变
    【答案】C
    【解析】A. 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不能由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B.△H与反应的限度没有关系,B不正确; C.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定值,由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2(NH3)• c(CO2)可知,在新的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肯定与原平衡相同,所以上述反应达到新平衡状态时x=2a,C正确;D. 上述反应体系中,压缩容器体积过程中n(H2NCOONH4)增大,D不正确。本题选C。
    6.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装置甲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装置乙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 - 2e -- = Fe2+
    C. 装置丙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B电极发生的反应:2Cl- -2e-- = Cl2↑
    D. 向装置丁烧杯a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A、电解装置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说法正确;B、装置乙研究的是吸氧腐蚀,小试管中的导管会有一段水柱,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B说法正确;C、B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因此B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说法错误;D、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铁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没有Fe2+,因此滴加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故D说法正确。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
    B. 2,2-二甲基丙烷可以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制得
    C. 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结构有8种
    D. 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答案】C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故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式不同,故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2,2-二甲基丙烷的2号碳上无H原子,故不能由烯烃加成,故B错误; 
    C.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该物质为戊醇,可以看作羟基取代戊烷形成的醇,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H3CH2CH2CH2CH3分子中有3种H原子,被-OH取代得到3种醇; CH3CH2CH(CH3)2分子中有4种H原子,被-OH取代得到4种醇; C(CH3)4分子中有1种H原子,被-OH取代得到1种醇,所以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8种,故C正确; 
    D.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不是碳氢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A. ①③④⑤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②③⑥ D. 只有③④⑤
    【答案】D
    【详解】①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 ↑,3NaOH+FeCl3=Fe(OH)3 ↓+2NaCl,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氢氧化铁,①不正确;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是:3OH+Al3+=Al(OH)3↓,Al(OH)3+OH-=AlO2-+2H2O,所以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②错误;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NaHCO3=CaCO3 ↓+H2O+NaOH,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③正确;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O2-+HCO3-+H2O=Al(OH)3↓+CO32-,氢氧化铝是白色沉淀,故④正确;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O+CO2=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因此产生白色沉淀,故⑤正确;
    ⑥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二者不反应,得不到白色沉淀,⑥不正确,
    答案选D。
    9.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人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a段发生反应:3HSO3-+IO3-=3SO42-+I-+3H+
    B. 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
    C. b~c段反应:氧化产物为I2
    D. 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 1时,加入的KIO3为1.lmol
    【答案】D
    【解析】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发生:IO3-+3HSO3-=I-+3SO42-+3H+,继续加入NaIO3,由于氧化性IO-3>I2,所以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0~a段发生反应:3HSO3-+ IO3-=3SO42-+I-+3H+,A正确;B、a点碘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4mol,根据碘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关系式知,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3=1.2mol,则a点时剩余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 mol,因此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c段反应:IO3-+6H++5I-=3H2O+3I2,氧化产物为I2,C正确;D、根据反应IO3-+3HSO3-=I-+3SO42-+3H+,3mol NaHSO3的溶液消耗NaI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碘离子的量为1mol,设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n,则根据反应IO3-+6H++5I-=3H2O+3I2,消耗的NaIO3的物质的量为mol,消耗碘离子的量为mol,剩余的碘离子为(1-)mol,当溶液中n(I-):n(I2)=5:1时,即(1-)mol:nmol=5:1,故n=0.15mol,故加入的n(NaIO3)=1mol+mol=1mol+0.05mol=1.05mol,D错误,答案选D。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如图表示同温度下,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 如图表示 溶液滴定  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如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D. 如图若除去溶液中的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答案】D
    【详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稀释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pH变化小的为醋酸,即II为醋酸,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导电能力大于b,故A错误;
    B.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所以未滴定时,醋酸的,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含量减少,该图中改变条件后,反应物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加入的是催化剂,故C错误;
    D.加入CuO使溶液中的减小,浓度增大,使溶液中 ,使生成沉淀而除去,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1.前20号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W、Z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Y的质子数之和,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W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 1mol Y的最高价氧化物含共价键数目为4NA
    C. X、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 X、Y的单质均可以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前20号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W为O元素;X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W、Z的质子数之和等于X、Y的质子数之和,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核外电子数,所以,X、Y、Z分别为Al、Si、K元素。A. W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正确;B. 1mol Y的最高价氧化物(二氧化硅)含共价键数目为4NA,B正确;C. 氧化铝中只含离子键,钾可形成复杂的氧化物,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不正确; D. 铝和硅均可以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D正确。本题选C。
    12.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Al-H2O2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Al+3HO2-= 2AlO2-+OH-+H2O。现以Al­-H2O2电池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备氢气(装置2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b、c、d均为惰性电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左装置 中Na+移向电极b
    B. 电极c的电极反应式:CO(NH2)2-6e-+6OH-= CO2↑+N2↑+5H2O
    C. 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Al极→导线→d极,c极→导线→b极
    D. 通电2 min后,Al电极的质量减轻2.7 g,则产生H2的体积为3.36 L(标准状况)
    【答案】B
    【分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Al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极为电池的正极;与b极相连的c为电解池的阳极,与Al电极相连的d为电解池的阴极,H2O2-Al燃料电池工作时,Al为负极被氧化,H2O2为正极被还原,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CO(NH2)2在阳极被氧化,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被还原。
    【详解】A项、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左装置 中Na+移向电极b,故A正确;
    B项、与b极相连的c为电解池的阳极,CO(NH2)2在阳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CO(NH2)2-6e-+8OH-=CO32-+N2↑+6H2O,故B错误;
    C项、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为Al极→导线→d极,c极→导线→b极,故C正确;
    D项、每消耗2.7g Al,则转移0.3mol电子,电解池阴极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被还原生成0.15mol氢气,标准状况下氢气体积为3.36 L,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以及电解原理,侧重于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阴阳极的关系来分析是解本题关键。
    13.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图示
    实验分析
    A
    实验室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溶液

    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运动,勿使瓶口接触到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B
    石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

    为收集到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出物,需要不断更换锥形瓶
    C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实验中需测定的物理量是反应时间和生成氢气的体积
    D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充分震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再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答案】A
    【详解】A.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运动,勿使瓶口接触到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操作合理,故A正确;
    B.锥形瓶不能密封,难以接收馏分,故B错误;
    C.气体可从长颈漏斗逸出,应选分液漏斗,故C错误;
    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则分层后,先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再让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常温下,用0.100mol/L 的AgNO3溶液滴定50.0mL,0.0500mol/L KCl溶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pCl=-lgc(Cl-) 、pAg=-lgc(Ag+)随加入AgNO3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Ksp(Ag2CrO4)=2.0×10-12,K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数量级为10-10
    B. 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中性或弱碱性
    C. 滴定中指示剂的有效浓度应维持在2.0×10-2 mol/L
    D. 滴定完后加入1mL 0.01mol/L H2SO4会产生新的沉淀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像,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为25mL时,pAg=pCl =5,则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1.0×10-5×1.0×10-5= 10-10,故A正确;
    B. K2CrO4中存在2CrO4 2-+ 2H+ =Cr2O7 2-+ H2O平衡,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中性或弱碱性,故B正确;
    C. 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因此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的c(Cl-)=c(Ag+)=1.0×10-5 mol/L,滴定中指示剂的有效浓度应维持在= =2.0×10-2 mol/L,故C正确;
    D. 滴定完溶液中的c(Ag+)=1.0×10-5 mol/L,后加入1mL0.01mol/L H2SO4,c(SO42-)= ≈0.0004 mol/L,此时Qc= c2(Ag+)×c(SO42-)=4×10-14<1.4×10-5,不会产生新的沉淀,故D错误;故选D。
    15.在容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2和3mol H2,发生反应CO2+3H2⇌CH3OH+H2O。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B. 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减小
    C. T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 mol•L﹣1•min﹣1
    D. T1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a):2
    【答案】D
    【详解】A.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生成甲醇物质的量越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大,故A错误;
    B.分析可知T1<T2,A点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升温平衡逆向进行,达到平衡时增大,故B错误;
    C.T2下达到平衡状态甲醇物质的量nB,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故C错误;
    D.T1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a,则
    CO2+ 3H2CH3OH+ H2O
    起始量(mol) 1 3 0 0
    变化量(mol) a 3a a a
    平衡量(mol) 1﹣a 3﹣3a a a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故D正确;
    答案:D。
    16.已知NaCN溶液中CN-水解常数是NaCN溶液的起始浓度]。25℃时,向c0的NaCN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NaCN溶液浓度的对数值lgc0与2pOH[pOH-=-lg c(OH-)]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可使b点变到a点
    B. 相同温度时,c点对应溶液中的pH大于a点
    C. 由图可知,25 ℃时,Kh(CN-)≈10-4.7
    D. 向1 L lgc0=0的NaCN溶液中通入0.5 mol HCl气体,所得溶液中c(CN-)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