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展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C.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均衡C.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大,说明其生产力水平高D.西部地带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下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4.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5.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6.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7.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8--10题。 8.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9.“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 城市分布 D气候类型 10.“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1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对外贸易总额 ④三大产业产值比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①预期寿命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教育程度 ④国内生产总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强调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方式( ) A.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 B.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C.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开发方式 D.只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方式14.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15.下列关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C.拥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16-18题。16.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17.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8.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①②③④19.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纬度地带性2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21.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22、有关三大经济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了港澳台外,其他沿海省区全部属东部经济地带B.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水平最高C.近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D.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有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23、关于跨区域的调水,不正确的是( )A.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加强四大圈层之间的垂直水汽交换B.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的含水量C.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D.可以把输水地区的污染带到受水地区,使输水区的污染减轻24、关于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就业人口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降后增,第三产业稳步增加B.一般而言,从一个区域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C.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经实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25、不发达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迁入区,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是 A.生产成本增高 B.环境污染加剧C.劳动力的成本增加 D.丧失大量就业机会二、综合题26.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产业部门利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我国 经济地带。(2)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指向型→ 指向型→ 指向型转变。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选择填空)。其解决措施有 , 等。A. 土地有限,地价昂贵 B. 劳动力不足C. 资源短缺,能源不足 D. 交通运输落后(4)说出今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参考答案1-5 DABAA 6-10 BAACD 11-15 CBBCA 16-20 CADDB 21-25 CADAB26(1)东部(2)劳动力 技术(3)C 开发新能源(调入能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提高资源利用率(4)研究与开发(研发)产品设计(设计) 营销 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