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7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8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4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5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6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高中历史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课时作业
展开一、选择题
1.汉初统治者“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废分封,设郡县 B.郡国并行
C.平定“七国之乱” D.北击匈奴
2.《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学术,常常标明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说明秦汉时期( )
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
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
C.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
D.社会演进趋势相同
3.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家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汉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
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算缗令
C.察举制 D.告缗令
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
A.秦始皇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7.《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光武帝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 )
A.丞相权力的加强 B.中央集权的削弱
C.三公已成为虚职 D.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非选择题
8.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课时作业4
1.解析:“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意为借鉴秦朝孤立无援而导致灭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为此大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项正确;A项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排除;C、D两项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无关,排除。
答案:B
2.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汉武帝后独尊儒术,官方意识形态并不一致,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朝对秦朝制度的继承,未强调政府对思想的控制,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汉朝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汉承秦制”说明秦汉时期社会演进趋势相同,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由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由于经过秦末战乱,经济凋敝,汉初需要通过“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经济,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得到了恢复。汉武帝要建立大一统,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故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B项正确;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受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与A、C两项无关,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C、D三项排除。故选B项。
答案:B
4.解析:根据材料“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实力被削弱,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C
5.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察举制,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描述的内容无关,排除。
答案:C
6.解析:“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是指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故选C项。
答案:C
7.解析:材料大意是光武皇帝因愤恨西汉权臣干政,几位皇帝都不能亲自掌握大权,结果矫枉过正,将大小政事一概收归己管,虽设三公,但政务却交给身边的尚书台管理。这说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仅为表象,不是实质,排除。
答案:D
8.解析:第(1)问关于制度,根据材料一“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郡县制和皇帝制方面回答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关于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的新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设立刺史制度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关于措施,根据材料二“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重用儒生、建立太学、表彰六经等方面回答即可。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作答。
答案:(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2)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后练习题,共8页。
高中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规定,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汉书·食货志》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