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册20*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20* 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 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
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4)议论文有哪几类?
5)驳论文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作者的正确观点吗?
二、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1.\'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它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2.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
①环境太平凡;②生活太单调;③年纪太小;④太无能;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总结: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总结: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四、小结:在文章中,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
五、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求能举例说明。
2.思考本文运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并能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提示,我的设计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品味亮点词语,感悟精彩句子,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创造宣言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梳理结构,品味亮点词语,感悟精彩句子,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