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展开一、课标要求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节从地球上存在海陆变迁的事实入手,上升到全球尺度,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的。本节课的内容是板块构造学说,重点在于学生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阅读世界上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学生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海陆变迁中地壳运动是学生在这部分学习的一个难点,六大板块的分布,各大洲在六大板块中的位置,以及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比较难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时注意应用地图,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地图指出全球六大板块的位置,并能够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2)知道相邻两个板块之间运动的方向的不同导致的结果。 (3)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在地图上能够指出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及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指出六大板块的划分,培养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及归纳能力。
(2)通过阅读示意图和模拟演示等,初步了解板块相互间的运动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难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六、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分组教学。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处于不断变化的,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我们还学习了一个著名的学说——大陆漂移说,魏格纳搜集材料和实地考察,两年后他才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在当时很多人产生了疑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到了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认为,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个新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从“大陆漂移说”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 板书课题:板块的运动
学生回答问题完成学案前情回顾部分
1. 海陆变迁的原因(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2)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学生回答)
2. 大陆漂移假说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 3. 观点(内容):他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环节二: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 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课件展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要求:结合图2.22 阅读教材41页文字,完成学案。 教师巡视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观察能力
3 过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那么板块是如何运动的呢? 【小组合作探
究1】 2、板块的运动
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要求:阅读教材P43第1自然段及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图2.23“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完成学案。教师巡视
教师讲解:演示板块运动的视频动画
学生动手演示:用两本书演示两种运动形式 板块的运动有两种形式:(板书)
相对运动——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 相离运动——张裂扩张——形成裂谷或海洋 举例子: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东非大裂谷
观察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师讲解: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界线同时也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区,在板块边缘,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出示汶川地震的图片,解释成因。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案。 小组代表发言回答。 阅读教材P43第1自然段及图2.22和图2.23,完成下列问题。 (1)看图例“→”表示什么?各板块运动的方向一致吗?
相邻的板块怎样运动?会发
生什么现象?
(2)对照教材图2.22和图2.23两幅图,说一说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
运动的关系。
学生在图上指出世界上两大火山、
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哪些板块交界处。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
效,突出重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动画演示更直观,便于为学生构建概念。 学生动手演示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4 【小组合作探
究2】 学以致用
【活动】完成43页教材“活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在扩张还是缩小,为什么?
(2)地中海在扩张还是缩小,为什么?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说明]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现在印度洋板块仍继续以每年5——6厘米的速度向亚欧板块俯冲,喜马拉雅山仍然在继续抬升中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指出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分别处于什么板块之间。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学会谈收获 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环节四: 习题巩固
出示习题以及课后作业,宣布获胜小组
学生回答
加深对板块的运动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板块的运动
九、教学后记
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构成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 相对运动——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
相离运动——张裂扩张——形成裂谷或海洋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案,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