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第4单元 撰写演讲稿 教案 7 次下载
-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第4单元 举办演讲比赛 教案 8 次下载
-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案 8 次下载
-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19 登勃朗峰 教案 10 次下载
-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教案: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案 12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作者。
2.了解壶口瀑布,进而了解黄河。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描述自己曾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品味文章整散结合、长短兼具的语言特点,学习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及其作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及其作用,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描述自己曾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品味文章整散结合、长短兼具的语言特点,学习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那么黄河壶口这一处景观是不可不看的。今天,让我们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去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梁衡,当代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生于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人杰鬼雄》等。
2.知识链接
“壶口瀑布”简介。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处于秦晋大峡谷的南段,是中国一处大型峡谷瀑布景观。壶口瀑布附近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黄河流经此处时,河床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形成巨大水流。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几十米高的地方倾注而泻,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壶口瀑布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推推搡搡(sǎng) 霎时(shà) 驰骋(chěng)
旋涡(wō) 寒噤(jìn) 雾霭(ǎi)
汩汩(gǔ) 潺潺(chán) 怒不可遏(è)
告诫(jiè) 迂回(yū) 出轧(zhá)
湿漉漉(lù) 挟而不服(xié)
eq \b\lc\{\rc\ (\a\vs4\al\c1(旋涡xuán,旋风xuàn)) eq \b\lc\{\rc\ (\a\vs4\al\c1(载歌载舞zài,转载zǎi)) eq \b\lc\{\rc\ (\a\vs4\al\c1(折服zhé,折腾zhē,折本shé))
(2)词语释义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警觉:敏锐地感觉到。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寒噤:寒战。
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挟而不服:指被要挟而不屈服。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3)词语辨析
“夺路而走”和“仓皇逃窜”都有“慌慌张张逃走”的意思。“夺路而走”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仓皇逃窜”形容仓皇猥琐地逃跑,是贬义词。在表意上,后者更甚于前者。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交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总起下文。
第二部分(2~5):叙述了两次观赏壶口瀑布的不同观感,展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第三部分(6):通过联想,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力量,揭示主题。
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是在什么季节?
答案示例:两次。第一次是在雨季;第二次是在枯水季节。
3.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在雨季表现出的特征:粗野、雄壮、令人震撼;在枯水季节表现出的特征: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
4.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答案示例:(1)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2)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朗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从中感受到了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了吗?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表现黄河的特点,体现黄河的精神的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认真体会一番。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梁衡,当代________、新闻________、作家。山西霍州人。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________》,新闻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示例:学者 理论家 数理化通俗演义 没有新闻的角落 新闻绿叶的脉络 新闻原理的思考
夏感与秋思 人杰鬼雄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了黄河的磅礴气势;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分析句子,进一步学习本文,感受黄河的精神。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第一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雨季,他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景象?
答案示例: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瀑布:被急急吸去的水流;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2.面对雨季的黄河,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案示例: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可怕、惊慌、最危险。突出黄河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作情感上的铺垫。
3.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瀑布看到了哪些异于雨季的景象?产生了哪些异于前次的感受?
答案示例:“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黄河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4.结合第2、3、4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5.作者是怎样表现壶口瀑布的阳刚之美的?
答案示例:不同方面多种角度描写:通过写石侧面表现水;拟人的手法为水注入了生命力;恰当形象的比喻;奇特而富有想象力的动词选择;短促有力的句式;排比铺陈的句式。
6.作者由壶口瀑布产生了哪些联想?
答案示例:由水的各种形态联想到了人的各种感情。由柔和的水日夜不止,将铁硬的石寸寸剁去,联想到了人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品质。由柔和的水一旦被压迫,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联想到人不屈不挠、勇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瀑布涛声如雷、如万马奔腾的气势。
2.如何理解“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中的“扫”字?
答案示例:“扫”字不仅照应了“急慌慌”“匆匆”等词语,更写出了作者当时想看但又不敢多逗留的既喜又惧,深受震撼的情态。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的坚定意志与不懈的精神品质。
4.“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河水“怒”在哪里?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答案示例:“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表现出黄河水愤怒时的力量之大。句子借水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感情:“柔和之中有宽厚绝无软弱”借助黄河水,生动地写出了中华民族有耐力、有钢铁般的意志。她勇于反抗,奋力抗争,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5.作者在文末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如何理解“这伟大”?
答案示例:冲出壶口是黄河伟力的集中表现,表现出历经磨难的黄河博大宽厚、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案示例: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赞美黄河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抒情。
答案示例:本文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写初到壶口,描写瀑布的声音时,就用“隐隐如雷”写出了瀑布涛声如雷、如万马奔腾的气势。在写瀑布之水——黄河的形态和精神时又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而在赞美黄河精神时,又将拟人与排比相结合,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和谐,感情洋溢,也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借景抒情。
答案示例:写景不能孤立地写景,还要在写景中抒情言志。在写景中抒情,可以巧妙地将感情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中,同时还可以通过巧妙的联想来绘景抒情。如本文先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遇强则抗、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借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赞美黄河的力量之美,进而赞美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精神。
3.以游踪为序,结构紧凑。
答案示例:本文以作者的行踪逐步深入,抓住水流特点。全文结构紧密,结尾由黄河的博大宽厚上升到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结尾升华主题,意味深长。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从古至今,有很多赞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呢?请写一写吧!
答案示例:示例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示例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示例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示例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面临哪些灾难时体现出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答案示例:示例: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特大雪灾和汶川地震等。面对这些灾难,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人民的子弟兵、美丽的白衣天使、党的好干部……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最终战胜了这些灾难。
四、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富有节奏的四字词语和充满激情、气势的比喻句、排比句,把壶口瀑布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触景生情,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美的享受。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啊!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eq \b\lc\{\rc\ (\a\vs4\al\c1(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及作者游览的次数,两次看瀑布\b\lc\{\rc\ (\a\vs4\al\c1(雨季:粗野、雄壮,令人惊心动魄,枯水季节:气势磅礴、刚柔并济、,勇往直前)),精神→中华民族\b\lc\{\rc\ (\a\vs4\al\c1(百折不挠,博大宽厚,勇往直前))))
季节
声
势
景
感
雨季(铺垫和渲染)略写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刚)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
去……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枯水季(借物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详写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
(刚)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柔)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凝重”“猛烈”。
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里隆隆冲去”时“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平平的,大大的”,如飞毯抖落,如钢板出轧。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坚忍不拔。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壶口瀑布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壶口瀑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