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风的成因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777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教科版 (2017)空气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风形成的原因,并能通过实验验证。
2.经历模拟风的实验,培养细致、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在模拟实验中,热空气上升引起的空气流动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
蜡烛、透明塑料膜、无盖长方形纸盒、一段蚊香、一束纸条、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风?(用扇子扇,开电风扇,开吹风机)。为什么这些动作可以制造风呢?因为这些外力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教师提问:大自然中,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风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我们可以借助烟,树枝,旗子等感知风。那大自然中没有外力,大自然的风是怎么形成的,空气是如何流动呢?
回顾热气球的原理,提问:热气球纸筒里面还有空气吗?
二、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2.播放实验视频
3.实验后,解释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图。
实验发现: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进来就形成了风。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研讨一:描述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再次描述实验现象,加深认识,并思考模拟实验中风形成的关键因素。(蜡烛)
研讨二:你认为大自然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解释大自然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阳光照射地面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造成了空气的流动。也就是空气的温度差造成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7.风的成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风的成因教案设计,共5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