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一、自然灾害1.概念: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2.形成条件(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3.分类:我国在自然灾害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灾害特点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不同,将其分为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2)分布: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3)特点: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4)危害: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倒塌和损坏,交通、通信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甚至会引起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和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滑坡(1)概念: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2)多发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我国的滑坡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省,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3.泥石流(1)概念: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引发,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殊洪流。(2)多发区:山高沟深、地势陡峻的山区。(3)危害: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三、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概念:因天气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2.旱灾(1)概念: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供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的灾害。(2)危害:不仅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3)分布:常常发生在降水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4)我国旱灾的特点: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5)我国干旱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3.台风(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2)影响: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巨浪三个因素决定。强风可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断电线;暴雨可以导致洪涝灾害;巨浪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由于受台风危害的沿海地区,通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所以台风造成的灾害往往比较严重;台风能给所经地区带来充沛降水,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3)我国受台风影响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海南、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4.洪涝灾害(1)概念:即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水流泛滥所造成的灾害。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涝害指因降水过多而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2)特点:危害面积广、损失重。(3)分布:从气候因素看,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4)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①是我国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②伴随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大。
思考感悟2020年1月,美国遭受到了洪水的袭击,根据NASA Terra卫星记录数据显示,位于密西西比河分水岭上持续的暴雨使河水漫延到河岸,导致了在2020年1月下旬水溢出到“洪泛区”。从地形角度出发,洪涝多出现在哪些地区?
提示: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1.判断正误(1)南极大陆的大地震不是自然灾害。( )(2)等震线是距震中距离相同的线。( )(3)我国的滑坡主要发生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以及黄土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4)台风眼附近狂风暴雨。( )(5)海啸和风暴潮不会引发洪涝灾害。( )答案:(1)√ (2)× (3)√ (4)× (5)×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完成第2~3题。2.下列具有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暴雨和泥石流B.地震和火山C.洪涝和台风 D.滑坡和沙尘暴3.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滑坡、泥石流C.环境污染、森林火灾D.台风、赤潮解析:第2题,地震和火山关联较大,火山喷发可诱发地震。第3题,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答案:2.B 3.B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图,完成第4~5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该自然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分布范围广,出现次数多,尤其以华北地区最集中,故判断为旱灾。第5题,结合第4题分析可知,甲地为华北平原,春旱(3、4、5月)较严重,而乙地位于长江流域,7、8月受伏旱天气影响。答案:4.A 5.B
主要的地质灾害——滑坡与泥石流问题探究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7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尽管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但是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结合材料探究:(1)地震是怎么产生的?(2)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你认为材料中两次地震灾害损失差异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1)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形成地震。(2)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物等。(3)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少于唐山地震,说明人们防震减灾能力提高;汶川地震经济损失大于唐山地震,说明2008年汶川经济发展水平比1976年的唐山经济发展水平高。
关键能力滑坡与泥石流的异同
方法技巧 1.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1)地下水:降低细颗粒之间吸附力;溶解土体中的胶结物;饱水后增加岩体重量;减小滑动面的摩擦系数。(2)地表水:岸边的侵蚀;波浪的冲击;降水对土体的浸润。(3)斜坡岩石结构和岩性。(4)地震(触发因素):地震力。(5)人为因素:挖方,坡顶填筑,人工爆破,排水进入滑坡体。2.泥石流形成的条件(1)流域内具备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是由崩塌、滑坡所造成。在构造破碎带、地震活动、风化剥蚀或冰川活动强烈的沟谷流域,有大量的沙砾碎屑物质。(2)充足的含水量条件:含水量不仅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泥石流的搬运介质。暴雨、洪水、冰雪融化等。(3)比较大的沟床纵坡:有利于泥石流体推移下行。
典例剖析例题1闽北山区经历某次特大暴雨后,多处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试分析此次本区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2)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此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思维导引地形→山区地势陡峻气候→夏秋多暴雨→滑坡、泥石流的形成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施工工程
解析:第(1)题,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和地形、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应从上述方面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第(2)题,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植树种草、陡坡加固、合理采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强预防监测等。答案:(1)①该地区以山区为主,地势较陡峻;②连续强降雨天气,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③可能存在大型工程建设不当或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不当的问题(如对植被的破坏)。(2)措施:①山区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②陡坡加固;③合理采伐;④实行合理耕作活动(退耕还林);⑤以预防为主,开展预防监测。
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与旱灾问题探究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结合材料探究:(1)黄河中下游易发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2)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试问,“疏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式。
提示:(1)黄河中下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发洪涝灾害。(2)不一定。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3)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河道,分散水流。防治模式:上游修建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路。
关键能力1.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涝灾害。如下表所示。
2.旱灾的特点及成因
典例剖析例题2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为(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伏旱、暴雪、沙尘暴D.伏旱、洪涝、冻害
解析:甲灾害除了受降水的时间分布影响外,还与春季用水多有关,所以为春旱。乙灾害和冬季风影响有关,为寒潮。丙灾害与接近沙源地有关,并且与春旱和寒潮有关,为沙尘暴。答案:A
(区域认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某年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A.秦巴山区B.横断山区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2)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 )A.天气状况 B.地质地形条件C.大型施工活动D.水系特征(3)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4—9月B.10月至次年3月C.6—11月D.12月至次年5月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较高的地区位于秦巴山区,横断山区、武夷山区、东北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均很低。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巴山区。第(2)题,山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强降雨情况下极易发生,图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是基于地区天气状况做出的。第(3)题,发生在我国的许多地质灾害具有季节性,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均发生于多雨的季节。从全国来看,4—9月是我国多雨的季节,气象条件为许多地质灾害发生提供了自然基础。且此时段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高山地区也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答案:(1)A (2)A (3)A
1.下列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可以控制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B.人类目前可以预测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时间C.植树造林可以减轻一些地质灾害的危害D.地质灾害只能通过工程措施加以解决解析:有些地质灾害,如地震的发生目前还无法准确地预测;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减轻泥石流的危害。答案:C
下表显示两地同年出现的地震的有关资料。据此完成第2~3题。
2.根据资料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的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的地震均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3.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人口密度较大B.震中距较小C.地震发生在夜间D.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解析:第2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X地地震的震级高,所以释放的能量大;两地都不位于震中;两地的地震均有人员伤亡;表中未出现震源深度的数据,所以无法判断震源深度。第3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有人口密度较大,震中距较小,地震发生在夜间。Y地为印度中部,不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答案:2.A 3.D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主要是因为( )A.纬度较高,冷气团势力较强大B.地势较高,暖湿气流难以到达C.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D.其西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5.我国受冷冻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 )A.初春 B.夏末C.初秋D.隆冬
解析:第4题,图中P区域处于三山夹峙地带,向北敞开,东西两侧山脉为南北走向,形成冷空气通道,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南侧山脉为东西走向,阻挡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在此堆积,致使该地冷冻灾害高发。第5题,初春和深秋是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初始和末尾阶段,此时气温骤降,易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冻害。答案:4.C 5.A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异常变化,地震灾害,地震波,地质构造变动,环太平洋地震带,范围广,建筑物,重力作用,地势起伏,工程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2课时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6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课件ppt、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1节第1课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学案doc、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15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