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二章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课件-中图(2019)必修第一册地理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77892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检测,答案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2河谷的类型,流水堆积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按成因分,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一、流水地貌1.概念: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沟谷地貌①成因: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②特征横剖面呈V型。在沟口处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2)河流地貌①成因: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②类型a.河谷:由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和谷坡组成。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超出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这种地形即为河流阶地。b.冲积平原:在河流中下游由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而成的,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c.河口三角洲: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形状多样,如扇形、尖头形、鸟足形等,尼罗河三角洲是扇形三角洲。
实践链接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更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大雪山所挟峙,相对高度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约30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请问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地壳抬升运动,流水侵蚀下切。
二、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按成因一般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实践链接在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距岸百米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故得名“石老人”(下图)。尝试从波浪、岩石性质的角度分析“石老人”的形成原因。
提示:受海浪长期侵蚀和冲击;“石老人”石柱岩性硬度大,受侵蚀较慢;周围岩石的硬度较小,易遭受侵蚀。
三、风沙地貌1.概念: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风蚀地貌:风沙对地表吹蚀、磨蚀而形成的地貌。主要类型有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雅丹地貌等。(2)风积地貌:被风力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各种沙丘地貌。因其形态的差异有新月形沙丘、长垄状沙丘和蜂窝状沙丘。
实践链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与墨西哥的交界处,宽度约10千米,连绵约75千米,从空中看,宛如长龙,蔚为壮观。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这种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提示:风力堆积作用。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四、喀斯特地貌1.概念(1)喀斯特作用: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2)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特别提醒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在流水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地下河是在流水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则是在流水沉淀作用下形成的。
1.判断正误(1)河谷中河床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 )(2)河流阶地是由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3)海岸岩石硬度小的地方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 )(4)海滩常出现在海岸岬角处或海岸转折处。( )(5)雅丹地貌常分布在湿润地区。( )(6)新月形沙丘的弧形突向主风向。( )(7)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 )(8)石笋是由流水的化学溶蚀形成的。( )答案:(1)√ (2)× (3)√ (4)√ (5)× (6)√ (7)× (8)×
2.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冲积扇与河口三角洲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对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河口三角洲仅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④河口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③④4.与冲积扇相比,河口三角洲所在地区( )①地势平坦,汊流较少 ②波浪作用显著 ③土壤肥沃,气候湿润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第3题,在河流出山口处,易形成冲积扇;在河流入海口附近,易形成河口三角洲。这两种地貌在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均有可能分布。第4题,与冲积扇相比,河口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受海洋影响,波浪作用显著,且因位于河口水流平缓处,泥沙堆积作用明显,多形成沙洲、沙岛。答案:3.D 4.B
5.在台湾岛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下图)。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C.化学溶蚀、风力堆积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解析:海岸附近的怪石的形成,应是海浪侵蚀和风化作用所致。答案:A
6.雅丹地貌属于 地貌。( ) A.风蚀地貌B.流水堆积地貌C.风积地貌D.流水侵蚀地貌解析: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答案:A
7.关于喀斯特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B.石灰岩地区都会形成喀斯特地貌C.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地势平坦开阔解析:黄土高原是黄土地貌分布区,A错误;一般在湿热地区的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B错误;喀斯特地貌地势高低起伏,地表崎岖不平,D错误。答案:C
流水地貌及其成因问题探究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在不足2千米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35.4千米的速度跌荡而下,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涡急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下图为尼亚加拉瀑布景观图。
结合材料探究:(1)形成尼亚加拉瀑布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流水地貌?试列举三例。提示:(1)流水侵蚀作用。(2)冲积扇、洪积扇、河谷、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任答三个即可)
关键能力1.流水侵蚀地貌(1)河谷的发育过程
方法技巧 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图的判读(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典例剖析例题1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A地为槽型河谷B.乙地比甲地河流的侵蚀作用强C.C地为冲积平原D.B地为三角洲平原(2)C地比A地更易发展为城市,是因为C地( )①山地地形,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 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第(1)题,A地为V型谷,C地为河口三角洲,B地为冲积平原。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乙地位于河流右岸,侵蚀作用明显,甲地位于河流左岸,堆积作用明显。第(2)题,A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交通不便,地形复杂。C地靠近海洋,且近河口,江海联运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答案:(1)B (2)C
风沙地貌及其成因问题探究敦煌隶属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
结合材料探究:(1)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类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一支科考队在敦煌西北部发现了一处“魔鬼城”,该地可能有哪些地貌形态?属于哪类地貌类型?提示:(1)风积地貌(沙丘)。风力堆积作用。(2)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属风蚀地貌。
关键能力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
2.新月形沙丘的形态新月形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是平面形态如新月的沙丘。其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新月形沙丘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两翼顺着风向延伸。
方法技巧 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沉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典例剖析例题2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海岸沙丘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浪堆积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2)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要风向可能是( )A.西北—东南风B.东北—西南风C.南北风 D.东西风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地貌为沙丘地貌,这些地貌主要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新月形沙丘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要风向可能为东北—西南风,故B正确。答案:(1)A (2)B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影响问题探究题莲花西洞(宋)张大直岩洞嵌空路险巇,神仙窟宅故应奇。
涌云巧作莲幢仰,滴乳翻成石笋垂。琼树千年生异果,玉田四季产灵芝。真人隐壁君休问,驾鹤骖鸾自有时。上述诗文描写的景观与下图相似。
结合材料探究:(1)该洞内的岩石主要是什么?(2)材料中的石笋属于什么地貌?这类地貌还包括哪些?提示:(1)石灰岩。(2)地下喀斯特地貌。石钟乳、石柱等。
关键能力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2.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典例剖析例题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安徽丫山花海石林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内石林、溶洞、瀑布、峡谷、天坑、暗河、山顶湖景观融为一体。材料二 下图为该山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图(顺序已被打乱)。
材料三 下图为丫山山麓地区气候资料图。
(1)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解析:第(1)题,按石灰岩先形成,后隆起上升,最后接受流水化学溶蚀的顺序排列。第(2)题,主要是在堆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答案:(1)①④②③(2)过程:当地原是海洋环境,因堆积作用形成以石灰岩为主的岩层;地壳运动使岩层隆起,石灰岩层出露为陆地(高地);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流水化学溶蚀作用强烈,最终发育为喀斯特地貌。
1.(综合思维)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1)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3)描述黄河冲积扇堆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提示:(1)流水沉积。(2)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3)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堆积厚度逐渐变小。
2.(地理实践力)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在我国三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样本。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2)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但地表易缺水,请说明原因。提示:(1)年降水量大、降水时间分配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年溶蚀率大;年平均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石灰岩的溶蚀,年溶蚀率大。(2)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漏斗、落水洞和溶蚀裂隙发育,加快了地表水的下渗,造成地表缺水。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第1~2题。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型谷B.水流湍急C.为V型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型谷。V型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第2题,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答案:1.A 2.A
3.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凸岸B.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凸岸流向凹岸,形成弯道环流C.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D.图示中建港口,建在b处
解析:在弯道环流中,水流趋向凹岸,故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答案:C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部分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此完成第4~5题。4.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5.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沙嘴C.冲积扇D.风蚀柱
解析:第4题,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烈。第5题,选项中四种地貌中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嘴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只有风蚀柱是风蚀作用形成的。答案:4.C 5.D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完成第6~7题。6.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A.海浪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冰川侵蚀7.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B.海滩C.沙丘 D.沙洲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区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主要是由该地区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第7题,该地区河网密度大,说明该地区降水丰富,所以该地区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沙丘。答案:6.B 7.C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沉淀作用有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喀斯特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
解析:第8题,④地下“神宫”属于溶洞内景观,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第9题和第10题,景观图①②③为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景观图④地下“神宫”内石笋、石柱、石钟乳等为喀斯特沉淀作用形成。答案:8.A 9.D 10.B
11.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乙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 (填方位),该区域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可能有 。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充分发育的地区之一,请从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互动释疑解惑,课堂达标检测,新月形沙丘,喀斯特,同心圆,旅游区,因地制宜,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课文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互动释疑解惑,课堂达标检测,冲积扇,河漫滩,中下游,海蚀穴,海蚀拱桥,海底地形,溯源侵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评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12,风沙地貌,答案1B2A,答案云贵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