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2课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某日美国宇航局捕捉到了惊人的影像,24小时内太阳耀斑爆发三次。据此完成第1~2题。
1.此次太阳耀斑的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2.关于太阳活动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2年
B.太阳黑子出现最大值的年份与出现最小值的年份相差11年
C.两次太阳黑子最小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0年
D.连续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约11年
解析第1 题,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与耀斑爆发无关;耀斑爆发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使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故B正确;极光现象与太阳风有关,并且极光现象出现在南极和北极上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第2题,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连续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约11年,故D正确。
答案1.B 2.D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能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解析太阳辐射不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地热、核能也提供能量;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并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这些有机物为食物。因此,太阳辐射能与生物生长密切相关,进而说明太阳辐射能与人类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答案D
读某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厘米·年)图,完成第4~5题。
4.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
A.2 900
C.3 900
5.导致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别是:6 000<①<6 500,3 000<②<3 500,交叉相减得出,①②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2 500
答案4.B 5.C
《汉书•五行志》记载:“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中低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C.生活能耗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解析第6题,图中的太阳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故“黑气”在图中指的是①。第7题,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从而使卫星导航失效。
答案6.A 7.D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德州市太阳能产业方兴未艾,“太阳城”代替“扒鸡”成为德州新名片。如今的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这里有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1)结合图说出山东省太阳辐射分布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原因。
(2)太阳能改变生活,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答案(1)总体上南部较少,北部较多。山东省南部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偏弱;山东省北部降水少,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
(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灶等。
素养提升
读非洲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等时数线图,完成第1~2题。
1.A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可能是( )
A.155 3 300B.170 3 550
C.190 2 900D.210 2 800
2.造成非洲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低B.海拔高低
C.植被好坏D.云量多少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A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是180~200,年日照时数是2 600~3 000。第2题,读图可知,非洲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都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地区;而该大洲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都较高的地区主要是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区和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地区。因此降水多少(云量多少)是造成非洲大陆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D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温带乔木的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当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多时,温带乔木年轮宽度较大;当太阳黑子相对数较少时,温带乔木年轮宽度较小,二者呈正相关。第4题,图中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与树木生长的关系,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图中反映了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答案3.A 4.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附近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第5~6题。
5.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
A.呈现出暗黑的斑点
B.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异常
C.呈现出增亮的斑块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6.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表面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引起大气层扰动 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行星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第5题,耀斑爆发是由于恒星表面局部巨大能量的释放,故形成局部增亮的斑块。因为此耀斑发生于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所以不一定会对地球产生影响。第6题,由太阳耀斑爆发产生的影响可知,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扰动大气层;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而行星表面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极光现象只出现在两极地区。
答案5.C 6.D
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完成第7~8题。
7.我国东部的M地太阳辐射总量最小的原因是( )
A.纬度高B.海拔低C.降水多D.晴天多
8.太阳辐射总量N地大于P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B.海拔高C.降水多D.晴天多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M地位于我国东部30°N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而太阳辐射总量小。第8题,图中P、N两地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从纬度位置可看出,N地位于青藏高原,P地位于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大于西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答案7.C 8.B
9.(拓展探究)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4 186 J·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120×4 186 J·cm-2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曲线可从图中直接判读出,在东部地区受纬度影响,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而西南地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第(2)题,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地势、气候状况等。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东侧地区。因为西侧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东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第(3)题,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地势、天气状况等。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为拉萨,主要原因是其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
答案(1)东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
(2)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阳辐射总量多;东侧反之。
(3)拉萨。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h
地理纬度
南京
2 182.4
32°04'N
上海
1 986.1
31°09'N
重庆
1 211.3
30°40'N
杭州
1 902.1
30°20'N
宁波
2 019.7
29°54'N
拉萨
3 005.1
29°43'N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警告牌提醒的灾害可能是,引起该灾害的常见原因是,我国曾在不少地区建有虫神庙,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