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①~④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中量的关系是( )
A. B.
C. D.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盐酸遇石蕊溶液就可以变红
B.酚酞溶液可以使稀硫酸变红
C.用石蕊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溶液可以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使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氯化钠 C.烧碱 D.浓盐酸
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pH=1的无色溶液A,将气球中的固体B倒入溶液A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B不可能是( )
A.锌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硫酸钠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没有质量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都有是离子
D.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9.下列物质相互混合后,肯定能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H2SO4和NaOH溶液
B.HCl和Na2SO4溶液
C.NaCl溶液和AgNO3溶液
D.CO2和NaOH溶液
10.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B.C.D.
1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酸、碱在水溶液中都可解离出带电的粒子
C.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来干燥某些气体
D.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纯碱溶液
12.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
A.O2 B.NH3 C.CO2 D.SO2
1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都是碱
14.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 )
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6.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1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18.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
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
19.向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一定量的稀硫酸,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搅拌。
20.实验室中现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判断:
(1)产生的气体D是(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
(2)混合物A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滤液F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21.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22.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探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
[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________(写一组即可)。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上述实验完成后,能否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解析】A项,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B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都是混合物,正确;C项,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错误;D项,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错误。故选B。
2.A
【解析】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去炉具上的油污,正确,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油污反应,从而把油污除掉;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正确;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错误,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呈碱性,这样会加重土壤的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错误,缓解胃酸过多应服用呈碱性的物质,和食醋只能加重胃酸过多。
3.C
【解析】A项,稀硫酸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值只会无限的接近7,不会等于7或越过7,错误;B项,氯化铜、盐酸都不会与硫酸反应,错误;C项,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缓慢加入稀硫酸,反应速率不相同,且等质量的镁和铁与酸反应时,镁生成的氢气多,正确;D项,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氯酸钾生成的氧气多,错误。故选C。
4.D
【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
5.C
【解析】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B项,氯化钠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错误;C项,烧碱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正确;D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错误。
6.D
【解析】A项,锌与酸可反应生成氢气,可使气球胀大,错误;B项,碳酸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C项,碳酸氢钠与酸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气球胀大,错误;D项,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硫酸钠与酸不可能反应生成气体,故气球不会胀大,正确。
7.B
【解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其催化剂;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熟石灰,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不能用;氢氧化铝可以中和盐酸,治疗胃酸过多;稀盐酸能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所以可以除锈。
8.B
【解析】A项,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而不是各自的质量保持不变,错误;C项,质子和电子也带电,错误;D项,显碱性的物质,如Na2CO3,不一定是碱,错误。
9.A
【解析】A项,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B项,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混合不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C项,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D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错误。
10.D
【解析】A项,开始的时候是氢氧化钠的溶液,溶液显碱性,pH会大于7,随着和盐酸的反应,氢氧化钠减少,溶液的pH变小,当二者恰好反应时pH为7,当继续加入盐酸后,溶液会变为酸性,pH小于7,正确;B项,因为反应产生热量,温度会上升,正确;C项,反应过程中产物氯化钠会不断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当反应结束,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而继续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会变大,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正确。
11.D
【解析】A项,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正确;B项,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正确;C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正确;D项,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错误。
12.A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NH3能与硫酸反应,CO2、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氧气既不与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A。
13.B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B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其属于盐溶液。
14.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区分物质酸碱性的能力。A项,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其pH>7;B项,厕所清洁剂具有强酸性,其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