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79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B.用适量稀盐酸溶液可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C.将生锈的铁制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铁锈
D.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过滤
C.检查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
3.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菠萝汁(3.3﹣5.2)B.液体肥皂(9.5﹣10.5)
C.柠檬汁(2.0﹣3.0)D.酱油(4.0﹣5.0)
4.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漏斗
B.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C.将量好的98%的浓硫酸快速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D.将量好的98%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5.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B.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D.与Fe反应放出氢气
6.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 D.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7.下列实验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pH一定大于7,也一定属于碱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量不足导致所得结果偏大
D.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量越多,制得的氧气质量越大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B.硝酸铵固体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
C.酒精、汽油、水都可以做溶剂 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9.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 )
A.相等 B.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C.铝反应后的气体质量大 D.无法比较
10.向NaOH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溶液的pH随所加盐酸溶液体积而变化的图象是( )
A.B.C.D.
11.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1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涂抹食醋以减轻痛痒
B.自来水用煮沸的方法既可杀菌又可降低水的硬度
C.面团发酵后会产生酸味,可加入少量的纯碱后再揉成馒头
D.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3.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粉末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用下图来表示。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Z>X>Y B.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C.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X>Y>Z D.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Z>Y>X
14.小明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铜溶液 C、石蕊试液 D、稀盐酸
1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不能同时生成的是( )
A.Zn、CuCl2 B.Na2SO4、H2O C.H2、O2 D.CaCO3、H2O
二、填空题
16.药品分类存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某校实验室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 。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
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 (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
18.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_________
(2)高温加热木炭粉和CuO的混合物_________.
19.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
(2)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 ;
(3)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20.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 (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根据题意,C应该是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推断题
21.A~G是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A、E、F 为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D的组成元素相同,反应①是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F为红色固体,G为黄色溶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只写一种)
2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且F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和G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3)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反应①⑤中置换反应共有_____个。
四、实验题
2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1)图甲中,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酚酞试剂,向试管口棉花上滴浓氨水。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由此说明_____。
(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图乙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丙中,通电前,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时,松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
(4)图丁实验中,设计两个集气瓶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 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26.(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
(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
你认为该方案28.(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
多,试另举一例:29.。
五、计算题
30.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如下:取25g该硫酸溶液,加入到烧杯中,然后把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不断滴入烧杯中,同时用电子pH计不断读取反应时的pH,得出如图所示的关系(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求该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1.20g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往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2.9g氢氧化镁沉淀。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
(1)求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2)氢氧化钠的质量≤a g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_。
药品柜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铜
锌粒
铜片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24.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25.。
参考答案
1.A2.C3.B4.D5.A6.B7.B8.A9.B10.B11.B12.A13.D14.A15.A
16.(1)氧化物
(2)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或Zn+CuSO4==ZnSO4+Cu
17.碱性 2,5 3
18.Fe2O3+3H2SO4═Fe2(SO4)3+3H2O
19.硝酸锌 银 铜 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
20.(1)酸 石蕊试液(2)Fe2O3
(3)铁(4)H2SO4+Cu(OH)2==CuSO4+2H2O
21.CO2 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Fe2O3+6HCl = 2FeCl3+3H2O或Fe2O3+3H2SO4= Fe 2(SO4)3+3H2O。
22.CO2 冶炼金属 Fe2O3+3CO2Fe+3CO2 3
23.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与2两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是2:1 2H2O2H2↑+O2↑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对比二氧化碳和水分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
24. (白色)沉淀
25. 氢氧化钠(或NaOH)
26. 部分
27. CO2+2NaOH=Na2CO3+H2O
28. 不可行
29. 浓盐酸(或浓硫酸、或澄清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0.19.6%
31.30% 其原因是:结合图象可知,当氢氧化钠的质量≤ag时,硫酸未反应完,硫酸会与氢氧化镁沉淀反应,所以沉淀无法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