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第1页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第2页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 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 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 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2.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铁钉生锈;酒精挥发
    B. 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0℃
    C. 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
    D.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3.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需要加热,后者则不需要 B. 前者需要点燃,后者则不需要
    C. 前者有新物质生成,后者则没有 D. 前者发光。发热,后者则没有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给试管加热
    C. 滴加液体 D. 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 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10g B. 11.2g C. 9.4g D. 10.6g
    7.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可以做燃料
    B. 夏天食物容易腐烂是因为气温高,与氧气性质无关
    C. 潜水、医疗急救及炼钢等,都需要氧气
    D. 在-183℃时氧气可变为无色液体,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
    8. 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水蒸气③可口可乐④氧气⑤稀有气体⑥五氧化二磷⑦呼出的气体⑧液氧⑨氮气⑩二氧化碳,其中是混合物的有(    )
    A. ①③⑤⑦ B. ①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9.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A. bacdfe B. abcdef C. bacdef D. abcdfe
    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C. 实验前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1. 林杨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最开始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mL,则取出的液体实际体积为(    )
    A. 9mL B. 大于9mL C. 小于9mL D. 无法判断
    12. 聪聪同学査阅资料获取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2Na+Cl2− 点燃  2NaCl,2Mg+CO2− 点燃  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钠与氯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10月1日晚,天安门广场呈现的一幅“3D立体动感烟花画卷”离不开氧气的参与,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发光放热
    D. 鱼、虾等可以生活在水中,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4. 下列有关实验室基本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离导管
    C. 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试管已洗干净
    D.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去吹
    1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的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6. 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7. 下列是制取氧气装置气密性的检查、验满、性质、收集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验满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从b进气收集氧气
    18. 如图为用一定质量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数据分析图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9. 下列物质:①清新的空气   ②食盐水   ③过氧化氢溶液   ④液氮   ⑤氯酸钾   ⑥红磷   ⑦豆浆   ⑧矿泉水   ⑨铜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20.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该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
    (4)若将B装置中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5)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21.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2. 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淡黄色固体G在D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
    (1)写出以上物质的化学符号:C______,H______;
    (2)写出A、B得到C、D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其中B起______作用;
    (3)写出E+D→F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写出G+D→H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23. 氧气是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①______;②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甲瓶中硫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丙实验的集气瓶中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______.
    (3)进行乙实验时,木炭______(“迅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一种无色液体可以检验该气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______(填名称).
    24. 学习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后,同学们纷纷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提示:白磷和红磷的化学式相同,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均相同).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极易燃烧消耗氧气.

    (1)图1,用电阻丝引燃白磷后,为了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准确,U型管右侧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塞上塞子.
    (2)图2,用力向下压活塞引燃白磷,松开手后,活塞的移动情况是______.
    (3)图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的15,可能原因除了白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以外,还有可能是______.
    (4)上述实验所利用的化学原理都是一样的,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5)上述改进实验装置,和书上的用红磷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装置相比较,改进装置有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
    A.用白磷代替红磷,着火点低更容易被点燃
    B.始终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减少实验误差
    C.不需要在空气中点燃,减少了空气污染
    D.只消耗氧气,有明显的压强差
    25. 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金属.
    (1)微观上看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g,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g,请计算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如图1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____,只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否得出铁原子核内的中子数______(填“能”或“否”).

    (3)如图2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生成的氧气通过装有干燥剂的软管后进入右边的塑料瓶中,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填序号).(提示:干燥剂用于吸收水蒸气)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更加快捷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该实验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使制的氧气更纯净
    26. 小花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塞上瓶塞的过氧化氢溶液,对该溶液中是否有过氧化氢的剩余,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猜想(2):该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取适量试剂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猜想(1)成立,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
    乙: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入与甲等量的试剂,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写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丙: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与甲等量试剂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
    猜想(1)成立
    【得出结论】根据乙同学加二氧化锰后有气泡产生,以及丙同学的实验结论,得出最终结论: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交流和反思】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除此之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______(填序号)。
    A.加热
    B.换一种催化剂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D.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实验拓展】
    (1)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该瓶过氧化氢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多多同学待有均匀连续气泡开始收集氧气,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在实验过程中柚柚同学仰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2)一同学用MnO2、氧化铜(化学式:CuO)两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操作: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另一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2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
    27. 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L甲烷恰好能与2L氧气完全燃烧,生成IL的二氧化碳和一定量的液态水。
    (1)甲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填“是”或“否”)氧化反应。
    (2)在标准状况下,假设每22.4L的任何气体,含有该气体分子数目为NA个,则44.8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______。
    (3)若1L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则必须有______L的空气才能将甲烷反应完。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铁钉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水的凝固点是0℃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食物在夏天易变质属于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C

    【解析】解:由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可知,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则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与是否加热、是否需要点燃、是否发光放热无关。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掌握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液体体积超过了试管容积的13)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可用坩埚钳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不能用手直接拿;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A、根据取用液体时(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
    D、加热后的蒸发皿温度很高,应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拿.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大量的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答案】C

    【解析】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0.0−0.6g=9.4g.
    故选C.
    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此项错误;
    B、夏天食物容易腐烂是因为气温高,缓慢氧化进行的快,与氧气性质有关,此项错误;
    C、潜水、医疗急救及炼钢等,都需要氧气,此项正确;
    D、−183℃时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固体,此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也有些物质不能和氧气反应。氧气在液态或固态时是淡蓝色的。
    8.【答案】A

    【解析】解:A、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可口可乐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④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⑥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⑦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⑧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⑨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⑩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A。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9.【答案】A

    【解析】解: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c.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e.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顺序是bacdfe.
    故选A.
    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解答,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A、由冷却至室温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D、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使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6ml实际比16ml大,假设为17mL,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7ml,实际小于7ml,假设为6mL,所以倾出液体的体积是17mL−6mL=11mL,大于9mL。
    故选:B。
    根据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据此分析解答。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12.【答案】C

    【解析】解:①钠与氯气的反应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由2Na+Cl2− 点燃  2NaCl、2Mg+CO2− 点燃  2MgO+C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
    ④由于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故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2Na+Cl2− 点燃  2NaCl,2Mg+CO2− 点燃  2MgO+C,据此结合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燃烧的条件等,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化合反应与置换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会发光、放热,错误;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含有氧气,但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A。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判断解答即可。
    解答本题要理解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够供给呼吸,但是氧气不能燃烧,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氧气的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14.【答案】B

    【解析】解: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后,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错误;
    C.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试管已洗干净,故正确;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去吹,以防发生危险,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C.根据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来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同学们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
    15.【答案】B

    【解析】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密闭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故选D。
    17.【答案】D

    【解析】解:
    A、由图示可知:用手握住试管,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为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故错误;
    B、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故错误;
    C、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故错误;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氧气时,应长进短出,故正确.
    答案:D
    A、根据检查气密性需要注意事项进行考虑;
    B、根据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进行分析;
    C、根据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要熟记实验的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
    18.【答案】C

    【解析】解: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氧气,氧气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变,故图象正确;
    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过氧化氢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质量为零,故图象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增加,故图象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图象正确;
    答案:C
    根据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9.【答案】①②③⑦⑧   ④⑤⑥⑨

    【解析】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清新的空气 ②食盐水③过氧化氢溶液⑦豆浆⑧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①②③⑦⑧;
    (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④液氮 ⑤氯酸钾⑥红磷⑨铜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④⑤⑥⑨。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①清新的空气 ②食盐水③过氧化氢溶液⑦豆浆⑧矿泉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④液氮 ⑤氯酸钾⑥红磷⑨铜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答案】酒精灯  集气瓶  B  H2O2→MnO2H2O+O2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b

    【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故填:酒精灯;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H2O2→MnO2H2O+O2.
    故填:B;H2O2→MnO2H2O+O2。
    (3)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故填: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若将B装置中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故填: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5)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b进入F中,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气体体积.
    故填:b。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该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4)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可以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5)实验装置不同,优缺点不同。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1.【答案】H2O2;O2;MnO2;H2O;S;SO2

    【解析】解: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氧气,C是二氧化锰,D是水,E是硫,F是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H2O2;O2;MnO2;H2O;S;SO2.
    根据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所以C是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D为水,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所以E是硫,F是二氧化硫,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H2O   SO2   H2O2→MnO2O2+H2O   催化   木炭+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S+O2→点燃SO2

    【解析】解:(1)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是二氧化碳,E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碳,D是氧气,淡黄色固体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所以G是硫,H是二氧化硫,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H是SO2;
    (2)A、B得到C、D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MnO2O2+H2O,其中B起催化作用;
    (3)E+D→F的反应是木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4)G+D→H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为:S+O2→点燃SO2。
    故答案为:(1)H2O,SO2;
    (2)H2O2→MnO2O2+H2O,催化;
    (3)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4)S+O2→点燃SO2。
    根据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是二氧化碳,E在D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E是碳,D是氧气,淡黄色固体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所以G是硫,H是二氧化硫,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C是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3.【答案】都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即可)  S+O2→点燃SO2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缓慢  澄清石灰水

    【解析】解:(1)通过比较发现,三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为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生成物都为氧化物,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等.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S+O2→点燃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丙实验的集气瓶中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3)进行乙实验时,木炭应缓慢伸入集气瓶中,以与氧气充分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一种无色液体可以检验该气体,他所加的液体可能是澄清石灰水。
    故答案为:
    (1)①都属于化合反应;②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即可);
    (2)S+O2→点燃SO2;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3)缓慢;澄清石灰水。
    (1)根据硫、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从物质分类、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类型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解答.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不需要  先上升后下降至刻度4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P+O2→点燃P2O5  ABC

    【解析】解:(1)图1,用电阻丝引燃白磷后,为了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准确,U型管右侧不需要塞上塞子,是因为如果塞上塞子,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故填:不需要。
    (2)图2,用力向下压活塞引燃白磷,松开手后,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活塞上升,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氧气消耗,装置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最终至刻度4处,活塞的移动情况是先上升后下降至刻度4.
    故填:先上升后下降至刻度4。
    (3)图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的15,可能原因除了白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以外,还有可能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故填: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P+O2→点燃P2O5.
    故填:P+O2→点燃P2O5。
    (5)改进装置有的优点是用白磷代替红磷,着火点低更容易被点燃、始终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减少实验误差、不需要在空气中点燃,减少了空气污染。
    故填:ABC。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5.【答案】12ab  2  否  Fe+O2→点燃Fe3O4  ①②

    【解析】解:(1)一个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g,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b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gbg×112=12ab;故填:12ab;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8+14+x=26,x=2;原子结构示意图只能体现该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电子层数等,不能体现中子数;故填:2;否;
    (3)在点燃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Fe+O2→点燃Fe3O4;改进后装置具有的优点是: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该装置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无需加热,安全方便,并不能影响氧气的纯度。
    故填:Fe+O2→点燃Fe3O4;①②。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碳12原子的质量×112,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方案与实验原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以及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难度不大。
    26.【答案】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速率较慢  H2O2→MnO2H2O+O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BCD  偏小  偏小  便于对比  橡皮塞飞出  氧化铜

    【解析】解:【方案讨论】
    甲: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速率较慢。
    故填:过氧化氢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速率较慢。
    乙: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入与甲等量的试剂,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2)成立,理由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H2O2→MnO2H2O+O2。
    故填:H2O2→MnO2H2O+O2。
    丙:取与甲等量试剂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猜想(1)成立。
    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交流和反思】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除此之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加热、换一种催化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故填:ABCD。
    【实验拓展】
    (1)在实验过程中多多同学待有均匀连续气泡开始收集氧气,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偏小,是因为有部分氧气损失;
    在实验过程中柚柚同学仰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偏小。
    故填:偏小;偏小。
    (2)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便于对比。
    故填:便于对比。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橡皮塞飞出。
    故填:橡皮塞飞出。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氧化铜。
    故填:氧化铜。
    【方案讨论】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交流和反思】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除此之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加热、换一种催化剂、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实验拓展】
    仰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偏小。
    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橡皮塞飞出。
    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氧化铜,是因为利用氧化铜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适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7.【答案】CH4+O2→点燃CO2+H2O  是  2NA  10

    【解析】解:(1)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H4+O2→点燃CO2+H2O.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是氧化反应;
    (2)44.8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44.8L22.4L×NA=2NA;
    (3)根据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可知:1L甲烷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L,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所以需要空气是10L。
    故答案为:(1)CH4+O2→点燃CO2+H2O;是;
    (2)2NA;
    (3)10。
    (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2)用44.8L除以22.4L再乘以微粒数目即可;
    (3)根据甲烷燃烧消耗氧气的分子数目考虑。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知道每22.4L的任何气体,含有气体微粒数目为NA个是解题的关键。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