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2020-2021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且含量较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B. 稀有气体C. 氮气D. 二氧化碳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B. 冰雪融化C. 汽油挥发D. 玻璃破碎
下列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贡献最大的是( )
A. 道尔顿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卡文迪许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铁B. 水C. 金刚石D. 氯化钠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药品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液体药品D. 读取液体的体积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要快:说明分子在受热的情况下运动加快
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下列有关净化水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C. 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D. 工业废水排放前需做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因为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及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为______;
(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3)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______。
如图为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镁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_周期。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2)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填序号);
(3)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和丁。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比);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关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数之比为1:1
C.图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
(2)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______含量少;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相等,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
(4)实验四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ClO2受热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通行消毒。
(1)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84清毒液(含NaClO)
B.双氧水
C.氯气
D.过氧乙酸(C2H4O2)
(3)ClO2的化学性质有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下列有关ClO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0℃时,ClO2为黄绿色气体
B.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C.用ClO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_(填“①”或“②”)端通入;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______性质。
蔗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生活中,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中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褐色。因此有同学提出蔗糖中含有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
【收集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容易分解,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设计实验】
(1)将蔗糖在氧气中点燃,分别用干冷的玻璃片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通过检验燃烧产物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能证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2)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时发生了分解。得到了黑色的碳,同时容器壁上有小水珠。此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______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按要求计算:
(1)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最简比);
(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同学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保留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C、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A
【解析】解:A、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汽油挥发、玻璃破碎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D、卡文迪许在热学理论、计温学、气象学、大地磁学等方面都有研究。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引力常数和地球平均密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即可正确解答,关注化学学科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4.【答案】B
【解析】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是因为热水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明矾溶于水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选项说法正确;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选项说法正确;
D.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在排放前一定要处理后再排放,以防造成水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净化水的各种方法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答案】C
【解析】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答案】A
【解析】解: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B、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但水不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B
【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故A错误;
B、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的浮渣,井水为硬水,故B正确;
C、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的白烟,故C错误;
D、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反应后的固体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D、根据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O 2CO2 Na
【解析】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氧的元素符号是O。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3)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a。
故答案为:
(1)O;
(2)2CO2;
(3)Na。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金属 MgF2 B、D 三
【解析】解:(1)镁属于金属元素。
故填:金属。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氟化镁中,氟元素化合价是−1,镁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镁的化学式是MgF2。
故填:MgF2。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D,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B、D。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镁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三周期。
故填:三。
(1)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4)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答案】A B 煮沸
【解析】解:(1)A.蒸馏水化学式为H2O,故为纯净物;B.河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物质,故属于混合物;C.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为混合物;故此题答案选A;
(2)A为禁止吸烟的标志;B为国家节水标志;C为循环利用标志;故此题答案选B;
(3)在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煮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区分硬水软水以及如何降低水的硬度等知识。
淡水资源非常短缺,要时刻做到节约用水,节水是一种传统美德;了解硬水、软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之间的区别,知道应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些水
14.【答案】甲、丁 22:3 CO2+3H2− 一定条件 CH4O+H2O AC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一定条件 CH4O+H2O。
(1)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两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故填:甲、丁;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填:22:3;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一定条件 CH4O+H2O;故填:CO2+3H2− 一定条件 CH4O+H2O;
(4)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数之比为1:1,选项说法正确;
C.图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氢气是一种单质,而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所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CD。
(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计算;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以及分子结构来分析。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15.【答案】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氧气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③①
【解析】解:(1)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A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燃烧不如在空气中剧烈,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故填:氧气。
(3)实验三中,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相等,原因是没有称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故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4)实验四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
故填:②③①。
(1)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4)实验四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冷却到室温.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6.【答案】+4 BD 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或很强的腐蚀性) B
【解析】解:(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氯元素显+4价;
(2)A、84消毒液(含NaClO)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
B、双氧水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
C、氯气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
D、过氧乙酸(C2H4O3)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
故选:BD;
(3)ClO2的化学性质有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
(4)A、在通常情况下,ClO2的沸点11℃,所以在0℃时,ClO2为液体,故A错误;
B、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所以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lO2并置于冷暗处保存,故B正确;
C、用ClO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故C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4;
(2)BD;
(3)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
(4)B。
(1)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17.【答案】长颈漏斗 A 量筒 ① 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解:(1)a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A;
故答案为:A。
(3)量取液体体积常用仪器为量筒;氧气密度比水小,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应从短口①进气;
故答案为:量筒;①。
(4)C为排水法收集装置,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D为向上排空法装置,不采用D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故答案为: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3)考查量取液体体积的常用仪器名称;根据气体密度和溶解度选择进气口;
(4)根据装置特点总结气体性质。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8.【答案】化学 原子 不变 碳、氢元素 能 碳、氢、氧
【解析】【收集资料】
(1)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容易分解,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填:原子;不变;
【设计实验】
(1)蔗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填:碳、氢元素;
(2)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时发生了分解,得到了黑色的碳,可知蔗糖中含有碳元素;同时容器壁上有小水珠,可知蔗糖中含有氢氧元素。此实验能证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故填:能;
【实验结论】
蔗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收集资料】
(1)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设计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物质的组成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如何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然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19.【答案】(1)2:6:1;
(2)4:1;
(3)46;
(4)4.8。
【解析】解:(1)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6:1。
(2)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3)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
(4)9.2g的乙醇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9.2g×12×246×100%=4.8g。
故答案为:
(1)2:6:1;
(2)4:1;
(3)46;
(4)4.8。
(1)根据1个乙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0.96g
【解析】解:(1)分析表中数据和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0.96g
24596=x0.96g
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1)依据表格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2)依据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反应方程式,和题中数据计算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实验数据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
木条复燃
氧气已收集满
B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大量浮渣
井水为硬水
C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
产生大量白雾
生成五氧化二磷
D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九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