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1.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3.1声音的产生
班 级 | 四年级 | 科目 | 科学 | 教学时数 | 1课时 | ||
课 题 | 3.1声音的产生 | ||||||
教 学 目 的 和 要 求 |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 ||||||
重 点 难 点 | 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 ||||||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联系 | |||||||
教 学 方 法 | 实验探究、讨论法 | ||||||
教 具 | 尺子、小鼓、饮料瓶、钹 | ||||||
实践 活动 检 查 |
| ||||||
板 书 设 计 |
3.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 学生活动设计 | ||||||
一、导入新课 1、放录音、国歌声、雨声、鞭炮声、鸟鸣声、欢呼声、打雷声…… (1)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的汇报 (3)你能从刚刚听到的这些声音知道些什么? 2、保鲜袋发声 (1)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2)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身体发声 (1)谈话: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我们每组一个人轮流做,老师也参加。 (2)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4、小结: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学习新课: (一)研究声音的产生 1、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 3、[活动一] 发声时有明显振动的物体。 (1)请你按要求使它发出声音,然后完成活动记录。 ①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②钢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用手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 ③音叉:(一手拿住音叉的柄,一手用小锤敲击音叉。) (2)学生汇报交流。 (3)提问: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4、[活动二] 发声时借助其它物体才能发现其振动的物体。 (1)鼓、鼓槌、绿豆;(将绿豆撒在鼓面上,将左手的食指按在鼓面上,用右手拿鼓槌敲击鼓面。) (2)塑料瓶、小泡沫球:(用嘴靠近塑料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 (3)学生做发声活动并完成记录。 (4)学生汇报 (5)通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5、[活动三] 通过反证巩固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1)谈话: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请你们通过下面的活动去证明。 (2)学生做音钹和喉咙发声的实验 (3)学生汇报 (4)有些物体在发声时,虽然我们看不见它在振动,但可以通过其它物体推出它在振动。 三、总结: 1、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得出什么结论? 2、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
实验交流
学生活动
汇报交流
学生活动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活动 | ||||||
教学反思 |
| ||||||
| |||||||
| |||||||
| |||||||
| |||||||
科学四年级上册4.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4.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特色简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四年级上册2.声音的传播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2.声音的传播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四年级上册1.声音的产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四年级上册1.声音的产生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