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2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2苏教版第1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8石头上的植物教案2苏教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苏教版 (2017)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 (2017)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周边常见的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及其环境特点。


    2.知道青苔的形态结构和适应石面环境的本领以及卷柏的耐旱本领。


    科学探究:


    通过解剖、观察青苔,并辅以资料研究,知道青苔具有茎和叶两个部分。


    会做卷柏复苏实验,感受卷柏超强的耐旱本领。。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解剖、观察青苔的形态结构。


    能将观察结果与卡片资料的研究方式相结合,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本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植物对环境的改变。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青苔实物与阅读资料,在分析现象和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做卷柏复苏的对比实验,了解卷柏超强的耐旱本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有关青苔和卷柏生理特点的资料卡、青苔、牙签、培养皿、卷柏、放大镜、烧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植物朋友,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PPT出示西红柿图片)


    2.让学生观察西红柿的图片,并让学生指出其根、茎、叶部分。


    3.提问:西红柿生活在哪里?(土壤里)


    4.思考:土壤对西红柿的生长有什么作用?(提供水分和养料)


    5.谈话:生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植物都生活在土壤里。可是,我前段时间外出游玩时却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植物。(PPT出示青苔、黄山松、卷柏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生长在哪里?(石头上)


    6.聚焦研究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石头上的植物》。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导入,既是对学生前概念的复习,也和本课学习的植物进行了对比。通过观察、描述西红柿的根、茎、叶及其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回忆常见植物的结构特点,进而出示周边常见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并与之对比,从而引出研究主题]


    二、聚焦石头上植物的周边环境。


    1.介绍常见的石头上的植物。


    提问:图片上的这些植物大家认识吗?(青苔、黄山松、卷柏。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由教师介绍)


    引导观察: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植物长在石头上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呢?(青苔生长在石头表面,黄山松、卷柏生长在石缝中。)


    讨论:对比石头和土壤这两种环境,它们有什么不同?


    (石头:硬、干;土壤:松软、含有水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在石头上的植物生长的环境还是有区别的,有的长在石面,有的长在石缝。然后引导学生比较石头环境与土壤环境的差异,为后续研究青苔和卷柏的形态特点做好铺垫。]


    三、观察青苔是否有根、茎、叶。


    1.过渡:石头相对与土壤来说,又硬又干,并不适合植物生长。那么,能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下面我们就以最常见的青苔为例,来研究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征。


    2.引导观察:(出示青苔图片)你们看,这块石头的表面长满了青苔,请观察并描述一下青苔是什么样的?(绿色、长得很矮、毛茸茸的。)


    3.引导学会分离青苔植株。


    其实这是很多株青苔聚集在一起的样子。为了方便观察研究,我们可以用牙签轻轻地从青苔丛中分离出几株个体。然后重点来观察青苔的根、茎、叶。(教师边说边示范:一只手轻按青苔 丛的一端,找到青苔之间的交界处或缝隙,另一只手将牙签 轻轻插入,慢慢挪动牙签,一点儿一点儿地分离青苔的各个部分,以保证分离成功。)


    4.提问:因为青苔的个体很小,为了观察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放大镜)


    5.学生分组解剖、观察青苔并记录青苔的样子,重点找一找青苔的根、茎、叶在哪里。


    6.讨论:你发现青苔的植株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由根、茎、叶几部分组成。)


    7.(出示青苔与西红柿的根的对比图),比较青苔的根和西红柿的根具备的不同之处。


    8.讨论:根有什么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思考:对比青苔的根和西红柿的根,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么短小的根能满足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吗?)


    9.分组阅读青苔的资料卡片,交流阅读收获。


    10.讨论:青苔的也可以直接吸收水分,这对青苔的生长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解剖、观察研究青苔适应石面环境的结构特点,体会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了解卷柏极强的耐旱能力。


    1.过渡:石头上的植物有各种各样适应环境的本领,其中有些植物的耐旱本领十分惊人。


    2.观察卷柏干燥和新鲜时的图片,让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点。(可以从颜色、姿态来比较)


    3.播放卷柏复苏的视频。


    4.讨论:我们能不能自己也来做一下卷柏复苏的实验呢?


    需要哪些材料?可以怎么做?


    5.将课前做好的卷柏复苏实验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


    6.思考: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所需的复苏时间一样吗?可以怎样做?


    7.分组讨论并交流实验方法。


    ①分时间把新鲜的卷柏夹在书页里。让纸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


    ②把干燥程度不同的卷柏放到清水里,观察并记录它们复苏需要多长时间。


    8.思考: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课后去完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卷柏是一种超级耐旱的植物。卷柏为什么能这么耐旱?这让你联想到什么其他的耐旱植物?你认为仙人掌耐旱的本领适用于卷柏吗?


    9.观察并比较卷柏和仙人掌的图片,重点观察卷柏的根、茎、叶。可以和仙人掌的结构特点做对比。


    10.观看卷柏耐旱奥秘的视频。


    11.小结卷柏具有超强的耐旱本领的原因。


    (干旱时降低新陈代谢,进入休眠状态;水分充足时又能很快复苏。除此之外,卷柏的根还能自行从土壤中分离,植株卷起来能随风移动,遇到合适的环境,根就重新钻到土壤里寻找水分,整个植物也将重新焕发生机。


    12.讨论:卷柏的耐旱本领可以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13.小结:同样是耐旱,卷柏和仙人掌有各自的本领,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自然是如此神奇,自然中的生命总有适应环境变化的本领,否则就会被淘汰。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激发学生对卷柏超强耐旱能力的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讨将学生熟悉仙人掌与陌生的卷柏对比,让学生体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演示卷柏复苏实验,让学生感受卷柏的生理特点及其生存意义。]


    拓展延伸:观察并了解其他石头上植物的生存本领。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两种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青苔和卷柏。你们有什么收获?


    2.拓展:植物为了生存,必须适应环境。其实环境也因植物的生存而发生了改变。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呢?它们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观察研究石头上的植物。





    【板书设计】


    8.石头上的植物





    植物
    环境
    生存本领
    青苔
    石面
    叶子直接吸收水分、养料



    卷柏








    黄山松






    石缝
    缺水:休眠 有水:复苏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8 石头上的植物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