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17.砂和粘土教案
展开17、砂和黏土
教学内容 |
| |||
17、砂和黏土 | ||||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砂和黏土在颗粒、黏性、渗水性等方面的特点。 2、初步具用对比的方法做砂和黏土渗水性实验的能力,学会做实验记录。 3、在泥塑活动中能积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 |||
重 点 | 1、认识砂和黏土在颗粒、黏性、渗水性等方面的特点。 2、初步具用对比的方法做砂和黏土渗水性实验的能力,学会做实验记录。 3、在泥塑活动中能积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 |||
难 点 | 初步具用对比的方法做砂和黏土渗水性实验的能力,学会做实验记录。 | |||
教 具 | 图片,实物。 | |||
学 具 | 实物。 | |||
课 型 | 新授课 | 授课日期 |
| |
撰 写 人 |
| 领导签字 |
| |
教 学 过 程 | ||||
一、创设情境 出示沙漠、黄土高原的图片。 谈话:(1)谁知道在自然界里,哪里有砂?哪里有黏土? (2)哪幅图是沙漠?哪幅图是黏土?你怎样认出来的? 沙漠和黄土高原是我们见到的砂和土的主要来源。这节课我们学习砂和黏土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谈话:观察砂和黏土时,可以先用手捻一捻、按在纸上搓一搓,感觉他们颗粒的大小;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比较他们的颗粒。为了能清楚的看到黏土的颗粒,还可以用小筛子筛黏土,白纸上会留下黏土的颗粒。 讨论:每人面前都有一包干砂,一包干黏土,我们要认识他们,就要比较他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 学生讨论。归纳学生提出的方法。 | 复 备 | |||
| ||||
教 学 过 程 | ||
谈话:我们再用同学们提出的另一种办法进行观察。请把少量砂和黏土分别放在小盘里,在到入一点清水,使砂和黏土渐渐湿润,然后用手和一和,捏一捏,再两手搓一搓,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用纸巾擦干净手,在记录。 1观察、比较砂和黏土的不同的地方。同学自行观察并记录。 讨论:通过观察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地方不同。 小结:砂颗粒大,没有粘性,黏土颗粒小有粘性。 谈话:为了进一步认识砂和黏土的性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在两个去底倒立的塑料瓶里分别放入同样多的砂、黏土、将瓶子固定在支架上,瓶子下分别放两个空烧杯。用两个装有同样多的水杯子,分别往两个杯里到水,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并记录 讨论: (1)在这个实验里哪些条件是相同的? (2)实验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砂渗水快,不容易积水说明他的保水性能差;黏土渗水慢,容易积水,说明他的保水性能好。 讨论:人们了解了砂和黏土的性质,就利用他们做事情。你知道砂和黏土用哪些用途吗? 小结:砂和黏土是建筑、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原材料。 三、表达与交流: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 复 备 | |
| ||
板 书 设 计 | 17、砂和黏土 砂颗粒大,没有粘性,黏土颗粒小有粘性。 砂渗水快,不容易积水说明他的保水性能差;黏土渗水慢,容易积水,说明他的保水性能好。 | |
作 业 |
| |
自 评 |
| |
备 注 |
|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岩石、沙和黏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岩石、沙和黏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用前面知识引入探究主题,拓展活动,学习效果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8.土壤教案: 这是一份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8.土壤教案,共3页。
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