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鄂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鄂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01
    鄂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02
    鄂教版(三起)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水是什么样的 教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鄂教版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共21页。

    第8课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水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过程与方法:观察法、描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玻璃板等。

     

       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实验一

     

    (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

     

    (3)讨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4)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实验二:

     

    (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

     

    (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橡皮、课本等,它们能在桌面上流动吗?

     

    (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的容器里,观察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

     

    (4)观察自己的铅笔、橡皮、课本有固定的形状吗?

     

    (5)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3、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

     

    (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

     

    (2)水与空气比较:

     

    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

     

    (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教材29页)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我们常见的物体中,还有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哪些是固体?

     

    2、对学生进行水是生命之源的教育。

     

    教学后记:本课的内容也做了充实,让学生认识更为充分、全面。

     

    第9课 怎样使水变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浑浊的水;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知道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观察、实验、合作交流。

     

    3、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健康饮水,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

     

    1、烧杯、铁架台、漏斗、滤纸等。

     

    2、浑浊的水、明矾。

     

    教学重点:实验的过程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一杯浑浊的水,问: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

     

    2、围绕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进行讨论。

     

    3、汇报交流学生的想法,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2、分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

     

    3、组织实验:

     

    (1)实验一: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加明矾后,效果更明显)

     

    (2)实验二:

     

    用漏斗、滤纸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漏斗,从漏斗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

     

    4、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并小结:实验一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实验二采用的是过滤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浑浊的水变清。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提问:还有哪些使水变清的办法?教师讲讲自制过滤器的做法。

     

    2、引导学生小结: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蒸馏等。

     

    3、讲一讲自来水厂的处理过程,并要求学生有机会时,参观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程序。

     

    教学后记:本课尚缺一个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的课件。

     

    第10课 烧开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道水的沸点;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情感与价值观: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水烧开。(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

     

    3、让学生凭经验初步说一说。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

     

    2、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

     

    3、实验操作:(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并在课本33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

     

    4、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5、讲述: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

     

    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教学后记:本课做实验时酒精灯火力不行,临时采取了用卫生纸团加酒精快速加热。

     

    第11课 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用简单的器材做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2、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水位升高)作假设性解释。

     

    3、情感与价值观:敢于大胆想象;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教学准备:烧瓶、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气球、带盖的小瓶、水槽、玻璃管、铜球、铁环、开水、冷水、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烧开水》一课,从中观察到水在加热时,水位逐渐上升。今天我们来学习《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推测,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再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你认为是变多了还是变大了

     

    2、实验操作

     

    (1)实验一:用烧瓶、烧杯、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和水组装一个实验。当点燃酒精灯时,玻璃管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熄灭酒精灯后,水位逐渐下降回位了。

     

    (2)实验二:用水槽、烧杯、玻璃管、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组装一个实验。(让学生根据上述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然后,再教师指导。)当把小瓶放入烧杯里的开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上升。当把小瓶放入水槽的冷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下降。

     

    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水有什么特点?汇报交流后,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

     

    (3)实验三:用热水、冷水、分别装有油和牛奶的小瓶,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油和牛奶仿实验二的方法做。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

     

    (4)实验四:用酒精灯、冷水、铜球、铁环、铁架台等。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铁环。再把穿不过铁环的铜球放入冷水中浸一下,铜球又能穿过铁环了。

     

    (5)整理实验事实,填写表格。(教材36页下面)

     

    (6)讨论:根据上面一系列实验的现象,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交流: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热胀冷缩的例子。

     

    2、教师补充一些热胀冷缩的生活例子。如从前有冬天卖香油加热了卖(不是用秤,是用提子量),为什么?瓶装酒不能装满,为什么?

     

    3、分析课本37页下面的图意,加深对热胀冷缩的理解。

     

    教学后记:热胀冷缩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也很实用,教材还值得深入挖掘。

     

    第12课 水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认识到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

     

    2、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想象、合作交流。

     

    3、情感与价值观: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

     

    一、引入课题

     

    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烧开水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同时,板书课题:水是怎能样变热的。

     

    3、学生讨论:自己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

     

    4、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引入本课的研究主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二、实验研究

     

    1、让学生猜测: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的,想一想,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有一块铝片(边说边拿给学生看),我们怎样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呢?

     

    3、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4、现在有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等材料,我们怎样做实验呢?

     

    5、学生分小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小结:根据蜡烛倒的顺序,想象到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逐渐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人们把这种传热方式叫传导。

     

    3、进一步小结:可以想象,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

     

    四、拓展研究:

     

    1、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炊具,看一看做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一样吗?

     

    2、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哪些材料传热慢?

     

    3、整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按传热的难易程度,给材料排序。

     

    4、让学生说一说,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为什么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

     

    5、联系生活,再举些实际例子。

     

    第二课时

     

    内容:水是怎样传热的。

     

    一、提问引入:

     

    1、壶底变热后,首先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那么壶内上部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

     

    2、学生讨论:水是怎样传热的?

     

    二、实验研究:

     

    1、讨论实验方法:我们怎样做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呢?

     

    2、用烧杯烧水,水是透明的,我们不易观察怎么办?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如用温度计测,用手摸,

    在水中放纸屑等;3、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动手做实验;三、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四、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做第40页上图所;五、整理实验结果,说一说,水是怎样传热的?;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六、1、让学生完整地描述,用壶烧水时,壶中的水是;2、教师小结:从水的底部加热,热的不断上升,冷的;教学后记:酒精

    在水中放纸屑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方便易做的方法,实际选用高锰酸钾)

     

    3、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动手做实验。

     

    三、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

     

    四、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做第40页上图所示的实验。

     

    五、整理实验结果,说一说,水是怎样传热的?

     

    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

     

    六、1、让学生完整地描述,用壶烧水时,壶中的水是怎么变热的?

     

    2、教师小结:从水的底部加热,热的不断上升,冷的不断下降,最后达到整体均匀受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对流。

     

    教学后记:酒精灯力量仍不行,还是采用了纸团加热法。

     

    第13课 糖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2、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其他身边物体。

     

    教学过程:

     

    一、以驴子过河的故事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研究溶解现象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

     

    (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1)化了;

     

    (2)到水里去了;

     

    (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

     

    (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3、设计实验:学生仍然用砂糖放入水里观察;教师改用高锰酸钾代替砂糖进行实验,以便观察。

     

    4、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锰酸钾晶体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

     

    5、得出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永远也沉不下去。 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叫溶解现象。

     

    6、运用知识。

     

    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方糖果、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并在课本42页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

     

    三、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

     

    1、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教学后记:本课的冰糖改用明矾了,一样可行。

     

    第14课 水与生命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3、情感与价值观: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形成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饮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说说水的作用),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

     

    (1)出示图片:a、土地龟裂;b、禾苗旱死;c、斑马饮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看图后学生还可更多地举例)

     

    (2)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

     

    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了。

     

    实验一:

     

    (1)出示实验器材: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

     

    (2)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

     

    (3)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有水,有多少水。

     

    (4)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植物的身体内有很多水分。

     

    实验二:

     

    (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

     

    (2)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

     

    (3)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

     

    (4)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

     

    (5)归纳: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

     

    三、运用知识:

     

    1、阅读小资料。

     

    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

     

    (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教学后记:本课尚需开发更丰富的课程资源。

     

    自由研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水在0到4时却会出现热缩冷胀的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水,体积明显变

     

    大。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

     

    教学准备:试管、水、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被冰胀破,这是为什么?和小组同学一起先提出假设,然后想办法进行研究。

     

    二、教学新课:

     

    1、通过假设,提出问题:水管被冰胀破,可能是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的缘故。(通过讨论后产生问题)

     

    2、根据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做实验)

     

    3、研究过程:在试管中,装入大部分水,先在水面处作好标记,再使水受冷结冰,结冰后可以观察体积是否有变化。

     

    4、研究结果: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冰胀破,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介绍: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到4时却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评价。

     

    教学后记:本课的重点是激励、调动学生的课外探索积极性。

     

    相关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案,共3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8 水是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饮用水8 水是什么样的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饮用水8 水是什么样的教案,共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