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7 推和拉教案
展开1、师表演小木偶:
嗨!小猴子给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好呀!同学们喜不喜欢上科学课呀?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小猴子让我告诉同学们,它很愿意和同学们朋友。看,老师的手向下(拉)它就会动起来。
2、如果我们想把抽屉打开,就要向外(拉),关上抽屉,就要向里(推),说明活中有许多活动都用到了推和拉。(课件出示题目)
3、谁能用动作表演推和拉,让同学们一看就明白什么是推和拉?(生表演)
4、同学们表演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请同学们找一找那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推和拉后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结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1)、学生小组讨论:
(2)、讨论结束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意见。
5、小结:图中的这些例子都是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你还能举出一些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6、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无论是推还是拉都需要用力,物体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
二、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图):我们看看这个游戏,谁玩过这个游戏?我们现在自由结组来玩一玩这个游戏,怎样算输,怎样算赢,小组自己定规则,但是我有个要求,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要体会自己手臂的感觉,能不能做到?
(1)、学生开始做游戏:
(2)、好了游戏结束,谁是小组里的大力士?谁愿意来说说你在游戏中手臂或身体的感受。
2、同学们体会的真细心,这个游戏说明无论是拉对方或推对方,我们都在用力。
活动二:
1、 再来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纸蝙蝠,你们想不想玩?
2、(课件出示图):看看这幅制图,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再沿7字形剪开后把两只翅膀折下来,然后你试着推一推,拉一拉翅膀,看看有什么发现?自己试着解释你发现的现象好不好?好拉!开始边做边玩边想。
(1)、学生做好后玩一玩:
(2)、活动结束,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能解释一下吗?
3、这个玩具之所以有趣也是因为它受到了推和拉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推和拉的时候,改变用力的大小、改变推拉快慢不同,运动状态也会发生不同变化。
三、 拓展:
1、每个卡片上有不同的分值,你想得多少分,就把沙包投中代表这个分值的卡片,看谁投的准,投的分数最多。(一边玩一边想怎样才能投的最准)。
2、桌子上有一条白线,那是起点,你把棋子从起点推向另一端,看谁推出的棋子离另一端最近,(一边玩一边想,怎样做才能使棋子离另一端桌边最近)。
3、一张纸条,两位同学一组,分别用中指和食指夹住纸条的另一端,用力向两端拉,谁把纸条拉走谁就获胜。(一边玩一边想怎样才能获胜)
三个游戏你想玩哪个就玩哪个,不要忘了老师给你们提出的要求。
4、结束游戏,你玩的什么游戏,你想的什么办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
5、同学们都很聪明,我们在玩跟推和拉有关的游戏时,我们要注意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 总结:
我们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感受推和拉,所有与推和拉有关的活动,改变了用力的大小,改变了用力的方向,改变推拉快慢的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你们看,老师做的这只猴子只有拉它的时候他才会动,我想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小猴子内部结构,再做一只无论是推还是拉都能动的小猴子,能做到吗?
一、本课概述。
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推和拉,从观察体验、制作等方面,设计了3个活动,教材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活动1“感受推和拉”是通过体验、交流和讨论等探究过程,让学生推和拉这两种力的方向和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活动2“纸蝙蝠”,是通过小制作帮助学生体会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拓展活动“看谁得的分数多”,是让学生通过投沙包进一步感受力有大小和方向,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科学的乐趣。
本课重点:“感受推和拉”。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是会发生什么变化。
(2)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小通过实验体验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 能按制作方法制作纸蝙蝠。
2、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够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3、 情感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4、 整合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
三、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纸、剪刀、沙包。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9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吗?(想)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
请看老师在干什么?(生答)
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生答)
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 出示挂图:请看图,看清题目要求。(指名读)
2、 赶快用我们的扫描仪进行扫描。学生回答:师可用你观察的真仔细,你表述的真清楚进行表扬。
3、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推和拉都是力,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等,及时肯定表扬。
4、 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还想做吗?(想)我们就坐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投影)(师指导)
汇报:
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小组讨论,同学们找到生活中这么多推或拉的例子,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观察,是生活的有心人。
六、看!老师这儿有一只纸蝙蝠。我玩纸蝙蝠,你发现了什么?
想做一只吗?好!我们就坐一只纸蝙蝠。
看开课本32页,看活动2纸蝙蝠,小组讨论制作方法。然后制作。
投影完时思考。
七、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做游戏,这是什么?爱玩吗?你们平时有哪些玩法?
老师这有一种新玩法,想学吗?
这里有游戏的规则和要求,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讨论后,进行游戏和体验。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活动中玩得愉快,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板书:
推 和 拉
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推和拉》教学设计
9.推和拉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推和拉》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力——推力和拉力,设计了3个活动,使学生在玩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纸、彩笔、剪刀、沙包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科学列车今天驶入第9站,你们想知道这一站又有哪些神奇美妙的科学等待我们去探索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那我们就赶快进行探索吧!
教师走过去把教室门打开。
教师:请看老师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怎样做才能把门打开或关上呢?
学生回答。
教师:关门是要用到推,开门时要用到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推和拉。(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P30,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学生看图并回答。
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
小组讨论。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活动1:感受推和拉
教师:我们知道了推和拉都是力(板书力)它们是两个什么样的力呢?想感受一下吗?
学生回答。(想)
教师:做过推手掌和拉手臂的有戏吗?大家想做吗?
学生回答。(想)
(1)学生活动
教师:我们就做这两个游戏,感受推和拉。
小组讨论,每个游戏你们想怎样做?游戏中应注意什么?
教师:谁来说一说游戏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表扬注意安全很好,同学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任务来做游戏。
学生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①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②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小组讨论。
教师:同学们找到生活中这么多推或拉的例子,可见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观察,是生活的有心人。
3.活动2:纸蝙蝠
教师:看!老师这儿有一只纸蝙蝠。仔细看老师玩纸蝙蝠,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想做一只吗?
学生回答。
教师:好!我们就坐一只纸蝙蝠。翻开课本32页,看活动2纸蝙蝠,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确定制作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学生制作纸蝙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当你用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怎么解释呢?
学生玩纸蝙蝠并回答问题。
4.拓展活动:看谁得的分数多
教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做游戏,这是什么?爱玩吗?你们平时有哪些玩法?老师这有一种新玩法,想学吗?
学生回答。(想)
游戏内容:
建议课下分组进行,每组-4—5人,活动时间为20分钟。
1.活动规则:
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轻重、形状相同或相近的物体投进某一个自选的圆圈(或小坑、纸盒等)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②投到圆圈外不得分。
③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进行或同时进行。
④每组设计制作一份活动记分表。
2.交流评价
讨论怎样做才能把沙包投到理想的位置。比一比谁得分最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用到用力大小、方向、沙包所落位置的远近等术语,引导学生体验到对物体施加力的大小、方向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落点会不同。
教师: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讨论后,进行游戏和体验。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活动中玩得愉快,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九课 推和拉
1.看图回答问题
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
结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2.活动1:感受推和拉
(1)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推和拉的例子?
3.活动2:纸蝙蝠
制作方法:
(1)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2)将这个三角形再对折成小三角形。
(3)在有四层纸的一边剪一个三角形的口子。
(4)向前拉动它的两只“耳朵”,并在下面画出“眼睛”。
(5)将每一侧的三角翅膀向下折。
4.拓展活动:看谁得的分数多
教材分析:
本课为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和拉》一课是重点。本课围绕推和拉这两个比较常见的动作,从观察、体验、制作等方面进行教学,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是自然界非生物体运动的最根本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推和拉。
2、按制作方法做纸蝙蝠,体会推力和拉力。
情感态度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体验和学习,能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力或拉力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说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方向和结果有不同。
教学重点:认识并感受推和拉
教学难点:用自己语言描述对推和拉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小剪刀。
教师准备:纸蝙蝠。
教学过程:
一、折纸蝙蝠,初步认识推和拉。
1、做纸蝙蝠
出示纸蝙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2页。看一看,想一想它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
请学生说制作方法,教师总结制作步骤和方法。
要求:制作完成后,举起蝙蝠玩一玩,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原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2、玩纸蝙蝠
学生分组制作并装饰作品
展示自己制作的纸蝙蝠,玩一玩。
二、引出课题《推和拉》
认识推和拉的性质。
让学生说一说当用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认识一下“推和拉”。请大家翻开书P30,看书上这幅图,找一找,图中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1、学生看图,班内交流。
2、教师:受到推力或拉力的物体会怎样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发现。(小组讨论)
小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三、感受推和拉。
1、对抗游戏
边说“对抗游戏”规则,边演示。
提醒学生游戏当中一定要注意体会你的手臂有什么感受。
学生带这问题一边游戏一边体会、感受在推和拉的作用下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样做?
出示活动规则,分组活动注意事项。
2、交流体会。
活动结束,学生汇报交流。
①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感受,要战胜对方应该怎么做?
②通过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们都是力,而且有大小和方向。
四、联系生活
讨论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了推和拉的例子?
小结:生活当中处处存在着推和拉。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们都是力,而且有大小和方向。
五、拓展及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后做一做课本第32页中的游戏:“看谁得的分数多”。继续体会力在生活运用中的乐趣。
《推和拉》教学反思
教学四年级上册《推和拉》一课,为了避免以前“机械地使用教材,照本宣科”,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打开学生的思维,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1.以纸蝙蝠导入,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在“让小蝙蝠动起来”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的研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学习,探究出制作方法,再通过“让小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
2.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推和拉。
先让学生进行教材中“推手掌”和“拉手臂”的运动,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最后再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推和拉的不同。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理解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用教材进行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精彩纷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推和拉》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反思
有了问题之后,还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已经找到了,那么该如何来实施呢?小朋友被难住了。此时小小的挫折与刚获得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落差,促使学生要找到验证假设的方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们渴望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在此时介入指导,对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很珍惜这种帮助的,这比老师提前灌输给他们要强得多。
课后小记:学生搜集了第一手资料之后,肯定会很兴奋,想急于表达,此时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来交流,来分享成功的喜悦。交流不能泛泛而谈就结束了,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教孩子怎样去科学地看事情、想事情。
课后小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因为这是行动得以成功的保证。同时,学生又是第一次尝试通过控制变量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先扶学生“上路”,指导学生如何来控制实验。
课后小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由此看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意识,以学生的自主创造为目的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因,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参与,增长了自主学习的才干。使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了研究的天地、探求的天地、创造的天地。
课后小记: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新的环境,新的课堂。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成为创造者。教学一开始,用一个神奇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名研究的主题,这就使教学研究有了目的性。在辨认物体的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过多限制,学生的自行探究更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和理解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
课后小记 :上课时,教师放下了架子,走进了学生,热爱学生,在课堂内充满宽松和谐、信任的氛围,并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他们感爱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所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然研究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
7、课后小记:开放的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和探究的机会,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汇报由浅入深。
8、课后小记:一种想参加到学生的研究团体中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对研究更有信心、有激情,学生肯定会因为教师的加入感到做此件事的意义重大而倍加认真仔细。
9、课后小记 :常识课到科学课,教学内容从“传授科学知识——关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三个阶段,教育目标也在向多无化发展。所以科学教育不再是背一些条目,做一些实验这么简单的事了。科学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更接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强调他们学习科学的亲历过程,更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关注他们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在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提供给学生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发挥。
10、课后小记: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探究后的成功的快乐。
11、课后小记:课外作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科学课的开放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12、课后小记:素质教育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通过这种师生“对话”的方式,不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控制实验的因素,而且学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品质,即要细心、耐心等等。让孩子主动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为活动的发展出谋划策,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可以这样说,我们教孩子,并不是要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他们怎样去了解、怎样去弄明白身边的科学问题,如何去获取知识,我们要教给他们捕鱼的技巧。美国学者巴特勒也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此交流环节既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又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才具有繁衍的生命力。
13、课后小记:课堂上教师只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实践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4、课后小记 : 1、宽松的学习氛围,详合而又热烈的学习气氛《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倡: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在这节课中,没有讲台,没有黑板,没有课桌椅,甚至没有老师。有的只是愿易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喜悦的大朋友。教师是忠实的听众,学生有了发现,可以随时向教师汇报,大家也可以随时去观察。所有的学生都坐在草地上,课像闲聊一样,但又的的确确在搞科学研究,学生都有所收获。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科学教学不再以知识为载体,否则将会进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科学教学以活动为载体,教者所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创设什么样的活动,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反映,以期达到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本节课,学生以自己的影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仔细观注过自己的影子。画自己的影子,给了学生无穷的乐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同时让他们获得真切的体验。
3、 经历由猜想到实践验证的科学学习过程。学生画好影子后,对自己的影子动有一个猜想,那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的猜想,通过实际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之后,他们的信心更足了,对下午的影子,傍晚的影子又作出了合理的推论。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会随时注意到自己的影子,谁又能说这不是科学课的功劳呢?学生经历的由猜想到实践验证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以后学习科学的方法,这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对他们将终生受用。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教给学生的,那应该是在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15、课后小记: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有个别不知从何处思考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看别人怎样观察,听别人怎样介绍,也学到了知识。
16、
题 目
推 和 拉
课时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小剪刀
教师准备:分组记录单、沙包(6)个、握力计、卷尺、笔。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 激趣导入:
师表演小木偶:嗨!小猴子给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好呀!同学们喜不喜欢上科学课呀?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小猴子让我告诉同学们,它很愿意和同学们朋友。看,老师的手向下(拉)它就会动起来。
2、如果我们想把抽屉打开,就要向外(拉),关上抽屉,就要向里(推),说明活中有许多活动都用到了推和拉。 (课件出示题目)
二、新授。
1、谁能用动作表演推和拉,让同学们一看就明白什么是推和拉?(生表演)
2、同学们表演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请同学们找一找那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推和拉后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结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1)学生小组讨论:
(2)讨论结束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意见。
3、小结:图中的这些例子都是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你还能举出一些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4、、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无论是推还是拉都需要用力,物体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
三、探究活动:
活动一:
1、(课件出示图):我们看看这个游戏,谁玩过这个游戏?我们现在自由结组来玩一玩这个游戏,怎样算输,怎样 算赢,小组自己定规则,但是我有个要求,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要体会自己手臂的感觉,能不能做到?
(1)学生开始做游戏:
(2)好了游戏结束,谁是小组里的大力士?谁愿意来说说你在游戏中手臂或身体的感受。
2、同学们体会的真细心,这个游戏说明无论是拉对方或推对方,我们都在用力。
活动二:
1、再来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纸蝙蝠,你们想不想玩?
2、(课件出示图):看看这幅制图,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再沿7字形剪开后把两只翅膀折下来,然后你试着推一推,拉一拉翅膀,看看有什么发现?自己试着解释你发现的现象好不好?好拉!开始边做边玩边想。
(1)学生做好后玩一玩:
(2)活动结束,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能解释一下吗?
3、这个玩具之所以有趣也是因为它受到了推和拉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推和拉的时候,改变用力的大小、改变推拉快慢不同,运动状态也会发生不同变化。
四、 课外拓展:
活动三:看谁得的分数多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做游戏,这是什么?爱玩吗?你们平时有哪些玩法?
老师这有一种新玩法,想学吗?
课件出示:
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沙包投进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圆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进行,每个学生只有一次投的机会。
4、每组记录一份活动积分表。
(一边玩一边想怎样才能投的最准)。
汇报成绩,并说一说怎样才能投的最准。
同学们课下进行这个游戏,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活动中玩得愉快,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通过生活中的实力揭示课题。置疑为后面做铺垫。
在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的结论。
启发学生加深对推和拉的印象。
使学生通过游戏、实验体验、研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能够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通过对纸鹤制作的描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将活动放到课下即有充足的时间,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如何作好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推 和 拉
力 (大小 方向)
题 目
推 和 拉
课时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找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难点: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正方形的纸、小剪刀
教师准备:分组记录单、沙包(6)个、握力计、卷尺、笔。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 激趣导入:
师表演小木偶:嗨!小猴子给同学们打个招呼,你们好呀!同学们喜不喜欢上科学课呀?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小猴子让我告诉同学们,它很愿意和同学们朋友。看,老师的手向下(拉)它就会动起来。
2、如果我们想把抽屉打开,就要向外(拉),关上抽屉,就要向里(推),说明活中有许多活动都用到了推和拉。 (课件出示题目)
二、新授。
1、谁能用动作表演推和拉,让同学们一看就明白什么是推和拉?(生表演)
2、同学们表演的真棒,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请同学们找一找那些地方用到了推和拉,推和拉后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自由结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1)学生小组讨论:
(2)讨论结束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意见。
3、小结:图中的这些例子都是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你还能举出一些通过推和拉物体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4、、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无论是推还是拉都需要用力,物体受到力后运动状态有可能发生变化。
三、探究活动:
活动一:
1、(课件出示图):我们看看这个游戏,谁玩过这个游戏?我们现在自由结组来玩一玩这个游戏,怎样算输,怎样 算赢,小组自己定规则,但是我有个要求,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要体会自己手臂的感觉,能不能做到?
(1)学生开始做游戏:
(2)好了游戏结束,谁是小组里的大力士?谁愿意来说说你在游戏中手臂或身体的感受。
2、同学们体会的真细心,这个游戏说明无论是拉对方或推对方,我们都在用力。
活动二:
1、再来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纸蝙蝠,你们想不想玩?
2、(课件出示图):看看这幅制图,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再沿7字形剪开后把两只翅膀折下来,然后你试着推一推,拉一拉翅膀,看看有什么发现?自己试着解释你发现的现象好不好?好拉!开始边做边玩边想。
(1)学生做好后玩一玩:
(2)活动结束,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能解释一下吗?
3、这个玩具之所以有趣也是因为它受到了推和拉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推和拉的时候,改变用力的大小、改变推拉快慢不同,运动状态也会发生不同变化。
四、 拓展活动:
活动三:看谁得的分数多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爱做游戏,这是什么?爱玩吗?你们平时有哪些玩法?
老师这有一种新玩法,想学吗?
课件出示:
1、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将沙包投进圆圈内,根据圆圈内的分值而得分。
2、投到圆圈外不得分。
3、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进行,每个学生只有一次投的机会。
4、每组记录一份活动积分表。
(一边玩一边想怎样才能投的最准)。
汇报成绩,并说一说怎样才能投的最准。
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我们在玩跟推和拉有关的游戏时,我们要注意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总结
生活当中不仅游戏当中存在这推和拉,就连折纸这项活动也存在着推和拉。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们都是力,而且有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细心观察。
通过生活中的实力揭示课题。置疑为后面做铺垫。
在观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的结论。
启发学生加深对推和拉的印象。
使学生通过游戏、实验体验、研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能够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通过对纸鹤制作的描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如何作好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推 和 拉
力 大小 方向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7 推和拉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推和拉的不同,认识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7 推和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7 推和拉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新课, 感受推和拉, 纸蝙蝠, 拓展活动, 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