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做一顶帽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57843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6.做一顶帽子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6.做一顶帽子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做一顶帽子》
【设计思路】
本课是二年级《材料》单元的第6课,也是单元总结课。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的活动,深化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学生在这一单元科学概念形成的状况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描述物品能力的发展。本课尝试融入STEM 教育理念,将课堂以体现综合素养的活动课形式呈现。STEM教育理念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的STEM课程中,科学问题本就源于自然,从科学问题出发,如本课的“帽子有什么功能?”;工程学则源于需要解决的某个难题,例如“怎样让帽子防晒又防热”?利用形状与结构来实现设计,实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STEM课的“工程”与“技术”层面。在指导学生使用扭扭棒或软尺进行测量和收集数据时,体现STEM课程中的数学层面。当教学围绕这几个主线展开时,就有了一条隐形的线索,将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以及艺术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几个元素有效交互和碰撞,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分析】
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材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对材料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并从对物体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对材料特点的注意,学会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并给物品进行分类。学生还认识到物品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演变,材料性能也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了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运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帽子这个物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生活中对各种帽子都会有所接触,比如游泳时用到的泳帽、骑摩托车戴的安全帽、生日派对的装饰帽、保暖用的棉帽以及外出旅游用的遮阳帽……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都是本课学习的资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2.有反思自己设计制作的物品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使用。
2.认识科学技术对创造物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顶帽子,利用材料的特性为生活提供方便。
难点 与同伴合作动手做出一顶符合需求的帽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帽子主体材料:纤维(棉、纱、毛线)、一次性塑料碗、塑料袋、旧纸袋、水果包装网、卡纸;
(2)工具箱:剪刀、透明胶、订书机、橡皮筋、松紧带、扭扭棒、长尾夹等,记号笔。
教师准备:
(1)PPT课件,视频2个:《爱探险的朵拉》,《马达加斯加》,希沃软件(或掌上看家)。
(2)教室分区:材料区、制作区、交流展示区,帽子结构拆分半成品,小组评活动价表1张,小组编号别针4X15个。
(3)演示:帽子材料一套(展架),塑料碗一个,帽檐(大小、形状不一)。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
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师戴太阳帽,生回答:帽子、太阳帽)
追问:它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材料做的?
出示各种帽子实物。
提问:它们的用途一样吗?材料?(请一个同学做小模特儿逐一演示,老师板书。)
关注:帽子的功能、材料。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产生科学问题,体现STEM活动课的“科学”层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将“材料”和“功能”依次呈现,目的是将“物体”和“用途”进行联系, 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做准备。
3.创设情境、激趣
师:看来不同的帽子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板书)
引入下一环节:大家瞧,今天还有谁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播放微课《爱探险的朵拉》)
探究:设计和制作
1.出示废旧材料:学生说,老师适当补充。
关注:利废利旧,渗透环保意识。
2.主体材料:有了这些材料,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师演示:帽顶、帽檐等。)
关注:帽子基本结构(做成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为设计之前建立形象的认知,建构帽子工程学的思维脚手架。利用形状与结构来帮助设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体现STEM活动课的“工程”与“技术”层面。
3.出示工具及用法。
关注:直尺:测量长度;扭扭棒—测量帽檐的大小;模具圆盘—帽子的内径;
设计意图:体现STEM活动课的数学层面—测量和数据。
4.小组活动:“帽子设计师”。
朵拉的提示:
1.一人做模特,其他人当设计师; 2.根据需要选取2-3件材料;
3.制作有困难时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小组求助; 4.先做完的小组可以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等。
三、交流展示
(一)旅行团出发啦!
1.按不同目的地分成3个“旅行团”,分别展示各小组的帽子,“设计师”介绍帽子的设计与用途,其他同学扮演“游客”给他们的装扮提出意见。
2.教师组织引导
“旅行团”:我们的帽子有 的功能,它是由 材料制作的,这样的设计可以 。
“游客”:我想给第 小组的帽子点赞,因为这顶帽子 。
我想给第 小组的帽子这样建议 。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在交流研讨时,较难做到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述。本环节,通过情景体验游戏为学生交流搭建平台,并设计有针对性的“台词”,使“旅行团”有话可说,也令“游客”更能关注到帽子的“特色”,让交流展示活动变得更具生动有趣,有效提高交流研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3.展示每个地方旅行装扮实景图(PPT),结合实际建立完整的认知。
4.根据学生的反馈,给被支持的小组贴上点赞帖,点赞次数最多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奖励。
(二)反思、完善:
总结:我们做的帽子都很棒,但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今天我们用的这些材料,它们的功能都是有限的,其实,人们为了给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还发明了很多的新材料(人造材料),来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功能。
问题:通过今天的活动,在以后生活中你会对物体的哪些方面更加关注?(比如,对于不同的外套,你会去关注什么?)
四、在游戏中结束
下面让我们跟着朵拉一起去旅行吧!(伴随音乐游戏,一起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6.做一顶
用 途 材 料
防水 塑料
遮阳 竹编
保暖 毛线 (帽子各种结构演示)
保护 塑料
防风沙 布料、纱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6.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6.做一顶帽子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及学情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简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探究记录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二年级上册6.做一顶帽子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