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85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展开黑龙江省龙东南七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联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前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要对所用的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2.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3.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 B.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
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
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5.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
D.传统工艺的生产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
6.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维生素 ④二氧化碳
⑤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尿素
A.①⑤ B.①⑦ C.②④⑥ D.⑤⑥
7.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
B.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仅由肌肉和腺体组成
B.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增大
D.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主要依靠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的神经递质
9.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性腺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以下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激素是信息分子 B. 激素是有机分子
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有的激素是神经细胞分泌的
11.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①含量的增加早于②③
B.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均减少
C.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下丘脑和垂体
D.物质②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信息交流
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因子通过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作用
B.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D.人体获得某种免疫能力后,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B. 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C.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4.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
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
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
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16.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嫩的芽、发育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 B.大豆与水稻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C.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D.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
1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C.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D.乙烯利在番茄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18.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19.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实际值
C.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羊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20.关于群落的特征,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所有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1.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
A. 种群数量最大 B.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2.将环颈雉引入某小岛,引入初期,岛上气候适宜、食物充足且无天敌.环颈雉的初始数量为N0,t年内的年增长率(每年增加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为a,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最终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
B.环颈雉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K值不断增加
C.t年后增长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D.t年后种群数量为N0•at只
23. 下列关于群落的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最终都能演替成森林
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等种间关系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B.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D.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可有可无
25.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D.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进行的
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被利用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自无机环境
B.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C.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D.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28.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B.在生物群落中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C.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D.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2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B.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
30.如图所示为桑鲫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字母代表能量,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C1表示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图中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图中可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31.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 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无递质
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32.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稳定性).如图所示甲表示草场载畜量对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自然种群大小对生殖数量、死亡数量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C点后将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B.由图乙可知,F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D.若图乙表示某草场羊的种群,则控制其数量在E点比较适宜
33.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能量至少为100A
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
则M>m1+m2
34.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C.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升高
35.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36.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
B.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
C.兴奋传至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
D.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不会兴奋
37.如图是胰岛素的作用示意图,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此图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C.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图中受体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
D.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
38. 某学者曾做过如图a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B.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C. 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39.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土壤中有机化合物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40.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10分)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
[ ] (括号内填图中标号,其后填名称),其作用是促进A、B ,另一方面, 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
(2)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 (填图中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 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 ,与它作用相反的激素是 。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⑥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受 的调节。
42.(9分)下图所示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 ,c细胞为 ,在机体中d细胞是由 增殖分化来的,其功能是 。
(2)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 。
(3)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上述免疫过程时,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中的 过程.
(4)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鼷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相关实验,请为其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并得出结果.
A.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保留在小鼠体内.
B.对照组:做切除手术操作,但 ,移植器官被排斥.
C.对实验组鼷鼠再 。
43.(10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与甲图相比乙图
没有的是 (填字母)。
(2)乙图中的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 ,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3)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
(4)图乙中鼠繁殖期间需要更多食物,联系此食物关系,鼠机体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主要是 和 。
(5)图乙植物和田鼠之间的信息传递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6)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调整到,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4.(6分)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 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
(2)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 mg/L,请分析说明: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 。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 。
45.(5分)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如臭豆腐、酱豆腐等,该食品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所以深受人们的喜欢。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流程图中未写出的程序是 。
(2)含水量为 左右的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腐烂,同时 。
(3)制作腐乳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 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为 。
46.(10分)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不抗酸的酵母菌。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相应的反应式是 。发酵初期氧气耗尽,乳酸发酵开始。
(2)发酵中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稳定,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这一期间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分析此时期坛内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原因是 。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乳酸发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度会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 。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已不协调。
(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还要跟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 (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 。
(5)发酵结束后,要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先与 发生 反应,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染料。
参考答案
1-10 BBCDC AACDC 11-20 CDACB DBCCD
21-30 BACBD CADBD 31-40 BBDCD DDCCA
41题.(10分)
(1)④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 大脑皮层 降低
(2)①③ 反馈调节
(3)胰岛A细胞 肝脏 胰岛素
(4)神经和体液调节
42题(9分)
(1)吞噬细胞 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2)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2分)
(3)体液免疫
(4)对照组: 不切除胸腺
实验组: 输入T细胞,移植器官又被排斥.
43题(10分)
(1)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只答光合作用也给分) A C
(2) 捕食与竞争 3
(3) 含碳有机物 二氧化碳
(4) 鼠遗体、残骸中的能量 猫头鹰和蛇捕食鼠所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
(5) 双向
(6) 2
44(6分) (1) ①负反馈 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② 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 ①甲和乙
② (2分)
45题(5分)
(1)加盐腌制
(2)70℅ ;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3)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46题(10分)
(1)有氧呼吸 C6H12O6+6O2→6CO2+6H2O
(2)生长受到抑制 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乳酸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无法适应这以环境而受到破坏。
(3)高浓度乳酸会抑制乳酸菌生长
(4)不会 亚硝胺
(5)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化 玫瑰红